• 按栏目浏览
论坛与综述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1.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岩性油气藏    2024, 36 (2): 170-188.   DOI: 10.12108/yxyqc.20240216
摘要78)      PDF(pc) (8587KB)(99)       收藏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②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③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以及超算软件装备研发等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海外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李梦莹, 朱如凯, 胡素云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63-174.   DOI: 10.12108/yxyqc.20220117
摘要238)      PDF(pc) (4187KB)(287)       收藏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历经十余年的基础研究、重点地区攻关和选区评价,在技术创新、工业化试验与试生产、规模性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是未来油气勘探的接替领域。通过对全球典型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资源潜力、开发现状进行系统调研和分析,为我国陆相页岩油地质评价和勘探开发部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美国尤因塔盆地Uteland Butte段的有机质丰度高且具有超压的脆性钙质层和多孔白云岩层为有利区。②除美国外,全球101个页岩油盆地152个页岩油层系中,陆相页岩油层系为24个,陆相页岩油资源量占比约为19%。③阿根廷6个在产富油气盆地发育6套陆相页岩油层系,其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受限于低有机碳含量和烃源岩厚度。④澳大利亚库珀盆地REM组以埋藏深度(小于2 000 m)、镜质体反射率(Ro为0.7%~1.0%)以及储层厚度(大于15 m)为标准确定3个页岩油有利区,预测技术可采资源量为2.4亿t。⑤乍得邦戈尔盆地Prosopis组、Mimosa组和Kubla组页岩TOC含量高、热成熟度适中(Ro为0.7%~1.2%)和浅埋深(500~3 000 m),是页岩油开发的目标层段,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42亿t;⑥乍得Doseo盆地早白垩纪湖相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为9.77亿t。⑦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盆地发育Brown Shale组和Talang Akar组页岩层系,技术可采资源量分别为3.8亿t、5.61亿t。⑧西欧、北欧地区陆相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于法国巴黎盆地Permian-Carboniferous组和德国下萨克森盆地Wealden组,以有机质成熟度和埋深为依据确定其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分别为4.36亿t和0.18亿t。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沸石类矿物成因及其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
王涛, 张生银, 魏璞, 李俊飞, 郭晖, 张顺存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75-186.   DOI: 10.12108/yxyqc.20220118
摘要326)      PDF(pc) (6294KB)(255)       收藏
近年来,国内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现了大量沸石类矿物,为了研究沸石类矿物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对国内外主要沉积盆地发育的沸石种类、发育的条件及控制因素、沸石类矿物对储层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①含油气沉积盆地中主要发育方沸石、片沸石、浊沸石和斜发沸石。②盆地中沸石成因可以分为火山玻璃质水岩反应、湖相热水沉积以及盐碱性河流-湖泊成因等3种类型,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四川盆地中侏罗统、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塔里木盆地古近系、柴达木盆地古近系至新近系和松辽盆地白垩系储层中沸石类矿物的成因为火山玻璃质水岩反应;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和石树沟凹陷二叠系、三塘湖盆地石炭系至二叠系、渤海湾盆地西部凹陷古近系、酒泉盆地白垩系、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储层中沸石类矿物的成因为湖湘热水沉积;渤海湾盆地黄骅凹陷古近系储层中的沸石类矿物则是盐碱性河流-湖泊成因。③沸石的生成多发生在碱性环境中,水体中的K+,Ca2+,Na+,Mg2+等离子与温度控制生成沸石的种类,压力控制沸石的含水量使得高压环境下生成含水量较少的沸石。④沸石在成岩作用早期充填孔隙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后期在有机酸的作用下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可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含沸石盆地油气勘探和储层改造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全球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熊加贝, 何登发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87-200.   DOI: 10.12108/yxyqc.20220119
