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洋,陈树民,李来林,王建民,吴清岭,范兴才
CHEN Keyang, CHEN Shumin, LI Lailin, WANG Jianmin,WU Qingling, FAN Xingcai
摘要:
根据原始地震资料中工业电干扰的单频特点,提出了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自动识别含单频干扰地震道并进行自适应压制的方法。 选择深部位时窗,采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组合形式来表征单频干扰,以此逼近实际地震数据中可能含有的单频干扰,并使目标函数(实际地震数据与单频干扰的平方残差)达到极小值,由此求得单频干扰的振幅、相位和频率;再将该单频干扰与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计算,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越大,则该实际地震数据中含有单频干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不含有单频干扰或含有的单频干扰能量较弱,可以忽略;对归一化互相关系数设置单频干扰的识别门槛值来分选含有单频干扰的实际地震道,并将单频干扰从实际地震数据中减掉,由此实现地震数据中单频干扰的自动识别和自适应压制。 实际地震资料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单频干扰识别精度和压制效果方面均优于常规带通滤波均方根能量单频识别方法和某工业化软件,为实际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1]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上、下册)[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 [2] Linville A F,Meek R A. Canceling stationary sinusoidal noise[J].Geophysics,1992,57(11):1493-1501. [3] 渥·伊尔马滋.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上、下册)[M].刘怀山,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4] 李振春,张军华.地震数据处理方法[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60-63. [5] 凌云.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实践与探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6] 李文艳,牛彦良,吴明华.消除50 Hz 干扰波的地震资料处理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5): 67-68. [7] 胡伟,吕小伟.压制地震资料中工业电干扰的余弦逼近法的改进及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5,29(6): 537-540. [8] 王立歆,孟宪军,张军华,等.基于维纳滤波的50 Hz 工业干扰去噪方法及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10,33(1):32-35. [9] 高少武,周兴元,蔡加铭.时间域单频干扰波压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1):51-55. [10] 高少武,贺振华,赵波,等.时间域单频干扰波消除方法的改进[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3):270-274. [11] 高少武,贺振华,赵波,等.自适应单频干扰波识别与消除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2008,47(4):352-356. [12] 高少武,赵波,贺振华,等.基于余弦函数的自适应单频干扰消除[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5):1762-1767. [13] 高少武,罗国安,赵波,等.利用线性调频谱法识别与消除单频干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6): 861-867. [14] 高少武,赵波,祝树云,等.自相关法单频干扰识别与消除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3):854-861. [15] 高少武,赵波,祝树云,等.余弦函数自适应法识别与消除单频干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1):64-69. [16] 高少武,赵波,祝树云,等.单频干扰逼近误差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4):550-560. [17] 罗国安,高少武,魏庚雨,等.Chirp-Z 变换谱分析压制地震记录单频干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44(2): 166-172. [18] 吴小培,詹长安,周荷琴.采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消除信号中的工频干扰[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0,30(6): 671-676. [19] 步长城,赵志萍,王广勇,等.在检波点域分离50 Hz 工业干扰[J].油气地球物理,2005,3(3):20-21. [20] 李慧,王依川,张春堂,等.地震记录中工业电干扰噪声识别与压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31(5):170-174. |
[1]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2] | 屈卫华, 田野, 董常春, 郭小波, 李立立, 林斯雅, 薛松, 杨世和.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134. |
[3] | 王洪星, 韩诗文, 胡佳, 潘志浩.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35-45. |
[4] | 杨为华.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25-34. |
[5] | 包汉勇, 赵帅, 张莉, 刘皓天. 川东红星地区中上二叠统页岩气勘探成果及方向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2-24. |
[6]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7] | 牛成民, 惠冠洲,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冰洁, 王启明, 张宏国. 辽中凹陷西斜坡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发育模式及大油田发现[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33-42. |
[8]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9] | 孙汉骁, 邢凤存, 谢武仁, 钱红杉.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21-135. |
[10] | 刘国勇, 许多年, 胡婷婷, 潘树新, 潘拓, 王国栋, 马永平, 关新.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滩砂的发现及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0. |
[11]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12]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13] | 杜长鹏. 松辽盆地莺山-双城断陷白垩系致密火山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15-124. |
[14] | 付文俊, 张昌民, 冀东升, 娄林, 刘家乐, 王绪龙. 准噶尔盆地南安集海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45-160. |
[15] | 刘宗堡, 李雪, 郑荣华, 刘化清, 杨占龙, 曹松. 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