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4): 828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4.014
朱小燕1, 李爱琴2, 段晓晨1, 田随良1, 刘美荣1
ZHU Xiaoyan1, LI Aiqin2, DUAN Xiaochen1, TIAN Suiliang1, LIU Meirong1
摘要: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 分析了研究区100 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 对镇北油田长3 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 将长3 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311、长312、长313、长321、长322、长323、长331、长332、长333 等9 个不同级别的小层, 各小层厚度大致相等。其中长322、331 小层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砂体发育, 是研究区长3 油层组的主力产油层。长3 油层组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储层非均质性及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了地质基础数据, 对油田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 王光付, 战春光, 刘显太, 等.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在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27( 12) : 56- 57. [ 2] 宋凯, 吕剑文, 杜金良,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 古地理学报, 2002, 4( 3) : 59- 66. [ 3] 裘怿楠, 陈子琪.油藏描述[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 4] 赵翰卿, 付志国, 吕晓光, 等.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J] .石油学报, 2000, 21( 4) : 109- 113. [ 5] 张明禄, 郑荣才, 达士攀. 砂体等时对比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技术[ J] .矿物岩石, 2004, 24( 1) : 113- 120. [ 6] 郑荣才, 柯光明, 文华国, 等.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河流相砂体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J]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31( 6) : 641- 647. [ 7] 郑荣才, 耿威, 周刚, 等.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 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J] .岩性油气藏, 2007,19( 2) : 1- 8. [ 8] 窦伟坦.鄂尔多斯盆地城华地区长33油组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 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9, 14( 5) : 1- 4. [ 9] 秦红, 王多云, 李树同,等.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储油砂体成因及成藏特征研究[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3) :391- 396. |
[1] | 周洪锋, 吴海红,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85-97. |
[2] | 窦立荣, 李志, 杨紫, 张兴阳, 康海亮, 张明军, 张良杰, 丁梁波. 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9. |
[3]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4] | 薛罗, 史忠生, 马轮, 赵艳军, 岳世俊, 洪亮, 王磊, 雷明.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中—新生界稠油成藏模式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76-85. |
[5] | 余海波.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及古生界有利勘探区带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72-79. |
[6] | 文华国, 梁金同, 周刚, 邱玉超, 刘四兵, 李堃宇, 和源, 陈浩如. 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与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16. |
[7] | 吴青鹏, 杨占龙, 姚军, 袁成, 张晶.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11. |
[8] | 龙国徽, 王艳清, 朱超, 夏志远, 赵健, 唐鹏程, 房永生, 李海鹏, 张娜, 刘健.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45-160. |
[9] | 关新, 潘树新, 曲永强, 许多年, 张寒, 马永平, 王国栋, 陈雪珍.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滩坝砂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0-98. |
[10] | 孔红喜, 王远飞, 周飞, 朱军, 陈阳阳, 宋德康. 鄂博梁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75-185. |
[11] | 朱如凯, 崔景伟, 毛治国, 曹正林, 王兴志, 高长海, 刘永福. 地层油气藏主要勘探进展及未来重点领域[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2-24. |
[12] | 胡潇, 曲永强, 胡素云, 潘建国, 尹路, 许多年, 滕团余, 王斌. 玛湖凹陷斜坡区浅层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67-77. |
[13] | 罗群, 吴安彬, 王井伶, 罗家国, 蒋恕. 中国北方页岩气成因类型、成气模式与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11. |
[14] | 陈国文, 沈亚, 袁云超, 韩冰, 李艳明, 杨泰. 柴西南地区岩性油藏地震评价关键技术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5): 74-81. |
[15] | 刘振峰. 油气地震地质模型述评[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1): 19-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