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6): 7887.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6.011
肖菁1,2,季汉成1,2,华南1,2,房超1,2,李海泉3,马鹏鹏4
Xiao Jing 1,2, Ji Hancheng 1,2, Hua Nan 1,2, Fang Chao 1,2, Li Haiquan 3, Ma Pengpeng4
摘要: 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地层岩石、古生物、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的分析,对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研究,将奥陶系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 3 种沉积亚相及 11 种沉积微相,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奥陶系各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图,为储层发育有利沉积相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进而结合海平面变化和沉积微相特征,分析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区开阔台地主要发育颗粒滩、滩间海和云灰坪 3 种沉积微相;局限台地发育多种类型潮坪和泻湖沉积,共计 10 种沉积微相;蒸发台地发育云坪、灰云坪、膏云坪 3 种沉积微相。东濮地区奥陶系在 1 个海退半旋回和 3 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的控制下,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交互沉积。其中,海退期沉积的冶里组、亮甲山组、上马家沟组下段、峰峰组下段和峰峰组上段上部,主要由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环境下的各类型潮坪和泻湖沉积构成;海侵期沉积的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上段和峰峰组上段,主要由开阔台地环境下的滩间海和小规模颗粒滩沉积构成,局部发育局限台地沉积。
[1] | 卢科良, 吴康军,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59-168. |
[2] | 付 广,陈雪晴,邓 玮,胡欣蕾. 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时间有效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6): 9-15. |
[3] | 付广,夏云清. 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6): 27-31. |
[4] | 付广,周亮,安立刚. 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定量评价与油气聚集———以南堡凹陷东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4): 8-12. |
[5] | 卫平生,李相博,雍学善,刘化清,陈启林,高建虎. 石油地震地质学若干问题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3):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