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1): 586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1.009
陶艳忠1,蒋裕强1,王猛1,张春2,李正勇1,刘枢1
TAO Yanzhong1, JIANG Yuqiang1, WANG Meng1, ZHANG Chun2, LI Zhengyong3, LIU Shu1
摘要:
遂宁—蓬溪地区须二段是重要的天然气储层,目前已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但由于该砂岩储层具 有低孔、低—特低渗以及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直接影响了油气的勘探开发。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 温度、镜质体反射率、有机质热降解温度等资料,对该区须二段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孔隙演化史进 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该砂岩储层经历了中等—强压实、强胶结、弱交代、强溶蚀等成岩作用;目前处 于中成岩阶段 A—B 亚期,且在 A 亚期末储层已基本致密化;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 通过对砂岩储 层致密化进程的深入阐述,可为该地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1] 王伟,王兴志,张帆,等.川中广安构造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复杂油气藏,2009,2(3):14-19. [2] 孙红杰,刘树根,朱平,等.川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2(3):302-305. [3] 段新国,李爽,宋荣彩,等.四川盆地须二段储层孔隙演化定量描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35-42. [4] 童崇光.四川盆地找气的新领域[J].石油学报,1985,6(1):117-118. [5] 赖锦,王贵文.川中蓬莱地区须二段气藏特征及有利含气区预测[J].岩性油气藏,2012,24(5):43-49. [6] 侯方浩,蒋裕强,方少仙,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段和四段砂岩沉积模式[J].石油学报,2005,26(2):30-37. [7] 蒋裕强,郭贵安,陈辉,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岩优质储层成因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1):18-21. [8] 施振生,杨威,金惠,等.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相研究[J].沉积学报,2008,26(2):211-220. [9] 陈辉,田景春,蒋裕强,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和须四段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3):12-15. [10] 蒋裕强,陶艳忠,沈妍斐,等.对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六段砂岩沉积相的再认识[J].天然气工业,2011,31(9):39-50. [11] 徐樟有,宋丽,吴欣松,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典型气藏解剖与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2):7-11. [12] 张响响,邹才能,朱如凯,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成岩相[J].石油学报,2011,32(2):257-264. [13] 李伟,邹才能,杨金利,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类型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J].沉积学报,2010,28(5):1037-1045. [14] 张富贵,刘家铎,孟万斌.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1):30-36. [15] 谢武仁,李熙喆,张满郎,等.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综合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1):94-99. [16] 张哨楠.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致密时间讨论[J].矿物岩石,2009,29(4):33-38. [17] 卢红霞,陈振林,高振峰,等.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4):53-55. |
[1] | 白玉彬, 李梦瑶, 朱涛, 赵靖舟, 任海姣, 吴伟涛, 吴和源.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油“甜点”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10-121. |
[2] | 屈卫华, 田野, 董常春, 郭小波, 李立立, 林斯雅, 薛松, 杨世和.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134. |
[3] | 王义凤, 田继先, 李剑, 乔桐, 刘成林, 张景坤, 沙威, 沈晓双. 玛湖凹陷西南地区二叠系油气藏相态类型及凝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49-159. |
[4] | 乔桐, 刘成林, 杨海波, 王义凤, 李剑, 田继先, 韩杨, 张景坤.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凝析气藏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9-180. |
[5]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6] | 王子昕, 柳广弟, 袁光杰, 杨恒林, 付利, 王元, 陈刚, 张恒.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33-144. |
[7] | 杨海波, 冯德浩, 杨小艺, 郭文建, 韩杨, 苏加佳, 杨皩, 刘成林.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及热演化史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6-166. |
[8]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9]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10]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11] | 朱康乐, 高岗, 杨光达, 张东伟, 张莉莉, 朱毅秀, 李婧. 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46-157. |
[12] | 西智博, 廖建平, 高荣锦, 周晓龙, 雷文文.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北部构造演化解析及油气成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27-136. |
[13] | 牛成民, 惠冠洲,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冰洁, 王启明, 张宏国. 辽中凹陷西斜坡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发育模式及大油田发现[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33-42. |
[14] | 岑永静, 梁锋, 王立恩, 刘倩虞, 张鑫哲, 丁熊. 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89-98. |
[15]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