摘要470)      PDF(pc) (5773KB)(473)       收藏
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是一种重要的油气田类型,勘探已经证实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及油气产量。通过对全球94个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的区域展布、层系分布、圈闭类型、储层埋深及储量规模等参数的分析,探讨了其分布的主控因素。这类油气田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东和中亚地区,其中北美含油气域的油气最为富集,主要富集层系为奥陶系、石炭系、古近系和新近系。圈闭类型主要为生物礁类、颗粒滩类、成岩圈闭和不整合与风化壳型;埋深一般小于5 000 m,埋深超过5 000 m的油气田仅占6.4%。本文重点探讨了以下5个关键因素对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①稳定局限的浅水环境、中低纬度有利于有机质的生成和保存;②构造运动不但会产生大量断裂和裂缝带而增加储层的储集空间,而且会促进油气的运聚(往往与生烃期相匹配),也为古岩溶作用提供有利背景;③古岩溶等成岩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④蒸发岩起到了良好的封盖油气作用;⑤圈闭定型时间与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需在时空上达到良好的匹配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
袁选俊, 周红英, 张志杰, 王子野, 成大伟, 郭浩, 张友焱, 董文彤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1-11.   DOI: 10.12108/yxyqc.20210101
摘要359)      PDF(pc) (9238KB)(331)       收藏
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背景,敞流型湖盆导致的湖平面频繁升降控制了浅水三角洲的纵横向发育规模。②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发育2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深湖型三角洲一般呈朵叶状,沉积亚相展布清晰,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浅湖型三角洲一般呈鸟足状或树枝状,沉积亚相分异不明显,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河口坝不发育;③通过现代沉积遥感定量分析,刻画了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近50年的发育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了分流河道从分散树枝状到闭合结网状的生长过程。④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不断发育的多期朵叶体在平面上拼接而成的复合体,其中分流河道是最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在平面上呈结网状分布,控制了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富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地层油气藏主要勘探进展及未来重点领域
朱如凯, 崔景伟, 毛治国, 曹正林, 王兴志, 高长海, 刘永福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12-24.   DOI: 10.12108/yxyqc.20210102
摘要376)      PDF(pc) (6268KB)(332)       收藏
近年来,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综述中国地层油气藏“十三五”勘探进展并展望未来地层油气藏的重点勘探领域,开展了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研究大型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型、碳酸盐岩风化壳型、火山岩或变质岩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评价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和石炭系、中国三大克拉通盆地(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震旦系顶—奥陶系以及松辽盆地基岩等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油气当量均在亿吨级或十亿吨级。②大型地层油气藏受盆缘或盆内隆起周缘长期继承性古斜坡、区域不整合和输导体系控制,发育准层状集群式巨型—大型地层油气聚集,存在风化壳和内幕2类地层油气藏,均可大规模成藏。③地层油气藏勘探重点领域为中国三大克拉通震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层间或层内不整合风化壳、准噶尔盆地6个斜坡区二叠系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地层、火山岩或变质岩为主的基岩。④未来勘探技术可加强盆地内部多级不整合的识别、成藏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集成,围绕纵向上发现新含油气层系、平面上扩展新含油气区,构建大型地层油气藏成藏理论并推动中国地层油气藏勘探。该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勘探技术发展、地层油气藏重点领域部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及圈闭评价技术研究新进展
