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当期目录

《岩性油气藏》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 甘肃省石油学会
  • 周  期:双月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ISSN 1673-8926
  • 国内刊号:CN 62-1195/TE
  • 编辑出版:《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9年

刊出日期:2011-10-20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油气地质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缘类型及其储层发育程度的差异性

郑兴平,潘文庆,常少英,沈安江

2011, Vol.23(5): 1–4    摘要 ( 442 )    HTML( ) PDF (705 KB)  ( 40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1

小型断陷湖盆下生上储式油成藏规律研究———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河组为例

付广,韩娜

2011, Vol.23(5): 5–8    摘要 ( 339 )    HTML( ) PDF (496 KB)  ( 41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2

姬塬地区长9 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

刘显阳,邓秀芹,赵彦德,张雪峰,韩天佑

2011, Vol.23(5): 9–15    摘要 ( 307 )    HTML( ) PDF (1099 KB)  ( 31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3

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 储层特征研究

于波

2011, Vol.23(5): 16–20    摘要 ( 342 )    HTML( ) PDF (637 KB)  ( 36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4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徐雄飞,王嘉伟,杨波,杏毅,周国宝,曹容浩

2011, Vol.23(5): 21–27    摘要 ( 359 )    HTML( ) PDF (2165 KB)  ( 38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5

安塞油田H 区长6 油层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郑艳荣,屈红军,冯杨伟,王云,王力,李敏

2011, Vol.23(5): 28–32    摘要 ( 442 )    HTML( ) PDF (673 KB)  ( 46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6

化皮背斜中新元古界油藏条件分析

曲永强,张虎权,刘利勤,王海龙

2011, Vol.23(5): 33–37    摘要 ( 336 )    HTML( ) PDF (419 KB)  ( 45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7

应用流体包裹体厘定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期次

冯杰瑞,冷济高,朱丽,张勇,孙海巍

2011, Vol.23(5): 38–42    摘要 ( 386 )    HTML( ) PDF (506 KB)  ( 82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成岩封闭作用研究

彭文利,崔殿,吴孔友,刘振宇

2011, Vol.23(5): 43–48    摘要 ( 388 )    HTML( ) PDF (1095 KB)  ( 47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9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

张顺存,仲伟军,梁则亮,鲁新川,贾艳艳,史基安

2011, Vol.23(5): 49–55    摘要 ( 391 )    HTML( ) PDF (961 KB)  ( 45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0

洪泽凹陷近岸水下扇油气成藏特征

张涛,张拭颖

2011, Vol.23(5): 56–59    摘要 ( 444 )    HTML( ) PDF (619 KB)  ( 46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田储层

王亚婧,郭少斌

2011, Vol.23(5): 60–63    摘要 ( 465 )    HTML( ) PDF (443 KB)  ( 45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2

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长兴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演化

郭川,李国蓉,周彬,李廷骊,解发川,董文玉

2011, Vol.23(5): 64–68    摘要 ( 509 )    HTML( ) PDF (783 KB)  ( 51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3

技术方法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裂缝预测

王时林,秦启荣,苏培东,范晓丽,李乐

2011, Vol.23(5): 69–72    摘要 ( 442 )    HTML( ) PDF (608 KB)  ( 40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4

AVO 技术在铁匠炉地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徐丽英,方炳钟,孙立旭,姜德志,李德纯

2011, Vol.23(5): 73–77    摘要 ( 380 )    HTML( ) PDF (786 KB)  ( 51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5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重力流沉积及意义

崔维平,杨玉卿

2011, Vol.23(5): 78–81    摘要 ( 335 )    HTML( ) PDF (744 KB)  ( 40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6

S 变换在低幅度构造识别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腹部陆10—陆6井区为例

白晓寅,郭娟娟,陈永波,王斌,黄玉

2011, Vol.23(5): 83–86    摘要 ( 360 )    HTML( ) PDF (673 KB)  ( 43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7

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叠前逆时噪声压制方法

陈可洋

2011, Vol.23(5): 87–95    摘要 ( 411 )    HTML( ) PDF (1605 KB)  ( 75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8

川东北黄龙场构造飞仙关组四段底部裂缝预测研究

邵晓州,秦启荣,范晓丽,史立川

2011, Vol.23(5): 96–100    摘要 ( 379 )    HTML( ) PDF (558 KB)  ( 43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9

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任森林,刘琳,徐雷

2011, Vol.23(5): 101–105    摘要 ( 425 )    HTML( ) PDF (802 KB)  ( 48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0

油气田开发

苏丹层状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

饶良玉,吴向红,李贤兵,李香玲

2011, Vol.23(5): 106–110    摘要 ( 470 )    HTML( ) PDF (491 KB)  ( 39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1

