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3): 12813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3.026
李书恒, 赵继勇, 崔攀峰, 杨金龙, 陈文龙
LI Shuheng, ZHAO Jiyong, CUI Panfeng, YANG Jinlong, Chen Wenlong
摘要:
超低渗透储层在鄂尔多斯盆地拥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该类储层物性差, 启动压力梯度高。针对储层特征, 提出“超前注水、缩小井距、提高注采井数比、提高人工裂缝长度与导流能力”的开发思路,在西峰油田庄9 井区先导性开发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为实现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极大地拓宽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前景。
[ 1] 李道品, 罗迪强, 刘雨芬, 等.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 2] 杨秋莲, 李爱琴, 孙燕妮, 等.超低渗透储层分类方法探讨[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4) : 51- 54. [ 3] 史成恩, 万晓龙, 赵继勇, 等.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层开发特征[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4( 5) : 538-541. [ 4] 李亮, 胡建国, 阎纪辉, 等.超前注水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途径———以长庆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为例[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22( 3) : 232- 234. [ 5] 杨球, 聂孟喜, 宋付权.低渗透砂岩渗流启动压力梯度[ 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4( 12) : 1 650- 1 652. [ 6] 郭尚平.渗流力学进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 7] 张玉涛, 高彦楼, 吉庆生, 等.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技术动用下限研究[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22( 4) : 21- 24. [ 8] 程宇辉, 张国华, 陈广超, 等.油井水力压裂后层间水窜的处理工艺[ J] .石油钻探技术, 2004, 32( 5) : 45- 47. [ 9] 姚永朝, 文志刚.西峰油田长8 油藏地质研究及储层评价[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 2005, 27( 3) : 419- 421. |
[1] | 许鑫, 杨午阳, 张凯, 魏新建, 张向阳, 李海山. 三维初至波旅行时层析速度反演算法优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79-89. |
[2] | 徐兴荣, 苏勤, 孙甲庆, 曾华会, 肖明图, 刘梦丽. 高精度组合剩余静校正方法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32-139. |
[3] | 石文武, 雍运动, 吴开龙, 田彦灿, 王鹏. 渤海湾盆地老爷庙地区火山岩速度建模与成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01-110. |
[4] | 刘桓, 苏勤, 曾华会, 孟会杰, 张小美, 雍运动. 近地表Q补偿技术在川中地区致密气勘探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04-112. |
[5] | 王孝, 刘文卿, 曾华会, 杨维. 复杂区分层约束近地表建模方法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68-73. |
[6] | 王孝, 刘文卿, 曾华会, 杨维. 复杂区分层约束近地表建模方法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68-73. |
[7] | 韩令贺, 胡自多, 冯会元, 刘威, 杨哲, 王艳香. 井震联合网格层析各向异性速度建模研究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91-97. |
[8] | 张永峰, 王 鹏, 张亚兵, 胥小萍, 苏 勤, 徐兴荣. 基于变差函数的高精度静校正融合技术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3): 108-114. |
[9] | 崔宏良,白旭明,袁胜辉,程展展,葛黛葳,王晓东. 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在低信噪比地区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5): 94-97. |
[10] | 张旭东. 几种转换波静校正方法讨论[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4): 95-99. |
[11] | 吴杰, 苏勤, 王建华. 层析静校正技术在柴北缘地区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79-82. |
[12] | 商昌亮,付守献. 黄土塬山地三维地震勘探应用实例[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106-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