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4): 364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4.006
葛家旺1,2,秦成岗3,朱筱敏1,2,陈淑慧3,刘英辉1,2,张昕1,2
GE Jiawang 1,2, QIN Chenggang3, ZHU Xiaomin 1,2, CHEN Shuhui3, L IU Yinghui 1,2, ZHANG Xin 1,2
摘要:
惠州凹陷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中 HZ25-7 构造带是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寻求油气突破的重点地区,文昌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研究是在该区实现勘探突破的基础。 基于钻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及压汞等资料,对惠州凹陷 HZ25-7 构造带砂岩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杂基含量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 12%和 7.1 mD,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和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道为特征,孔隙连通性差。 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是造成文昌组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 近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背景决定了碎屑组分中软碎屑含量高,杂基充填了部分孔隙;压实作用强烈,造成大量原生孔隙减少,原始孔渗性差;可溶组分含量低,导致有机酸溶蚀对物性改善不太明显;晚期大量的黏土胶结和碳酸盐胶结,降低了储层物性,使储层变得致密。 异常超压的形成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
[1] 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22(1):13-18. [2] 曾大乾,李淑贞.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1994,15(1):38-46. [3] 施和生,雷永昌,吴梦霜,等.珠一坳陷深层砂岩储层孔隙演化研究[J].地学前缘,2008,15(1):169-175. [4] 龙更生,施和生,郑荣才,等.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深部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30(4):665-673. [5] 龙更生,施和生,郑荣才,等.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深部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1,16(3):71-78. [6] 戴朝强,袁立忠,朱焱辉,等.惠州凹陷A 井区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研究———以古近系文昌组 NA 油组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2,34(10):51-54. [7] 邓宏文,郭建宇,王瑞菊,等.陆相断陷盆地的构造层序地层分析[J].地学前缘,2008,15(2):1-7. [8]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 .第3 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02. [9] 钟大康,朱筱敏,张枝焕,等.东营凹陷古近系砂岩储集层物性控制因素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30(3): 95-98. [10] 朱筱敏,米立军,钟大康,等.济阳坳陷古近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06,8(3):295-305. [11] 朱筱敏,潘荣,李盼盼,等.惠民凹陷沙河街组基山三角洲中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和有利储层成因[J].岩性油气藏,2013,25(5):1-7. [12] 朱世发,朱筱敏,刘振宇,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2):172-180. [13] 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 SY/T 5477—2003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4] 查明,曲江秀,张卫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19-23. [15] 江涛,解习农.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环境下储层物性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2005,30(2):215-220. |
[1] | 姚秀田, 王超, 闫森, 王明鹏, 李婉.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新生界断层精细表征及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50-60. |
[2] | 刘爱群, 赫建伟,陈殿远,王丽君,鲁统祥. 近海复杂断块区地震成像及储层精细描述关键技术研究————以南海西部北部湾盆地涠 12-1 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1): 100-104. |
[3] | 陈可洋,吴沛熹,杨微. 扩散滤波方法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1): 117-122. |
[4] | 孔祥宇,于继崇,李树峰. 复杂断块老油田精细地层对比综合方法的提出与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1): 120-124. |
[5] | 崔艳敏, 陆正元, 钟伟. 肇州油田芳169 区块断层封堵性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83-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