刘化清, 刘宗堡, 吴孔友, 徐怀民, 杨占龙, 孙夕平, 倪长宽, 康继伦, 王牧, 靳继坤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5-36.   DOI: 10.12108/yxyqc.20210103
摘要236)      PDF(pc) (8842KB)(415)       收藏
立足“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成果,总结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岩性地层区带评价、圈闭边界识别和有效性评价2项技术体系,①以断层/砂体输导体系定量评价、基于断层破坏程度细化分析的泥岩盖层有效性评价、地层不整合风化黏土层识别与封堵性定量评价为核心的源外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区带评价技术体系;②形成以隐蔽层序界面识别与高频层序格架建立、基于多属性变时窗波形聚类为基础的沉积体宏观分布地震预测、基于稀疏理论地震反演和最小地震干涉分析的薄互储层预测等为核心的岩性地层圈闭边界识别与有效性评价技术。这些技术方法在推广应用后,为在相关盆地部署风险探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非常规油气缝-孔耦合富烃假说”概述
罗群, 王井伶, 罗家国, 吴安彬
岩性油气藏    2019, 31 (4): 1-12.   DOI: 10.12108/yxyqc.20190401
摘要301)      PDF(pc) (5845KB)(365)       收藏
针对非常规油气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不清,富集机制与富集效率不明等科学问题,采用广泛调研、野外观察、岩心描述、镜下鉴定、模拟实验、统计分析等手段和途径,结合科研实践,提出了缝-孔耦合是制约非常规油气滞留、运移、聚集、富集关键控制因素,即"缝-孔耦合富烃假说"。主要结论包括:①缝-孔耦合不仅控制了非常规油气运聚、富集与成藏的动力与阻力、还控制了运移的通道和聚集的空间,而且也制约着非常规油气运聚、富集与成藏的相态、方式、流体流动规律和运聚富集的效率。②总结出16种缝-孔耦合类型,划分优势耦合、良好耦合、一般耦合和不利耦合等4个评价级别的缝-孔耦合,其中优势耦合的缝-孔系统最有利于非常规油气的运聚、富集与成藏,其次是良好耦合。③概述了"缝-孔耦合富烃假说"提出的背景、基本原理、主要依据、主要观点以及基于"缝-孔耦合富烃假说"的勘探思路。"缝-孔耦合富烃假说"的系统梳理对非常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但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以丰富和发展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非常规油气CO2压裂技术进展及应用实践
王香增, 孙晓, 罗攀, 穆景福
岩性油气藏    2019, 31 (2): 1-7.   DOI: 10.12108/yxyqc.20190201
摘要320)      PDF(pc) (2820KB)(641)       收藏
非常规油气是我国重要的接替资源,由于油气储层物性普遍较差,大规模水力压裂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但存在耗水量大、储层伤害大、环境污染等问题。CO2压裂技术充分利用CO2自身扩散能力强、储层配伍性好、可增加地层能量等特点,具有节水、保护环境、埋存CO2以及增产等优势。室内实验及现场实践证明,CO2压裂技术可有效降低储层伤害、改善储层物性,降低岩石起裂压力,促进形成复杂缝网,同时可以高效置换吸附气、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单井产量,CO2压裂技术相对于水力压裂,压后返排率可提高25%以上,平均单井产量可提高1.9倍以上。通过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研发配套设备及制定相关标准,探索区块整体开发模式,CO2压裂技术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非常规油气绿色和高效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中国北方页岩气成因类型、成气模式与勘探方向
罗群, 吴安彬, 王井伶, 罗家国, 蒋恕
岩性油气藏    2019, 31 (1): 1-11.   DOI: 10.12108/yxyqc.20190101
摘要331)      PDF(pc) (1858KB)(535)       收藏
与南方相比,中国北方页岩气的成藏条件更复杂,成因类型更多,成气特征差异更大,但目前对北方页岩气的成因分类比较粗糙混乱,成气模式不统一、不完整,还未明确其分布规律和勘探方向,在北方寻找页岩气,直接套用南方的找气思路行不通。采用广泛调研与典型解剖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思路,制定了基于成因机制、母质类型、演化阶段的页岩气三级分类方案,以此为标准建立了实用完整的页岩气成因类型判别标准模板,明确了北方存在原生油型生物气、次生煤型生物气、高成熟-过成熟油型气等9种不同成因类型的页岩气;选取典型样品,通过归纳、对比、拟合、对接、组装,建立了一套统一实用的反映页岩演化成气规律的定量通用模式;梳理分析北方页岩气的分布规律,总结出在纵向上依据成熟度演化阶段分层,平面上依据演化程度分带的有序连续分布特征,提出了北方页岩气勘探采取"分类勘探,分步实施,各个击破"原则,以煤型页岩气和生物页岩气为主要勘探领域,首先考虑中生界煤系地层的成熟、高成熟-过成熟煤型页岩气和湖相有机泥页岩的次生油型生物页岩气为重点勘探对象,其次,对新生界煤系地层和湖相有机泥页岩以寻找次生生物页岩气和原生生物页岩气为主要目标。该研究成果对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蒋廷学, 王海涛, 卞晓冰, 李洪春, 刘建坤, 吴春方, 周林波
