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2): 606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2.010
孙洪斌, 张凤莲
SUN Hongbin, ZHANG Fenglian
摘要:
辽河坳陷是叠置在中生界盆地之上的新生代含油气坳陷。古近纪早期断陷特征十分明显, 晚期则是坳陷特点显著, 其演化可分为3 个期次: ①沙四、沙三期的断陷期; ②沙一、沙二期的断坳转换期; ③东营期的坳陷期。认为断陷期的沙四、沙三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 断坳转换期的沙一、沙二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和冲积扇相; 坳陷期的渐新世东营期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泛滥平原相。
[ 1] 庞洪汾.小集高凝油油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 2] 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 162-163. [ 3] 司学强, 张金亮.塔东北地区白垩系辫状河沉积特征研究[ 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5, 35( 6) : 90- 91. [ 4] 陈开远.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6- 148. [ 5] Cross TA, Lessenger MA. Sediment volume partitioning: Rationale for stratigraphic model evaluation and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C] ∥Gradstein F M, Sandvik KO,Milton NJ, e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PE Special Publication,1998, 8: 171- 195. [ 6] 杨会东, 王书平, 马玉天, 等.高精度层序地层技术在松辽盆地南部隐蔽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J] .石油学报, 2005, 26( 3) : 40-43. [ 7] 李祺, 陈振林, 田建锋, 等.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3) : 67- 68. [ 8] 邓宏文, 王洪亮, 李熙吉.层序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17( 3) : 177- 184. [ 9] 宋子齐, 潘艇, 程英, 等.利用测井曲线研究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展布[ 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12( 4) : 37- 38. [ 10] 林小云, 陈恭洋, 李功权.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J] .河南石油, 2005, 19( 3) : 8- 10. [ 11] 朱小燕, 王斌婷, 胡建基, 等.南庄地区三叠系长6 储集层研究[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77- 80. |
[1] |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
[2]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3]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4]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
[5] | 韩云浩, 姜振学, 张志遥, 朱光有. 含油气盆地超高油气柱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25-135. |
[6] | 闫建平, 罗静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唐洪明, 胡钦红. 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模式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60-71. |
[7] | 朱苏阳, 李冬梅, 李传亮, 李会会, 刘雄志. 再谈岩石本体变形的孔隙度不变原则[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80-188. |
[8] | 杨凡凡, 姚宗全, 杨帆,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张磊, 曹天儒.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石物理相[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9-108. |
[9] | 张艳, 高世臣, 孟婉莹, 成育红, 蒋思思. 致密砂岩储层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20-128. |
[10] | 任杰.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29-137. |
[11] | 陈明江, 程亮, 陆涛. Ahdeb油田Khasib油藏孔隙结构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33-143. |
[12] | 赵万金, 高海燕, 闫国亮, 郭同翠. 基于最优化估算和贝叶斯统计的TOC预测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86-93. |
[13] | 李传亮, 朱苏阳, 刘东华. 盖层封堵油气的机理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2-19. |
[14] | 彭达, 肖富森, 冉崎, 谢冰, 陈骁, 张福宏, 陈康, 许翔. 基于KT模型流体替换的岩石物理参数反演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82-90. |
[15] | 叶博, 梁晓伟, 宋娟, 曹润荣, 毛振华, 郝炳英.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65-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