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2): 879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2.017
陈可洋,吴清岭,李来林,范兴才,关昕,毕民
CHEN Keyang, WU Qingling, LI Lailin, FAN Xingcai, GUAN Xin, BI Min
摘要:
针对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区块间能量不均、子波差异、空面元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覆 盖次数的能量优化调整技术、时差计算和调整技术、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加剩余静校正技术以及叠后 插值、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等,来确保区块间振幅能量分布和子波特征分布均匀,无闭合差存在。结果表明, 采用这些技术在深、浅层均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偏移剖面无空间假频存在,且信噪比得到提高。
[1] 戴军文,杨勇,李振勇.GRISYS 系统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及关键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44(增刊1):52-56. [2] 左海,魏庚雨,何晓松.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联片拼接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增刊1):29-35. [3] 刘成斋.胜利油田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5):579-585. [4] 万晓兵,蔡其新,彭汉明,等.白音查干凹陷三维地震资料整体连片技术及效果[J].中国石油勘探,2009,14(6):54-59. [5] 赵贤正,张以明,唐传章,等.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勘探技术与管理[J].中国石油勘探,2008,13(2):74-82. [6] 易宗富,宫建青,陈志刚,等.不同震源三维地震资料的拼接[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5):500-502. [7] 黄棱,杨光大,王加海,等.长岭凹陷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增刊):56-60. [8] 赵政璋,杜金虎,张玮,等.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5-80. [9] 王西文.地震数据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建模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4):375-382. [10] 覃发兰,常智,王玉华,等.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释技术在广安地区的应用及效果[J].天然气工业,2007,27(6):6-11. [11] 仲伯军,印兴耀.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拼接中的一致性处理技术[J].石油物探,2008,47(4):393-397. [12] 吴琼,杨长春,张文忠,等.过渡带拼接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44(5):761-766. [13] 刘仁武.海、陆观测系统的拼接方法与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4):529-533. [14] 王翠华,何光明,朱敏,等.相对振幅保持技术在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增刊1):12-18. [15] 王西文,刘全新,吕焕通,等.相对保幅的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2006,45(2):105-120. [16] 张颖,乐金,阎世信,等.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58-60. [17] 吴清岭,李来林,陈斌,等.基于覆盖次数的叠前振幅归一化处理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2):121-123. [18] 张虎权,卫平生,潘建国,等.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J].岩性油气藏,2009,22(2):14-17. [19] 陈可洋.多尺度随机孔洞介质地震波正演及其逆时成像[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84-88. [20] 陈可洋.井间弹性波波场散射特征数值模拟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1,23(3):91-96. [21] 陶云光,袁刚,陈新安,等.二维地震连片相对保幅处理及储层预测技术在塔西南地区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07,19(1):96-100.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