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2): 9710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2.020
程玉红1, 郭彦如2, 郑希民1, 房乃珍1, 马玉虎1
CHENG Yuhong1,GUO Yanru2,ZHENG Ximing1,FANG Naizhen1,MA Yuhu1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因巨厚的黄土覆盖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 解释难度大。文章以该盆地盐定地区延长组中下部为例, 利用钻井岩- 电分析结果, 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确定、解释及质量控制, 提高了层序地层划分图、沉积相图、砂岩厚度图和构造图等的质量, 这项成果在盐定地区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1] 郑希民, 郭彦如, 刘化清, 等.应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小波分析划分陆相坳陷盆地三级层序的方法[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17( 5) : 672- 676. [ 2] 王志坤, 王多云, 宋广寿, 等.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5, 29( 6) :17-20. [ 3] 李凤杰, 王多云.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3) :339- 344. [ 4] 刘冰, 范宜仁, 李霞, 等.小波变换用于测井沉积旋回界面划分研究[ J] .测井技术, 2006, 30( 4) :310- 312. [ 5] 郑荣才, 王昌勇, 李虹, 等.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 油层组物源区分析[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32- 38. [ 6] 刘化清, 袁剑英, 李相博,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52- 56. [ 7] 杨友运, 文晓峰, 张普成, 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层序识别及测井响应特征[ J] .测井技术, 2005, 29( 4) :341- 344. [ 8] 邹才能, 池英柳, 李明, 等. 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 9] 邢国才, 曲兆选.层序地层学原理在地震剖面解释中的应用[ J] .特种油气藏, 2004, 11( 2) : 24- 28. |
[1] | 马峰, 庞文珠, 赵文光, 张斌, 赵艳军, 薛罗, 郑茜, 陈彬滔. 南苏丹境内裂谷盆地源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92-105. |
[2] | 满晓, 胡德胜, 吴洁, 宫立园, 柳智萱, 姜应德, 赵晔.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湖底扇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37-144. |
[3] | 陈国文, 沈亚, 袁云超, 韩冰, 李艳明, 杨泰. 柴西南地区岩性油藏地震评价关键技术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74-81. |
[4] | 陶帅, 郝永卯, 周杰, 曹小朋, 黎晓舟. 透镜体低渗透岩性油藏合理井网井距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116-123. |
[5] | 王国林, 史忠生, 赵艳军, 陈彬滔, 薛罗.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37-45. |
[6] | 赵贤正, 王权, 淡伟宁, 王文英, 乔晓霞, 任春玲. 二连盆地白垩系地层岩性油藏的勘探发现及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1-9. |
[7] | 孙雨,董毅明,王继平,马世忠,于利民,闫百泉.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分布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4): 9-15. |
[8] | 李涛,杨克荣,韩小松,蒋永祥. 酒泉盆地鸭西地区白垩系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Z1): 14-17. |
[9] | 王昌勇,郑荣才,王成玉,牛小兵,辛红刚,梁晓伟.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2): 84-89. |
[10] | 王纹婷,郑荣才,王成玉,王海红,牛小兵,王昌勇.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 油层组物源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4): 41-46. |
[11] | 杨伟荣,钱铮,张欣,朱萍,范春霞. 冀中地区文安斜坡带成藏特征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49-52. |
[12] | 韩春元,赵贤正,金凤鸣,王权,李先平,王素卿. 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IV)——勘探实践[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15-20. |
[13] | 毛明陆, 杨亚娟, 张艳. 试论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岩性油藏分析的几项地质关键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4): 27-33. |
[14] | 杨 华,刘显阳,张才利,韩天佑,惠 潇.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渗透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其分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1-6. |
[15] | 金凤鸣,赵贤正,邹伟宏,卢学军,史原鹏,曹兰柱,芦丽菲. 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 Ⅱ)———“四元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23-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