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3): 959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3.019
张向林1, 刘新茹2
ZHANG Xianglin1, LIU Xinru2
摘要: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 套管测井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套管井测井可在任何时间获得测井数据, 确定产层产油或产水情况、确定油层的含油饱和度,也可以用于老井评价寻找剩余油、监测油田生产动态变化情况、评价水泥胶结情况、监测油井套损、评价油井使用寿命等。文中不仅介绍了国外套管测井新技术的测量原理, 对于我国当前的科研和生产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而且探讨了我国套管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差距, 为测井新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
[ 1] 王向荣, 张建, 李国君, 等.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应用[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24( 6) : 97- 99. [ 2] 李亮, 宋子齐, 程国建, 等.砾岩储层精细描述中标准测井资料的应用[ J] .测井技术, 2006, 30( 6) : 544- 547. [ 3] 李亮, 宋子齐, 唐长久, 等.标准测井在砾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砾岩储层为例[ J] .特种油气藏, 2006,13( 5) : 44- 47. [ 4] Mohaghegh S D, Goddard C, Popa A, 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synthetic logs[R] . SPE 65675, 2000: 1- 10. [ 5] 罗少成, 宗会风, 张爱华, 等.砂泥岩储集层孔隙度模型建立的几种方法[ 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10: 118- 120. [ 6] 叶义平, 盛云霞, 冯丽萍, 等.横向测井资料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 27( 3) : 348- 350. [ 7] 李国全.标准测井的数字处理[ J] .国外测井技术, 1993, 8( 4) :16- 18. [ 8] 李宝同.一种无孔隙度测井资料的计算机处理程序[ J] .测井技术, 1991, 15( 5) : 305- 308. [ 9] 陈一鸣, 朱德怀, 任康, 等.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测井资料解释( 第二版)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3] | 王子昕, 柳广弟, 袁光杰, 杨恒林, 付利, 王元, 陈刚, 张恒.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33-144. |
[4] | 尹虎, 屈红军, 孙晓晗, 杨博, 张磊岗, 朱荣幸.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45-155. |
[5]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6] | 邹连松, 徐文礼, 梁西文, 刘皓天, 周坤, 霍飞, 周林, 文华国.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泥页岩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22-135. |
[7] | 段逸飞, 赵卫卫, 杨天祥, 李富康, 李慧, 王嘉楠, 刘钰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二叠系山西组页岩气源储特征及聚集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72-83. |
[8] | 王宏波, 张雷, 曹茜, 张建伍, 潘星.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段河流扇沉积模式及勘探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7-126. |
[9] | 曹江骏, 王茜, 王刘伟, 李诚, 石坚, 陈朝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58-171. |
[10] | 李启晖, 任大忠,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张世铭.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76-88. |
[11] | 薄尚尚, 田继先, 李曜良, 王晔桐, 王昊, 孙国强.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99-112. |
[12] | 雷涛, 莫松宇,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47-159. |
[13] | 翟咏荷, 何登发, 开百泽.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晚二叠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32-44. |
[14] | 龙盛芳, 侯云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5-156. |
[15] | 杜江民, 崔子豪, 贾志伟, 张毅, 聂万才, 龙鹏宇, 刘泊远.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37-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