轮古7 井区三叠系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敏感性损害研究

欧阳传湘,邓志颖,张伟

2011, Vol.23(5): 111–114    摘要 ( 385 )    HTML( ) PDF (439 KB)  ( 42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2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覃伟,李仲东,郑振恒,赵建成

2011, Vol.23(5): 115–120    摘要 ( 429 )    HTML( ) PDF (544 KB)  ( 63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3

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隔夹层研究

刘海磊,戴俊生,尹鹤,贾开富

2011, Vol.23(5): 121–126    摘要 ( 414 )    HTML( ) PDF (749 KB)  ( 45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4

油气地质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台缘类型及其储层发育程度的差异性

郑兴平,潘文庆,常少英,沈安江

2011, Vol.23(5): 1–4    摘要 ( 442 )    PDF (705 KB) ( 40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多个层段发育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高能沉积相带,但其台缘礁滩体储层性能差 异显著。统计表明,进积-加积型镶边台缘在薄片面孔率、岩样孔隙度及录井异常方面总体超过退积- 缓坡型台缘带。前缘斜坡角度与台缘带储地比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斜坡角度大、建隆高的进积-加 积型台缘带礁滩体在准同生期遭受较强的暴露和大气淡水淋滤,且早期存在的孔隙也有利于后期叠加埋 藏溶蚀作用,因而储层厚度较大,储集条件较好;而斜坡角度小的缓坡台缘带需要裂缝、热液和白云石化 作用等额外因素才能形成有效储集体。

小型断陷湖盆下生上储式油成藏规律研究———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河组为例

付广,韩娜

2011, Vol.23(5): 5–8    摘要 ( 339 )    PDF (496 KB) ( 41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2

通过油藏解剖及油藏与油成藏条件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 河组油藏主要为断层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上和长期发育断裂附近。大磨拐河组油成藏与分 布主要受4 种因素的控制:①南一段源岩区控制着大磨拐河组油成藏与分布的范围;②反转构造及其附 近是大磨拐河组油聚集的有利部位;③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大磨拐河组油聚集成藏提供了储集 空间;④长期发育断裂不仅为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大磨拐河组运移提供了输导通道,而且为大磨拐河 组油聚集提供了圈闭。大磨拐河组油成藏模式为: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通过长期发育断裂 向上覆大磨拐河组运移,在反转构造及其附近的断块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姬塬地区长9 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

刘显阳,邓秀芹,赵彦德,张雪峰,韩天佑

2011, Vol.23(5): 9–15    摘要 ( 307 )    PDF (1099 KB) ( 31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 油层组展示了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其成藏机制方面的研究却相对 薄弱,成为制约勘探的难题。该文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成藏地质学和沉积学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探讨了油 气来源、运移、运移动力、运聚方式等问题。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9 油层组原油来源于上部长7 油层组 的优质烃源岩;长7 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的异常高压、长7 与长9 油层组过剩压力差是长7 烃类向长9 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纵向叠置、横向上连片的砂体和区域性构造活动形成的裂缝为沟通长7 优质烃源 岩和长9 油层组储层的优势运移通道。

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 储层特征研究

于波

2011, Vol.23(5): 16–20    摘要 ( 342 )    PDF (637 KB) ( 36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4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长7~长9 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 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储 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 油层组的储层主要发育岩屑 长石砂岩;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度主要为8%~12%,渗透率主要为0.1~1 mD。压实作用使储集 层的原始孔隙空间损失;胶结作用不仅破坏了部分原生孔隙,而且使部分次生溶孔也遭到了破坏;溶解作 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了改善。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徐雄飞,王嘉伟,杨波,杏毅,周国宝,曹容浩

2011, Vol.23(5): 21–27    摘要 ( 359 )    PDF (2165 KB) ( 38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5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及物性分析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塔里木盆地 轮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确定了其成岩作用类型。对其成岩演化序列的 研究表明:该储层已达到早成岩B 期至晚成岩A 期初阶段,并以晚成岩A 期为主。早成岩A 期,压实作 用破坏了侏罗系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晚成岩A 期,长石颗粒强烈的溶蚀作用使侏罗系下统砂岩储层中 发育溶蚀孔,构成了油气聚集的必要空间;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中发育的晶间微孔隙较大程度地改 善了侏罗系中、上统砂岩的储集性能。

安塞油田H 区长6 油层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郑艳荣,屈红军,冯杨伟,王云,王力,李敏

2011, Vol.23(5): 28–32    摘要 ( 442 )    PDF (673 KB) ( 46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6