岩性油气藏    2018, 30 (3): 1-11.   DOI: 10.12108/yxyqc.20180301
摘要336)      PDF(pc) (8593KB)(283)       收藏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低渗致密油气藏的关键技术。在深层及超深层碳酸盐岩油藏、致密砂岩油气藏和页岩气等领域,持续开展了裂缝与起裂扩展规律描述方法、裂缝参数优化方法、射孔工艺参数优化、多尺度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分段压裂工具、低伤害压裂酸化工作液体系、压后同步破胶及返排优化、体积裂缝诊断及效果评估方法等研究工作。在调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压前储层综合评价、油藏数值模拟、体积压裂优化设计方法、高效压裂液酸液体系、分段压裂工具/裂缝监测与诊断、压后返排优化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储层改造技术链,经华北鄂尔多斯致密砂岩气藏、新疆塔河超深层油藏及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等试验及推广,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裂缝的有效改造体积和勘探开发效果。对国内类似油气藏的压裂改造和增储上产均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对比
李传亮, 朱苏阳, 柴改建, 董凤玲
岩性油气藏    2018, 30 (N): 12-16.   DOI: 10.12108/yxyqc.20180302
摘要385)      PDF(pc) (1285KB)(87)       收藏
油藏开采可以选用直井,也可以选用水平井,可以对油井进行压裂,也可以不进行压裂。矿场上选用何种增产措施,除了要考虑成本之外,还要考虑措施的增产效果。分油井压裂与不压裂2种情形,对比了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同时通过计算示例分析了泄油面积、储集层厚度、压裂裂缝条数、储集层渗透率和原油黏度对增产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普通水平井的增产效果不如压裂直井;厚油层适合采用直井开发,薄油层适合采用水平井开发;增大泄油面积不能有效提高油井产能,但能延长稳产期;增加压裂裂缝条数能显著提高水平井产能,体积压裂及多级压裂均是水平井的有效增产途径;未压裂水平井的增产效果十分有限;中高渗透油藏可以采用任意油井开发,而低渗透油藏则必须采用压裂水平井开发;中低黏度油藏可以采用任意油井开发,而高黏度油藏或稠油油藏则必须借助于热力采油。研究结果可为矿场上选择油井类型及增产措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薄砂体预测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
刘化清, 苏明军, 倪长宽, 洪忠, 崔向丽, 胡凯峰, 李政阳, 毛俊丽
岩性油气藏    2018, 30 (2): 1-11.   DOI: 10.12108/yxyqc.20180201
摘要493)      PDF(pc) (52925KB)(480)       收藏
立足砂泥岩薄互层地质背景下厚度小于λ/4(λ为地震子波波长)的单砂体地震储层预测,按照精细地层划分→砂体平面形态分析→砂体厚度预测的研究流程,提出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除曾洪流等倡导的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涉及的井-震高精度层序格架、地震岩性分析(地震子波相位调整)、地层切片制作等核心研究内容之外,认为以细分岩性为基础的压实校正及古地貌恢复、邻层干涉压制、井-震联动的地层切片浏览、非线性地层切片等技术可准确预测薄砂体平面形态。在精细地层划分方面,地震同相轴的等时性分析技术有助于优选与地质等时界面吻合的同相轴作为层序界面,而基于精细合成记录制作和时深转换的井-震精细对比,可以实现高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和追踪解释。薄砂层厚度预测方面,除常用的振幅-厚度分析技术和峰值频率技术之外,认为振幅-频率融合和遗传化神经网络技术等综合地震属性预测方法同样可以实现对薄砂体厚度的半定量或定量预测。该方法对准确刻画薄互层中的单砂体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风化壳储层分类、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毛治国, 崔景伟, 綦宗金, 王京红, 苏玲
岩性油气藏    2018, 30 (2): 12-22.   DOI: 10.12108/yxyqc.20180202
摘要494)      PDF(pc) (19952KB)(318)       收藏
