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3): 333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3.007
王志萍1,秦启荣1,王保全2,曾 乙3,李 宇4
WANG Zhiping1,QIN Qirong1,WANG Baoquan2,ZENG Yi3,LI Yu4
摘要:
根据野外调查、岩心、薄片和测井等资料,在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裂缝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印支运动晚期,在北西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近南北向和北西向的平面“X”型剪切缝及少量的北东向构造伴生缝,由于岩层非均质性,北西向裂缝发育程度较高;喜山运动中晚期,东西向水平挤压应力对早期裂缝进行改造,北西向高角度剪切缝继续发育,而少量近南北向高角度裂缝发育为具左旋走滑性质的近南北向逆断层,同时,在北东向局部应力场的作用下,研究区北东部发育近东西向裂缝。 在现今北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北西向裂缝张开度增大,为有效缝,而近南北向、北东向裂缝闭合。 区域构造缝叠加局部构造伴生缝的分布与局部构造密切相关,多类裂缝交织发育的地区为裂缝发育区。 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有效裂缝发育区域可作为大邑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1] | 王同川, 陈浩如, 温龙彬, 钱玉贵, 李玉琢, 文华国. 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识别及储集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09-121. |
[2] | 西智博, 廖建平, 高荣锦, 周晓龙, 雷文文.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北部构造演化解析及油气成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27-136. |
[3] | 王彦君,魏东涛,潘建国,刘震华,张寒,李林峡. 一种断层相关褶皱定量建模的方法及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4): 99-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