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1): 394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1.007
于兴河1 , 姜 辉1 , 李胜利1 , 陈永峤2
YU Xinghe1, J IANG Hui1, LI Shengli1, CHEN Yongqiao2
摘要:
中国已发现的油气储量大多来源于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这些盆地大小各异、类型众多,储量相差悬殊,但大多已发现并开发的油田为明显的构造圈闭。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的不断进行及难度的增加与转型,当前油气勘探的目标已转移到隐蔽岩性地层圈闭中,因而很有必要对这些断陷盆地不同区带和各演化阶段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的岩性地层圈闭勘探提供地质理论与科学依据。东营凹陷隶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是一个典型的以陆源粗碎屑沉积为主的断陷湖盆,其沉积充填型式和砂体展布特征都具有代表性。因此,该文将着重在空间和时间2个方面从沉积学角度对东营凹陷进行剖析,阐述构造特征直接控制沉积充填特征、气候主要控制沉积物性质、沉积物补偿和湖平面升降主要控制沉积充填的空间展布型式这样一组对应关系,最后总结出不同构造区带各演化时期沉积充填模式及其对比关系,为丰富陆相断陷湖盆中油气生成和分布规律提供帮助与依据。
[ 1 ] 王涛.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28-32. [ 2 ] 王居峰.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 古地理学报, 2004, 6( 4): 128-130. [ 3 ] 孔凡仙.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的勘探[ 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35( 5): 669-676. [4 ] 赵文智,池英柳.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J] . 石油学报, 2000, 21( 1): 10-15. [ 5] 张海峰,张林晔,刘庆. 陆相断陷盆地长期基准面旋回及其古湖盆地质特征相应—— 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J ]. 现代地质, 2004, 19(增刊): 14-18. [6 ] 孙喜新,戴俊生,王云鹤,等. 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强度[ J] . 现代地质, 2004, 19(增刊) , 139-142. [7 ] 李丕龙,姜在兴,马在平. 东营凹陷储集体与油气分布[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1-2. [ 8] 马丽娟,解习农,任建业. 东营凹陷古构造对下第三系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 2): 64-66. [9 ] 马莉娟,何新贞,王淑玲,等. 东营凹陷沉降史分析与构造充填演化[ 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 35( 6): 790-793. [10 ] 吴崇筠,薛叔浩.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413-416. [11 ] 朱光有,金强,周建林,等. 渤海湾盆地东营断陷湖盆充填模式研究[ J]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25( 2): 144-148. [ 12 ] 于兴河.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198-204. |
[1] | 赵军, 李勇, 文晓峰, 徐文远, 焦世祥. 基于斑马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预测页岩地层压力[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2. |
[2] | 王子昕, 柳广弟, 袁光杰, 杨恒林, 付利, 王元, 陈刚, 张恒.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33-144. |
[3] | 尹虎, 屈红军, 孙晓晗, 杨博, 张磊岗, 朱荣幸.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45-155. |
[4] | 孔令峰, 徐加放, 刘丁.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褐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脱水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24. |
[5]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6] | 朱彪, 邹妞妞, 张大权, 杜威, 陈祎. 黔北凤冈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47-158. |
[7] | 秦正山, 何勇明,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78-188. |
[8] | 宋志华, 李垒, 雷德文, 张鑫, 凌勋. 改进的U-Net网络小断层识别技术在玛湖凹陷玛中地区三叠系白碱滩组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40-49. |
[9] | 曹江骏, 王茜, 王刘伟, 李诚, 石坚, 陈朝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58-171. |
[10] | 李启晖, 任大忠,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张世铭.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76-88. |
[11]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12] | 杨博伟, 石万忠, 张晓明, 徐笑丰, 刘俞佐, 白卢恒, 杨洋, 陈相霖. 黔南地区下石炭统打屋坝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气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45-58. |
[13] | 尹路, 许多年, 乐幸福, 齐雯, 张继娟.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59-68. |
[14] | 王小娟, 陈双玲, 谢继容, 马华灵, 朱德宇, 庞小婷, 杨田, 吕雪莹. 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78-87. |
[15] | 龙盛芳, 侯云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5-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