作为一种由风化改造而成的油气储层,风化壳储层具有其特殊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已发现的风化壳储层,界定了风化壳储层的内涵,提出了三级分类方案,梳理了其全球分布及特征。认为风化壳储层可以分为隆升风化型和基岩风化型,在全球不同地区和层系上均有分布;岩性几乎包括了碎屑岩、碳酸盐岩、岩浆岩及变质岩的所有岩石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孔隙(洞)型、裂缝型、孔缝复合型等均有发育;不同岩性的风化壳具有较独特的纵向结构和微观组构,纵向上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结构和储集空间组合;平面上形成区域性分布的大型油气藏。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多旋回叠合发育了多期大中型不整合面,风化壳储层分布广泛,油气勘探潜力大;东部断陷—坳陷型叠合盆地风化壳油气勘探应以基岩风化型为主,中西部克拉通—前陆型叠合盆地风化壳油气勘探应以隆升风化型为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异重流成因和异重岩沉积特征
Carlos Zavala, 潘树新
岩性油气藏    2018, 30 (1): 1-18.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8.01.001
摘要1017)      PDF(pc) (21089KB)(597)       收藏
河流在洪水期携带大量陆源碎屑,当其入湖或入海后,由于洪水密度大于周围水体的密度,洪水发生下沉并沿盆地底部长距离运移,形成陆源下潜流或异重流。异重流形成的相关沉积岩被统称为异重岩。异重岩通常由一个底部的反粒序单元和一个顶部的正粒序单元组成,反粒序单元反映了异重流能量的逐渐增强,正粒序反映了流体能量的逐渐减弱。异重流以3种方式搬运碎屑颗粒,即底载搬运、悬浮搬运和漂浮搬运。根据搬运方式的不同,异重岩分为3类岩相,即底载成因的B类岩相、悬载成因的S类岩相和漂浮物成因的L类岩相。异重流的沉积充填形成了河道、堤岸和朵叶体3类微相,内部岩相变化极为发育。异重岩的沉积特征虽然典型且较易识别,但是常被误认为是砂质碎屑流、滨岸相、三角洲相或河流相沉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油气地震地质模型述评
刘振峰
岩性油气藏    2018, 30 (1): 19-29.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8.01.002
摘要380)      PDF(pc) (1255KB)(575)       收藏
随着地震技术在石油工业界的广泛应用,加上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对地下地质情况提出的量化研究的需求,油气地震地质日益成为地质学中定量化研究程度较高的一个领域,而油气地震地质模型在量化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应于油气地震地质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及应用实践,油气地震地质模型也种类繁多。从研究成果的承载形式出发,油气地震地质模型可以分为地质构造模型、地层沉积模型、储层地质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等四大类。首先对和这几类地震地质模型关系密切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地震沉积学分析方法、地震反演成像技术、物理模型和数据模型驱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以及地震流体检测技术等进行阐述。考虑到地震地质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对不同模型之间的尺度差异及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进展,对逆时偏移成像技术、以全波形反演为代表的地震反演成像技术、物理模型及数据模型驱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基于频率和相位变化的地震流体检测技术等技术方法可能会给地震地质模型综合研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分支河流体系的概念及其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意义
张昌民, 胡威, 朱锐, 王绪龙, 侯国伟
岩性油气藏    2017, 29 (3): 1-9.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7.03.001
摘要470)      PDF(pc) (1510KB)(660)       收藏
主要介绍分支河流体系(DFS)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分支河流体系是在运用GoogleEarth对全球700余个现代沉积盆地中的冲积河流沉积体系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它主导了所有现代沉积盆地的沉积区,在挤压、拉张和走滑等背景条件下都有发育。分支河流体系具有6条判别标准,其表面的河道体系有6种类型,而分支河流体系自身有5种终端类型。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模式可以显示出比单个河道相模式范围更大的河流沉积体系特征,对深入认识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沉积体系及指导油气勘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天文地层学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闫建平, 言语, 彭军, 李尊芝, 耿斌, 赖富强
岩性油气藏    2017, 29 (1): 147-156.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7.01.020
摘要431)      PDF(pc) (2201KB)(366)       收藏