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安塞油 田H 区长6 油层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塞油田H 区长6 储层属于 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以溶蚀粒间孔、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属中孔、微细喉道类型,孔喉分选性 好,连通性一般。根据孔隙结构特征相关参数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4 类,研究区主要以Ⅱ 类和Ⅲ 类为 主。从Ⅰ类到Ⅳ 类,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逐渐增大,中值半径和平均喉道半径逐渐减小,反映出储层的孔 隙结构和渗流能力由好变差。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物性是排驱压力、中值压力、 结构系数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化皮背斜中新元古界油藏条件分析

曲永强,张虎权,刘利勤,王海龙

2011, Vol.23(5): 33–37    摘要 ( 336 )    PDF (419 KB) ( 45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7

对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生、储、盖组合的分析,以及对该区化皮背斜的野外观察,认为由洪水庄 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构成的地层组合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化皮背斜油气藏形成于三叠纪 时期,背斜顶部铁岭组上段及以上大部分地层已遭受剥蚀,其实际是一个遭受破坏后残留的背斜古油藏。

应用流体包裹体厘定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期次

冯杰瑞,冷济高,朱丽,张勇,孙海巍

2011, Vol.23(5): 38–42    摘要 ( 386 )    PDF (506 KB) ( 82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8

通过对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和二段中230 个包裹体样品的分析,根据油气包裹体及含烃盐 水包裹体特征,结合地层埋藏史,确定了气藏的成藏年代。气藏油气充注过程为:须四段(3 385.4 m)均一 化温度的主峰分别为77~98 ℃ 和118~120 ℃,对应成藏期为中侏罗世中晚期和晚侏罗世中期,前者为 主要成藏期;须二段(4 612.77 m,4 562.7 m)均一化温度的主峰分别为95~106.1 ℃,119.8~127.1 ℃ 和 134.5~140.1 ℃,对应的主成藏期为晚三叠世末期到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晚期。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成岩封闭作用研究

彭文利,崔殿,吴孔友,刘振宇

2011, Vol.23(5): 43–48    摘要 ( 388 )    PDF (1095 KB) ( 47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09

从封闭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 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 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试油等资料,运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 观察,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内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南白碱滩断裂内压实和 充填作用强烈,加之受胶结作用的影响,使断裂带与相邻围岩相比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致使该断 裂的封闭性较好,对油气具有良好的封堵作用。最后通过断裂带结构划分,初步认为南白碱滩断裂内成岩 胶结作用的影响范围为50~80 m。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

张顺存,仲伟军,梁则亮,鲁新川,贾艳艳,史基安

2011, Vol.23(5): 49–55    摘要 ( 391 )    PDF (961 KB) ( 45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0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侏 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认为研究区的砾岩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内溶孔及构造裂缝, 砂岩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经历的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侏罗系八道湾组砂岩和砾岩都处 于晚成岩阶段A 期和B 期。总结了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的影响机理:压实作用造成 储层储集空间减少、物性变差;胶结作用一方面充填储集空间,降低储层物性,另一方面成为支撑颗粒骨 架,减弱压实作用的影响,同时在成岩作用晚期为溶蚀作用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 隙和裂缝,并具有连通作用的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洪泽凹陷近岸水下扇油气成藏特征

张涛,张拭颖

2011, Vol.23(5): 56–59    摘要 ( 444 )    PDF (619 KB) ( 46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1

洪泽凹陷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东南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勘探实 践表明,近岸水下扇的不同部位其含油气性差异较大。为了落实近岸水下扇的主要勘探方向,该文对近岸 水下扇各亚相的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岸水下扇扇根亚相以砂砾岩沉积为 主,岩石致密,不易成藏;扇中和扇端亚相以砂、泥岩互层沉积为特征,砂岩上倾尖灭于成熟湖相泥质烃源 岩中,利于形成各类构造-岩性及岩性油气藏,是近岸水下扇勘探的主要方向。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田储层

王亚婧,郭少斌

2011, Vol.23(5): 60–63    摘要 ( 465 )    PDF (443 KB) ( 45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2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首先采用谱系聚类分析方法选择相对独立的评价参 数,从10 个参数中选择了6 个参数用于储层综合评价,分别为变异系数、泥质含量、有效厚度、含油饱和 度、孔隙度、渗透率;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各参数的权系数。在计算储层综合评价指标值 的基础上,采用拐点法确定储层综合评价的分类阈值,进而对葡萄花油田进行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葡北地区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葡南地区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

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长兴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演化

郭川,李国蓉,周彬,李廷骊,解发川,董文玉

2011, Vol.23(5): 64–68    摘要 ( 509 )    PDF (783 KB) ( 51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3

