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2): 717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2.014
郑雷清
ZHENG Leiqing
摘要:
近年来, 吐哈油田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油气勘探正处在由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勘探转变的转折时期, 但由于岩性油气藏固有的特性, 对其储层预测、油水层识别存在诸多困难, 在测井资料上反映为油层电阻率低与水层电性差异小和含油饱和度低等特点。该文以吐哈盆地台北西部的低电阻率油气层为例, 从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分析出发, 在系统总结低电阻率油藏地质特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详细研究了低电阻率油气层地质录井、测井资料响应特征, 并结合地震资料探索出一套能有效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综合方法, 对今后该类油气层的解释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1] 陈学义, 魏斌, 陈艳, 等. 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 J] . 测井技术, 2000, 24( 1) : 55- 78. [ 2] 王宣龙, 白全胜, 赵文杰. 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层类型及成因研究[ J] . 特种油气藏, 2004, 11( 1) : 21- 23. [ 3] 施培华. 吐哈盆地台北西部低阻油层赋存的宏观地质背景及分布特征[ J] . 石油仪器, 2006, 20( 4) 1- 4. [ 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部. 渤海湾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技术与解释方法[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6- 23. [ 5] 欧阳健. 油藏中饱和度- 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深入分析低电阻油层基本成因[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 3) : 44- 47. [ 6] 高成全.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22( 4) : 306- 308. [ 7] 司马强, 邴尧忠. 油气层综合解释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8( 6) : 45- 48. [ 8] 杨占龙, 彭立才, 陈启林, 等.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油气勘探方向[ J] .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62- 67. |
[1] | 冯玉苹,刁瑞,徐维秀,杨晶,宋建国. 井间地震纵横波分离方法研究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5): 94-99. |
[2] | 王述江,雍学善,王宇超,王 孝,高建虎. 利用从地震资料切除区提取的被动地震信息预测油气藏[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4): 73-77. |
[3] | 陈可洋. 几种地震观测方式的逆时成像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1): 95-101. |
[4] | 陈可洋. 井间弹性波波场散射特征数值模拟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3): 91-96. |
[5] | 董世泰,张立新,徐光成,孙荣. 大井距井间地震技术在辽河曙68 井区的试验与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4): 69-72. |
[6] | 于常青, 杨午阳, 杨文采. 关于油气地震勘探的基础研究问题[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2): 117-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