旋回地层学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许多地质学领域的问题,尤其是为百万年级别及以下级别的地层划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旋回地层学的概念没有突出地球轨道参数对地层旋回性的影响,不能与其他驱动力导致的地层旋回相区别而产生了一些混淆,故有学者提出了“天文地层学”。通过调研大量文献,总结了天文地层学的内涵、发展过程及与旋回地层学的关系,指出利用测井时频分析、谱分析、数字滤波等方法研究天文地层学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取与地球轨道参数相关的地层响应信息,进而能够对百万年级别及以下级别的地层年代加以确定。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深入,天文地层学研究将进一步向具有更高精度的亚米兰科维奇旋回尺度发展,以适应当前厚层泥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在地质分层上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关于泡沫油黏度的若干问题
熊钰,王冲
岩性油气藏    2016, 28 (4): 1-8.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4.001
摘要389)      PDF(pc) (435KB)(468)       收藏

泡沫油现象被认为是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一些稠油油藏在开采中出现异常高产和较高采收率的主要原因,对于泡沫油黏度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结论。针对泡沫油的黏度,主要从泡沫油黏度与异常高产之间的关系、泡沫油黏度模型以及泡沫油黏度的影响因素等3 个方面进行研究。压力衰竭速率、静置时间、测量装置、分散气体积分数、压力和流量、膨胀率和表面活性剂、分散气泡大小和剪切速率以及常规测试和非常规测试等对于泡沫油的黏度均有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稠油泡沫油黏度的争议可能和这些影响因素有关,泡沫油黏度的测量问题可能是引起对泡沫油黏度争议的一个主要原因。泡沫油黏度的研究有利于澄清泡沫油的渗流机理,泡沫油的渗流机理对于稠油油藏数值模拟,尤其是稠油油藏注气开发过程中的优化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关于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若干问题
李传亮,朱苏阳
岩性油气藏    2016, 28 (3): 1-5.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3.001
摘要467)      PDF(pc) (372KB)(686)       收藏

针对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的一些定量分析指标不够明确,及含水率上升与地质特征的对应关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利用油藏地质模型和实例分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含水率上升速度的定量分析指标,给出了水淹速度的评价指标及油井见水时间与底水类型的对应关系,并定义了 2 种非均质性,即离散型非均质和连续型非均质。 离散型非均质性油藏和连续型非均质性油藏的含水率曲线分别呈阶跃式上升和连续上升。 孔隙型介质的相渗曲线因高毛管压力而呈曲线形态,决定了其含水率上升曲线也呈曲线形态;缝洞型介质的相渗曲线因低毛管压力而呈对角直线,决定了其含水率上升曲线也呈直线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天然气藏 CO2驱及地质埋存技术研究进展
郭 平,许清华,孙 振,杜建芬,汪周华
岩性油气藏    2016, 28 (3): 6-11.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3.002
摘要414)      PDF(pc) (401KB)(617)       收藏

目前,随着 CO2 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温室效应日趋显著, CO2 的处理问题显得愈加重要。 中国现阶段的 CO2 埋存点均为油藏或盐水层,将干气藏 CO2 驱与其埋存相结合的研究甚少,现场试验更是没有。为此,调研了大量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目前已有的衰竭干气藏 CO2 驱及地质埋存示范工程,并结合已发表的气藏 CO2 驱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 CO2 驱提高气藏采收率(EGR)的各个因素, CO2 驱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以及今后在低渗致密气藏 CO2 驱方面应做的工作。 结果表明: CO2 埋存于干气藏中安全可靠、存储量大、成本低,同时可采出部分剩余天然气;束缚水可减弱储层非均质性对干气藏 CO2 驱的影响;在中高渗气藏中,与气态 CO2 驱相比,液态或超临界态 CO2 驱效果更好;进行气 CO2 驱开注时气藏压力越小,注入压力和注入速度越大,其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水驱油效率可达到 100%
李传亮,朱苏阳
岩性油气藏    2016, 28 (1): 1-5.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1.001
摘要560)      PDF(pc) (412KB)(484)       收藏

水驱油之后地层中还存在大量剩余油,如何将其经济而有效地开采出来是老油田挖潜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注入水的波及系数低和驱油效率低都会导致地层中存在剩余油。 残余油的存在是驱油效率低的主要表现,其往往由快速注水驱替过程中的 Jamin 效应所致。 提高注水速度可以克服 Jamin 效 应并提高驱油效率,但该方式很费水,工程条件一般不允许。 长期水洗也可以提高注入水的驱油效率,但该方式也较费水,经济效益较差。 浮力驱油也可以消除 Jamin 效应,并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甚至可将驱油效率提高至 100% 。 对于中高渗透储层,可采用周期注水的方式,充分利用浮力的作用来提高驱 油效率,节省注水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细粒沉积岩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周立宏,蒲秀刚,邓 远,陈世悦,鄢继华,韩文中
