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4): 576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4.010
杨占龙1, 2, 张正刚2, 陈启林2, 郭精义2 , 沙雪梅2, 刘文粟3
YANG Zhanlong 1, 2, ZHANG Zhenggang2, CHEN Qilin2, GUO Jingyi2, SHA Xuemei2, LIU Wensu3
摘要:
根据陆相盆地岩性圈闭边界条件复杂、形态不规则、赋存状态隐蔽、成藏条件复杂、运聚机理多样等圈闭特点和圈闭本身面积相对较小、储集体厚度较薄且成群分布的特点, 认为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基础上, 地震数据体的选择、层位- 储层的精细标定、目标体顶底约束层位的解释、分析时窗大小的确定是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识别、优选、描述与评价岩性圈闭的关键点。而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中包含的具体技术如地震相分类、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地震属性分析、流体势分析与含油气检测、三维可视化等根据各自应用的侧重点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相应的关键点。同时考虑岩性油气藏勘探起步较晚, 勘探方法和技术仍处于有效的探索阶段, 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仍需要完善。
[ 1] 杨占龙, 陈启林.岩性圈闭与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5) : 616- 621. [ 2] 杨占龙, 郭精义, 陈启林, 等.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以JH盆地XN地区为例[ 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 15( 6) : 628- 632. [ 3] 陈启林, 杨占龙.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5) : 622- 626. [ 4] 袁剑英, 刘全新, 卫平生, 等.西北地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J] .天然气工业, 2005, 25( 增刊B) : 17- 20 . [ 5] 杨占龙, 陈启林, 郭精义, 等.模型正演与地震资料品质分析———以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16( 5) : 641- 646. [ 6] 杨占龙, 沙雪梅.储层预测中层位- 储层的精细标定方法[ J] .石油物探, 2005, 44( 6) : 627- 631. [ 7] 杨占龙, 陈启林, 魏立花, 等.地震相分类技术及其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天然气工业, 2006, 26( 增刊A) : 51- 53. [ 8] 杨占龙, 陈启林, 郭精义, 等.地震属性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J] .石油物探, 2007, 46( 2) : 131- 136. [ 9] 黄云峰, 杨占龙, 郭精义, 等.地震属性分析及其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5) : 739- 742. [ 10] 柳广弟, 高先志.油气运聚单元分析: 油气勘探评价的有效途径[ J] .地质科学, 2003, 38( 3) : 413- 424. [ 11] 付广, 薛永超, 吕延防.断层对流体势分布空间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J] .断块油气田, 2001, 8( 2) : 1- 5. [ 12] Fillipone W R. On the prediction of abnormally pressured sedimentary rocks from seismic data[ J] .PTC, 1979: 2667- 2676. [ 13] 彭存仓, 谭河清, 武国华, 等.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25( 3) : 269- 273. [ 14] 李在光, 杨占龙, 李红哲, 等.吐哈盆地胜北地区含油气性检测[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4) : 532- 537. [ 15] 李在光, 杨占龙, 刘俊田, 等, 多属性综合方法预测含油气性及其效果[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5) : 727- 730. [ 16] 杨占龙, 黄云峰, 郭精义.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与岩性圈闭识别、优选与评价[J] .岩性油气藏( 原西北油气勘探) , 2005, 17( 3) : 6- 14. |
[1] |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
[2]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3] | 肖博雅.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凝灰岩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35-148. |
[4] | 苏皓, 郭艳东, 曹立迎, 喻宸, 崔书岳, 卢婷, 张云, 李俊超.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特征及保压开采对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78-188. |
[5] | 孔令峰, 徐加放, 刘丁.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褐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脱水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24. |
[6] | 周自强, 朱正平, 潘仁芳, 董於, 金吉能. 基于波形相控反演的致密砂岩储层模拟预测方法——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南部古近系孔二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77-86. |
[7]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8]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9] | 田亚, 李军辉,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36-146. |
[10] | 卢科良, 吴康军,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59-168. |
[11] | 唐述凯, 郭天魁, 王海洋, 陈铭. 致密储层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69-177. |
[12] | 秦正山, 何勇明,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78-188. |
[13] | 徐田录, 吴承美, 张金凤, 曹爱琼, 张腾.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天然裂缝特征与压裂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35-43. |
[14] | 曹江骏, 王茜, 王刘伟, 李诚, 石坚, 陈朝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58-171. |
[15]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