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ologic Reservoirs ›› 2007, Vol. 19 ›› Issue (3): 32-3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3.006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YAO Jingli 1 , 2 , WANG Ke2 , SONG Jianghai2 , PANG Jinlian2
[1 ] 曾大乾,李淑贞. 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 ] . 石油学报,1994 ,15 (1) :38-46. [2 ] 姚约东,葛家理. 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规律的研究[J ]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7 (2) :55-58. [ 3 ] 赵应成,王天琦,田光荣,等. 低渗透油田富集区预测技术研究———以松辽盆地扶杨油层为例[J ] . 岩性油气藏,2007 ,19(1) :21-26. [ 4 ] 郑荣才,耿威,周刚,等.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 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J ] . 岩性油气藏,2007 ,19 (2) :1-8. [ 5 ] 杨华,张文正.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 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 . 地球化学,2005 ,34 (2) :147-154. [ 6 ] 刘勇,金晓辉,雷天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气初次运移特征[J ]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7 ,12 (1) :8-11. [ 7 ] 席胜利,刘新社.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通道研究[J ]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5 (5) :628-632. [ 8 ] 席胜利,刘新社,王涛.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运移特征分析[J ] . 石油实验地质,2004 ,26 (3) :229-235. [ 9 ] 杨新生.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石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C]/ /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编.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论文集( 1990 - 2000)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90-198. [ 10 ] 王琪,禚喜准,陈国俊,等.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姬塬地区三叠系长4 + 5 砂岩成岩演化特征与优质储层分布[J ] . 沉积学报,2005 ,23 (3) :397-405. [ 11 ] 赵文智,胡树云,汪泽成,等.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J ] .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 ,30 (5) :125. [ 12 ] 何自新,贺静.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储层图册[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13 ] 李道品. 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决策论[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14 ] 李道品, 罗迪强,刘雨芬,等.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 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15 ] 周立宏,刘国芳. 利用泥岩声波时差估算地层压力[J ] . 石油实验地质,1996 ,18 (2) :195-1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