岩性油气藏    2016, 28 (1): 6-15.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1.002
摘要484)      PDF(pc) (791KB)(658)       收藏

细粒沉积岩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其研究程度远低于粗碎屑岩,尤其在岩石分类、岩相划分 和脆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以 X 射线衍射数据为基础,以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和长英质矿物 为三端元,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 4 类 12 种岩石类型,再根据特殊矿物含量进行具体命名。 细粒沉积岩 岩相学侧重于研究不同岩相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储层物性、烃源岩特征及含油性等,以便优选优势岩 相,并寻找油气“甜点”。 脆性影响细粒沉积岩压裂改造的效果,目前常用岩石组分法和力学参数法对其 进行评价,二者在准确性、经济性及便捷性上各有优缺点,应尝试建立一种能够准确而合理地表征岩石 脆性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国内外致密油勘探现状、主要地质特征及差异
邱 振,李建忠,吴晓智,王社教,郑 民,郭秋麟
岩性油气藏    2015, 27 (4): 119-126.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5.04.018
摘要861)      PDF(pc) (1180KB)(539)       收藏

近 10 年来,国内外致密油勘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致密油资源潜力较大,已成为非常规石油中最现实的勘探领域。 在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致密油的勘探现状,并厘定了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差异。国内外致密油发育的主要地质特征为:①相对稳定的沉积构造背景,保存条件好;②大面积分布的优质有效烃源岩,生烃强度大;③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有效致密储层,储集能力强; ④有效的源储接触关系,聚集效率高。 国内外致密油地质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烃源岩层、致密储层和油藏等特征 3 个方面。 这些认识能够为我国下一步致密油勘探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储层不确定性建模研究进展
戴危艳,李少华,谯嘉翼,刘诗宇
岩性油气藏    2015, 27 (4): 127-133.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5.04.019
摘要453)      PDF(pc) (558KB)(510)       收藏

由于资料的不完备性及储层的非均质性,使得储层及其属性分布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机建模技术通过改变随机模拟路径并建立多个实现来刻画地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储层不确定性建模是在随机建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更加强调从数据获取、建模参数设置到模型响应各个阶段的不确定性表征与评价。 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储层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了分类,对储层建模中的局部不确定性、空间不确定性和响应不确定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现阶段储层不确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 个方面,即不确定性评价和如何降低不确定性,而针对不确定性建模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美国页岩油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张廷山, 彭 志, 杨 巍, 马燕妮, 张 洁
岩性油气藏    2015, 27 (3): 1-10.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5.03.001
