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2): 222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2.004
王天琦, 王建功, 梁苏娟, 沙雪梅
WANG Tianqi, WANG Jiangong, LIANG Sujuan, SHA Xuemei
摘要:
在我国东部地区,针对老油气区开展精细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系统论述了老油区精细勘探的思路及方法。首先在纵向上细化研究目的层,综合利用地震储层反演和测井相分析结果,开展大比例尺沉积微相研究,搞清目的层段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叠合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成果,以岩性油气藏评价的思路进行分析,最终在勘探老区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 1] 韩晓东, 楼章华, 姚炎明, 等. 松辽盆地湖泊浅水三角洲沉积动力学研究[ J] . 矿物学报, 2000, 20( 3) : 305- 313. [ 2] 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地质志编写组. 中国石油地质志( 卷二)[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1. [ 3] 李君, 黄志龙, 李佳, 等.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长期隆升背景下的油气成藏模式[ J] .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57- 61. [ 4] 陈树民, 于晶. 松辽盆地北部储层预测技术发展及岩性油藏地震识别技术[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23( 5) : 104- 106. [ 5] 迟元林, 蒙启安, 杨玉峰.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背景与成藏条件分析[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23( 6) : 10- 15. |
[1] | 赵军, 李勇, 文晓峰, 徐文远, 焦世祥. 基于斑马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预测页岩地层压力[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2. |
[2] | 苏皓, 郭艳东, 曹立迎, 喻宸, 崔书岳, 卢婷, 张云, 李俊超.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特征及保压开采对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78-188. |
[3] | 王洪星, 韩诗文, 胡佳, 潘志浩.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35-45. |
[4] | 周洪锋, 吴海红,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85-97. |
[5] | 唐述凯, 郭天魁, 王海洋, 陈铭. 致密储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69-177. |
[6] | 计玉冰, 郭冰如, 梅珏, 尹志军, 邹辰. 四川盆地南缘昭通示范区罗布向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37-145. |
[7] | 桂金咏, 李胜军, 高建虎, 刘炳杨, 郭欣. 基于特征变量扩展的含气饱和度随机森林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65-75. |
[8]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
[9]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10] | 许鑫, 杨午阳, 张凯, 魏新建, 张向阳, 李海山. 三维初至波旅行时层析速度反演算法优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79-89. |
[11] | 李丰丰, 倪小威, 徐思慧, 魏新路, 刘迪仁. 斜井各向异性地层随钻侧向测井响应规律及快速校正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61-168. |
[12] | 闫建平, 罗静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唐洪明, 胡钦红. 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模式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60-71. |
[13] | 刘阳平, 吴博然, 于忠良, 余成林, 王立鑫, 尹艳树. 辫状河砂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重构技术——以冀东油田高尚堡区块新近系馆陶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59-170. |
[14] | 柳忠泉, 曾治平, 田继军, 李艳丽, 李万安, 张文文, 张治恒.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甜点”成因与分布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5-28. |
[15] | 何玉, 周星, 李少轩, 丁洪波.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地层超压成因及测井响应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60-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