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5, Vol. 27 ›› Issue (2): 1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5.02.001
• 讨论与争鸣 • 下一篇
李传亮,朱苏阳
LI Chuanliang,ZHU Suyang
摘要:
岩石有 3 个体积和 3 个应力,因此岩石有多个压缩系数。 油藏工程主要研究了孔隙压缩系数的计算和应用问题,对其他的压缩系数研究甚少。 对外观体积和流固两相的压缩系数进行了研究,并分别推导出了它们的计算公式。 岩石外观体积对孔隙压力的压缩系数与孔隙压缩系数相同。 岩石外观体积对 外压的压缩系数是孔隙度和骨架压缩系数的函数。 岩石流固两相压缩系数为流体压缩系数和骨架压缩系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值或加权倒数算术平均值,孔隙度为权值。
[1]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第 2 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71-90. |
[1] | 余琪祥, 罗宇, 段铁军, 李勇, 宋在超, 韦庆亮. 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45-55. |
[2] | 邵威, 周道容, 李建青, 章诚诚, 刘桃. 下扬子逆冲推覆构造后缘凹陷油气富集关键要素及有利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61-71. |
[3] | 余海波.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及古生界有利勘探区带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72-79. |
[4] | 朱志良, 高小明. 陇东煤田侏罗系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86-94. |
[5] | 未志杰, 康晓东. 煤层气藏强化采收全流固耦合模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81-188. |
[6] | 刘明明, 王全, 马收, 田中政, 丛颜.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煤层气井位优化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64-171. |
[7] | 苏朋辉, 夏朝辉, 刘玲莉, 段利江, 王建俊, 肖文杰. 澳大利亚M区块低煤阶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及合理开发方式[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21-128. |
[8] | 未志杰, 康晓东, 刘玉洋, 曾杨. 煤层气藏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51-158. |
[9] | 淮银超, 张铭, 谭玉涵, 王鑫. 澳大利亚东部S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49-56. |
[10] | 高为, 金军, 易同生, 赵凌云, 张曼婷, 郑德志. 黔北小林华矿区高阶煤层气藏特征及开采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5): 140-147. |
[11] | 艾林, 周明顺, 张杰, 梁霄, 钱博文, 刘迪仁. 基于煤岩脆性指数的煤体结构测井定量判识[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139-144. |
[12] | 李传亮, 朱苏阳, 彭朝阳, 王凤兰, 杜庆龙, 由春梅. 煤层气井突然产气机理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2): 145-149. |
[13] | 张廷山, 何映颉, 伍坤宇, 林丹, 张朝. 筠连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沉积相及聚煤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1): 1-10. |
[14] | 吴雅琴,邵国良,徐耀辉,王 乔,刘振兴,帅 哲.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及开发方式优化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6): 125-133. |
[15] | 冯小英,秦凤启,唐钰童,刘 慧,王 亚 . 沁水盆地煤层含气后的 AVO 响应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4): 103-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