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6): 202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6.004
胡望水1,曹春1,何海泉2,李相明1,李松泽1,李子豪3
HU Wangshui1, CAO Chun1, HE Haiquan2, LI Xiangming1, LI Songze1, LI Zihao3
摘要:
针对新立地区嫩三段各层位储层岩石学、物性、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等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综 合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曲线及测井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平面、层内、层间)和微观 非均质性(孔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立地区嫩三段储层呈现强非均质性特点。同时,分析了该区储 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认为沉积微相从根本上控制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形成,而成岩作用引起的一系列 变化则使储层非均质性增强。
[1] 李娟,舒良树.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南京大学学报,2002,38(4):525-531. [2] 舒良树,慕玉福,王伯长.松辽盆地含油气地层及其构造特征[J].地层学杂志,2003,27(4):340-347. [3] 魏魁生,徐怀大,叶淑芬,等.松辽盆地白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1):7-13. [4] 吴胜和,熊琦华.油气储层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155-172. [5] 张云鹏,汤艳.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综述[J].海洋地质前沿,2011,27(3):17-22. [6] 赵澄林,朱筱敏.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99-114. [7] 陈永生.油田非均质对策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3-75. [8] 许建红,钱俪丹,库尔班.储层非均质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07,14(5):29-31. [9] 王谦,吴志芳,张汉泉,等.随机分形在刻画储层非均质特性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3):340-345. [10] 裘怿楠.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3-6. [11] 魏钦廉,郑荣才,肖玲,等.阿尔及利亚438b 区块三叠系SerieInferiere 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2):24-28. [12] 赵鹤森,陈义才,唐波,等.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长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23(4):70-74. [13]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18-134. [14] 尹志军,鲁国永,邹翔,等.陆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油藏采收率的影响———以冀东高尚堡和胜利永安镇油藏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1):106-110. |
[1]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2] | 王义凤, 田继先, 李剑, 乔桐, 刘成林, 张景坤, 沙威, 沈晓双. 玛湖凹陷西南地区二叠系油气藏相态类型及凝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49-159. |
[3] | 乔桐, 刘成林, 杨海波, 王义凤, 李剑, 田继先, 韩杨, 张景坤.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凝析气藏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9-180. |
[4] | 苏皓, 郭艳东, 曹立迎, 喻宸, 崔书岳, 卢婷, 张云, 李俊超. 顺北油田断控缝洞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特征及保压开采对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78-188. |
[5]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6]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7] |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
[8] | 秦正山, 何勇明,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78-188. |
[9]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10] | 王社教, 施亦做, 方朝合, 曹倩, 任路. 中国油田地热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23-32. |
[11] | 王金铎, 曾治平,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23-31. |
[12] |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
[13] | 窦立荣, 李志, 杨紫, 张兴阳, 康海亮, 张明军, 张良杰, 丁梁波. 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9. |
[14] | 夏明军, 邵新军, 杨桦, 王忠生, 李之宇, 张超前, 原瑞娥, 法贵方.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37-44. |
[15] | 李恒萱, 温志新, 宋成鹏, 刘祚冬, 季天愚, 沈一平, 耿珂. 塞内加尔盆地演化过程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45-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