通过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上二 叠统长兴组总体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于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造成垫江—万县地区具有“两台-两槽” 的特征。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研究沉积相的展布规律,发现受开江—梁平海槽的控制,长 兴组时期发育较为对称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及斜坡相。长兴组2 个 三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台地边缘相带内发育的生物礁、生屑滩及潮坪相为有利相带;海侵体系 域沉积时期,只有上部三级层序台地边缘发育了一定规模的礁滩体。因海退的影响,上部三级层序发育的 台内礁滩体与下部三级层序发育的台内礁滩体相比,具有向研究区北东方向迁移的特征。

技术方法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裂缝预测

王时林,秦启荣,苏培东,范晓丽,李乐

2011, Vol.23(5): 69–72    摘要 ( 442 )    PDF (608 KB) ( 40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4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大安寨段储层薄且超致密,孔、洞、缝是油气的主要储渗空 间,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决定油气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相邻井在同一套储层产能上差异极大,反映储集体 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并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预测是寻找有效储集体的关键。该 文利用岩石破裂接近程度、曲率法和地震道不连续性检测3 种方法,综合岩心、测井、测试等资料进行裂 缝预测,提高了前人仅在二维地震资料基础上所做相关工作的精度,并通过“权重”的大小来衡量裂缝的 相对发育程度,对裂缝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寻找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块,最终进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AVO 技术在铁匠炉地区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徐丽英,方炳钟,孙立旭,姜德志,李德纯

2011, Vol.23(5): 73–77    摘要 ( 380 )    PDF (786 KB) ( 51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5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铁匠炉斜坡带沙河街组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水关系复杂。由于叠前相对振幅 保持处理的地震资料比叠后地震资料包含更丰富的岩性和流体信息,因此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检 测的敏感性更强。该文主要基于Zoeppritz 方程的Aki & Richards 和Shuey 近似公式,利用叠前地震资料 开展了油气检测方面的研究,即在进行AVO 正演模拟确定流体响应的AVO 异常类型基础上,提取过井 点的角道集并识别AVO 异常,最后对AVO 反演的属性体进行解释,识别油气异常分布区域。该方法很 好地指导了铁匠炉地区的勘探部署工作。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重力流沉积及意义

崔维平,杨玉卿

2011, Vol.23(5): 78–81    摘要 ( 335 )    PDF (744 KB) ( 40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6

突发性重力流沉积以厚度小、类型多、致密坚硬并夹杂于正常沉积之中为特点,致使利用常规测 井资料识别地层岩性和流体性质难度较大。W 油田流一段是重要含油层系,通过岩心观察,发现重 力流沉积非常发育,且类型多样。在对其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高精度地面岩心扫描的自然伽 马和密度测井曲线,提出了利用交会图法和测井曲线形态法有效区分重力流沉积与正常砂泥岩沉积的方 法。最后在对重力流沉积的含油性和物性进行评价后,认为远端浊积岩是有利的勘探开发目标,指出了 2 个可能的含油深水浊积砂体,为该油田进一步评价挖潜提供了依据。

S 变换在低幅度构造识别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腹部陆10—陆6井区为例

白晓寅,郭娟娟,陈永波,王斌,黄玉

2011, Vol.23(5): 83–86    摘要 ( 360 )    PDF (673 KB) ( 43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7

类似于陆梁油田的低幅度构造识别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陆10—陆6 井区的首要任务。该区的主 力油层之一呼图壁河组多发育辫状河河道砂,其地震剖面同相轴横向连续性差,加之该区钻井少且分布 不均,因此低幅度构造的层位精细等时追踪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难题,利用S 变换时频分析特征,建立了 典型沉积旋回体的地震旋回特征模型以及S 域的时频响应特征模型,通过二维谱与单井沉积旋回联合标 定,建立了整个工区精细的等时沉积格架。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格架控制下进行杂乱地震反射特征 的低幅度构造精细追踪,最终发现低幅度构造圈闭6 个,叠合面积达221 km2,综合评价优选上钻2 口井 位。经实钻分析,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叠前逆时噪声压制方法

陈可洋

2011, Vol.23(5): 87–95    摘要 ( 411 )    PDF (1605 KB) ( 75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8

低频噪声是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叠前逆时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基于拉普拉斯算 子的图像去噪机理,采用拉普拉斯算子分别在叠加成像域、共成像点域和共炮点域分别进行了叠前逆时 噪声的压制处理试验,并与高通滤波压噪方法进行对比。数值实例研究表明,偏移速度的不准确是造成 叠前低频逆时噪声的主要原因,此外正演子波波形与数值模拟记录波形的不匹配和应用相关逆时成像条 件是引入低频成像噪声的次级成因。另外,在不同域的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低频噪声压制效果均较为明 显,其中在共炮点域的去噪效果最佳,且其去噪效果要优于常规滤波方法,去噪后的剖面上地层细节特征 更加清晰,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水平同相轴能准确地凸显出来。

