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5): 788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6
崔维平,杨玉卿
CUI Weiping, YANG Yuqing
摘要:
突发性重力流沉积以厚度小、类型多、致密坚硬并夹杂于正常沉积之中为特点,致使利用常规测 井资料识别地层岩性和流体性质难度较大。W 油田流一段是重要含油层系,通过岩心观察,发现重 力流沉积非常发育,且类型多样。在对其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高精度地面岩心扫描的自然伽 马和密度测井曲线,提出了利用交会图法和测井曲线形态法有效区分重力流沉积与正常砂泥岩沉积的方 法。最后在对重力流沉积的含油性和物性进行评价后,认为远端浊积岩是有利的勘探开发目标,指出了 2 个可能的含油深水浊积砂体,为该油田进一步评价挖潜提供了依据。
[1] 冯增昭.沉积岩石学(下册):第二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68-189. [2] 加东辉,周心怀,李建平,等.一种少井地区“岩性圈闭表征”的思路———以辽东湾地区为例[J]. 岩性油气藏,2009,21(4):124-134. [3] 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357-374. [4] 王春连,侯中健,刘丽红.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3):45-49. [5] 张雄华,李德威,袁晏明,等.西藏定结、定日一带上石炭统纳兴组重力流沉积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8(6):634-638. [6] 杨玉卿,田洪,刘颖宇,等.测井资料在海上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4,18(1):377-381. [7] 李相博,陈启林,刘化清,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 种沉积物重力流及其含油气性[J].岩性油气藏,2010,22(3):16-21. [8] 李相博,刘化清,完颜容,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储集体的首次发现[J].岩性油气藏,2009,21(4):19-21. [9] 罗进雄,何幼斌,高振中,等.海南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重力流沉积研究[J].海洋石油,2007,27(3):13-21. [10] 王泽中,李龙滟,陈恭洋.陆东凹陷交南断鼻九佛堂组重力流水下扇砂岩储集层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1):22-26. [11] 王贵文, 郭荣坤.测井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28-150. [12] 陈国俊,吕成福,李玉兰,等.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文昌组浊积体含油气性分析[J].沉积学报,2008,26(5):881-885. [13] 郭永强,刘洛夫.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2):19-23. [14] 庞军刚,李文厚,石硕,等.鄂尔多斯盆地长7 段浊积岩沉积演化模式及石油地质意义[J].岩性油气藏,2009,21(4):73-77. |
[1] | 赵万金,张巧凤,张建新,李海亮,孙辉. 基于双γ 模型的叠前多波反演技术预测苏里格含气储层[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6): 97-1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