摘要614)      PDF(pc) (723KB)(792)       收藏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态、吸附态及少量溶解态赋存于泥页岩层系中的原油,目前已在美国实现商业开采,而我国页岩油研究起步晚,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 在页岩油一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美国海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外在页岩油形成条件、储层特征、成藏机理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重要认识。 对中国和美国页岩油发育特征的系统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湖相暗色泥页岩分布广、厚度大、结构复杂,与砂质互层频繁;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较好,TOC 质量分数一般大于 2%,但成熟度普遍偏低(Ro 为 0.5%~1.2%);细粒碳酸盐和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大于 50%),储集物性较差;页岩油成藏主要受生烃条件(特别是成熟度)和储集条件控制,而在断陷等构造强烈地区还受保存条件的影响;混合岩性型和裂缝型页岩油总体显示好,勘探潜力较大,基质型次之。 建议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重点在页岩油赋存机理、微观孔隙结构、页岩油滞留成藏机理、构造保存条件、勘探评价体系和资源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再谈启动压力梯度
李传亮,朱苏阳
岩性油气藏    2013, 25 (4): 1-5.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4.001
摘要707)      PDF(pc) (297KB)(599)       收藏

启动压力梯度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实验假象。通过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导致的一些错误结果,证明了启动压力梯度不存在。若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当地层中未注入流体时, 压力却可以升高.这违背了科学原理;地层将不存在静4-ef~力,而是存在压力梯度不为0的压力分布, 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地层压力将永远恢复不到原始地层压力,显然与实际情况也不相符;地层压力分布将出现动边界奇点.数学上将不能自洽;油气运移将无法进行,也就不会有油气聚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流体静止时将具有抗剪切能力,违背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SPE—PRMS准则下的3P储量含油气边界确定方法探讨
李红英,孙 静
岩性油气藏    2013, 25 (4): 6-10.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4.002
摘要512)      PDF(pc) (922KB)(558)       收藏

应用国际SPE—PRMS准则评估3P储量时,存在含油面积确定依据不明确的问题 综合运用测井、试井和试油等资料及油气藏特点,结合国际合作区块3P储量评估结果,对SPE—PRMS准则下不同类型油藏的3P储量含油气边界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准则下,根据油藏类型来确定含油面积的评估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储量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并能有效降低油气开发生产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水相变控油气初论
胡宝群,孙占学,李满根,白丽红
岩性油气藏    2013, 25 (5): 117-122.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5.022
摘要325)      PDF(pc) (791KB)(370)       收藏

油气的有机成因论和无机成因论都有各自的立论依据,但都存在一些不能圆满解释的现象,应用 热液矿床水相变控藏(矿)理论来分析油气成因,可能能够给出较好的解释,至少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 路。水相变控油气论认为油气生成和运移是与水混合在一起进行的,可把油气当作一种特殊的热液矿 产;当地壳局部区域为封闭体系时,按上地壳地温线,油、气、水组成的热液为液相,而当遇到断裂或褶皱 等造成局部降压后,含油气水的热液体系就会发生水与油气的相变分离,从而形成油气藏。由此分析了 油气成因中与热液成矿作用相关的现象,并用岩石圈中水的相变规律,初步解释了油气、低速高导层、热 液金属矿床、地球排气和地震等成因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
郝乐伟,王琪,唐俊
岩性油气藏    2013, 25 (5): 123-128.   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5.023
摘要642)      PDF(pc) (863KB)(708)       收藏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与渗流能力,因此,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 利于对储层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进而查明储层的分布规律, 提高油气产能及油气采收率。在调研大量 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成因、实验方法、理论研究进展和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 的总结和阐述,并对国内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微观孔隙结构 的研究主要以传统的研究方法为主,存在与国内地质实际结合不够及定量化研究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3页 共84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