川东北黄龙场构造飞仙关组四段底部裂缝预测研究

邵晓州,秦启荣,范晓丽,史立川

2011, Vol.23(5): 96–100    摘要 ( 379 )    PDF (558 KB) ( 43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19

根据川东北构造的区域演化历史分析,黄龙场构造是多期构造运动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的结果, 对其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晚喜山运动北东—南西向作用力。该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Mohr- Coulomb 准则对黄龙场构造飞仙关组四段底部裂缝进行了预测,裂缝主要分布在靠近黄龙场构造高点附 近、断裂两侧和断裂交汇处。在2 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黄龙场构造形成了2 期共6 组裂缝,裂缝延伸方 向主要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

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

任森林,刘琳,徐雷

2011, Vol.23(5): 101–105    摘要 ( 425 )    PDF (802 KB) ( 48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0

断层在油气运移成藏过程中起双重作用,断层开启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断层封闭为油气藏形成 提供遮挡,因此评价断层封闭性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目前研究断层封闭性方法很多,归纳统计可分 为岩性角度、力学角度、流体性质、流体包裹体与综合评价五大类。该文选取这五大类断层封闭性研究方 法和部分专家的研究实例,详细阐述各类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系统总结断层封闭性研究方 法,有助于正确评价断层封闭性。

油气田开发

苏丹层状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

饶良玉,吴向红,李贤兵,李香玲

2011, Vol.23(5): 106–110    摘要 ( 470 )    PDF (491 KB) ( 39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1

针对苏丹层状边水油藏部分水平井呈现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等现象,综合多学科知识对油藏 进行研究,运用无因次日产油水平、无因次累积产油及月含水上升率等指标评价水平井不同含水期的开 发效果,总结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的主控因素,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是苏丹层状 边水油藏高含水期实现控水稳油的重要技术,水平井位置、产液强度及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水平井含 水上升的主要因素,水平井位置及产液强度、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及储层保护情况是影响水平井产量递减 的主要因素;主要开发对策为早期加强地质优化设计和生产参数优化,中后期采取卡堵水及提液等措施 控水稳油,并适时注水补充能量和加强储层保护,提高单井产能,以改善苏丹层状边水油藏开发效果。

轮古7 井区三叠系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敏感性损害研究

欧阳传湘,邓志颖,张伟

2011, Vol.23(5): 111–114    摘要 ( 385 )    PDF (439 KB) ( 42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2

塔里木油田轮古7 井区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为了研究该储层在开采过程中的伤害因 素,在了解其岩石性质及矿物成分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分析了轮古7 井区三叠系油 藏储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高岭石含量高的中—高孔、中—高渗油藏不一定存在速敏损害;由长石溶蚀 改造而产出并局限于长石颗粒铸模内的高岭石引发的储层潜在速敏损害较小,碱敏损害较大;呈包膜形 式产出并以石英为主的碎屑颗粒表面的伊利石对储层潜在速敏损害较小;呈片状以孔隙充式填产出的伊/ 蒙混层主要引发水敏效应。另外,轮古7 井区三叠系油藏还具有中等偏强碱敏、中等水敏、中等偏弱酸敏 和无速敏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覃伟,李仲东,郑振恒,赵建成

2011, Vol.23(5): 115–120    摘要 ( 429 )    PDF (544 KB) ( 63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3

通过研究地层水中离子的富集或亏损程度,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太原 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地层水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水受沉积环境、水-岩相 互作用、流体混合作用及蒸发浓缩作用共同控制,各层系地层水均具有富Br -,Ca 2+ ,Sr 2+ ,贫Mg 2+ ,略微贫 Na + 的特点;下石盒子组Br - 的富集及各层系地层水化学特征的相似性共同表明了地层水混合作用的存 在;煤系酸性地层水对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有重要影响。

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隔夹层研究

刘海磊,戴俊生,尹鹤,贾开富

2011, Vol.23(5): 121–126    摘要 ( 414 )    PDF (749 KB) ( 45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4

依据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地质特点,处理了该区37 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并对分布于研究区内 的隔夹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共划分出3 个油层组、11 个小层、10 个层间隔层和26 个层内夹层。 该文对小层间的隔层及小层内夹层的平面展布和横向展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 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主力储层间的隔层延伸较长,厚度稳定,底部剩余油富集;主力储层内 的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