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3): 616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3.012
张鹏飞
ZHANG Pengfei
摘要:
针对浊积岩油藏成藏规律复杂、含油性差异大的问题,以东营凹陷洼陷带东部沙三中亚段浊积岩为 例,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测井、钻井、试油等多项资料,采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及油气现今分布 规律研究与典型油藏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浊积岩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中 亚段浊积岩的成藏主要受控于以下3 个方面:①有效储层的发育基本控制了油层的展布规律,储层的厚度 中心往往也是油层的分布区或富集区;②在有效储层的分布约束前提下构造背景及异常高压控制了油气 的富集;③有效的断层输导条件是研究区浊积岩能否成藏的关键,与相对独立的透镜状浊积砂体相比,由 断裂体系沟通下部烃源岩的浊积岩砂体更容易成藏。在明确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对 洼陷带浊积岩油藏的综合评价方法。
[1] 李丕龙,金之钧,张善文,等.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3):1-4. [2] 李明刚,庞雄奇,漆家福,等.东营凹陷砂岩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模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2):13-15. [3] 夏景生,王志坤,陈刚,等.东营凹陷东部深层浊积扇油藏成藏条件与模式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1):55-60. [4] 朱德燕.东营凹陷古近系岩性圈闭分布及成藏条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3):32-35. [5] 孙海宁, 夏景生,钟建华,等.山东东营凹陷东部浊积扇油藏成藏条件与模式[J].地质力学学报,2008,14(3):221-230. [6] 苏永进,唐跃刚,房新娜.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浊积型砂体的成藏特征及其差异性[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9,31(4):183-187. [7] 刘震,陈艳鹏,赵阳,等.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概述[J].岩性油气藏,2007,19(2):121-127. [8] 张善文.济阳坳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731-739. [9] 李丕龙,张善文,宋国奇,等.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4,26(1):3-10. [10] 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六[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2-84. [11] Ronehet J. Stress fields-A key to oil migration[J]. AAPG Bulletin,1981,65(3):74-85. [12] 金凤鸣,赵贤正,邹伟宏,等.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Ⅱ)———“四元成藏”机理[J].岩性油气藏,2007,19(3):23-27. [13] 郝芳,邹华耀,倪建华,等.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藏条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5):610-615. [14] 李丕龙.陆相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卷三[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4-182. [15] 刘士林,郑和荣,林舸,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异常压力分布和演化特征及与油气成藏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10,32(3):233-237. [16] 李继亭,曾溅辉,吴嘉鹏.利用东营凹陷典型剖面分析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J].岩性油气藏,2011,23(4):58-63. [17] 刘华,蒋有录,杨万琴,等.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1):39-43 |
[1] | 周瀛,唐海,吴承美,吕渐江. 模糊聚类分析法在渗流介质类型识别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4): 104-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