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4): 838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4.016
阮基富,李新玲,唐青松
RUAN Jifu,LI Xinling,TANG Qingsong
摘要:
磨溪气田嘉二段气藏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受沉积微相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其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 要科学布署井位并制定合理的气藏开发方案,就必须弄清储层物性和地层水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 通过储层特征研究,认为沉积微相是磨溪气田嘉二段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相控建模是依据沉积相在时、空域的展布特征对沉积储层随机建模进行约束,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特征。 因此,利用单井各储层段沉积相分析成果并结合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成果,建立了各储层段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又进一步结合单井储层参数解释成果,在相控的前提下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储层段三维属性模型。 实钻资料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气藏开发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相控建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吴胜和.储层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4-8. [2] 计秉玉,赵国忠,王曙光,等.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J].石油学报,2006,27(增刊):111-114. [3] 宋子齐,伊军锋,庞振宇,等.三维储层地质建模与砂砾油层挖潜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七东区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4):99-105. [4] 左毅,芦凤明,刘天鹤.相控建模技术在河流相复杂断块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6,13(1):36-39. [5] 段天向,刘晓梅,张亚军,等. Petrel 建模中的几点认识[J].岩性油气藏,2007,19(2):102-107. [6] 罗冰,邹娟,唐青松,等.磨溪气田嘉二段沉积相再认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6):35-39. [7] 司丽.曲流河点坝砂体地质建模及在水平井轨迹设计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08,20(3):104-108. [8] 欧阳明华,谢丛姣.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储层建模[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4,16(1):47-51. [9] 卫平生,潘建国,谭开俊,等.地震储层学研究的“四步法”及其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裂隙式喷发火成岩地震储层学研究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2,24(6):10-16. [10] 潘少伟,杨少春,杨柏,等.相控建模技术在江苏油田庄2 断块中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6):935-940. [11] Deutsch C V. Geostatistical reservoir modeling[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2] Damsleth E,Tzolsen C B,Omer K H,et al. A two stage stochastic model applied to NorthSea reservoir[R]. SPE 20605,1990. |
[1] | 戴晓峰, 谢占安, 杜本强, 张明, 唐廷科, 李军, 牟川. 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多次波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89-97. |
[2] | 张宇飞,苑 昊. 陆上多次波识别与压制[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6): 104-110. |
[3] | 李敏杰,林玉英,孟凡冰,王锡文,王献杰. 多种多次波压制技术提高可燃冰地震识别[J]. 岩性油气藏, 2012, 24(3): 8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