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4): 11011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4.020
王宏,王蓓蕾,王成俊
WANG Hong, WANG Beilei, WANG Chengjun
摘要:
延长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地质建模具有储层描述资料少、精度低、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文 中采用“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技术,以密井网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分析、生产动态等已知信 息,先建立相控岩相模型,再以此为约束条件进行孔、渗属性建模,来减少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以延长油 田BLC 油区为例,应用“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建立了符合该油区实际生产状态的低渗透砂岩地质模型,为区块合理开发决策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地质依据。
[1] 宋子齐,唐长久,林树文,等.随机建模在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描述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6,13(6):25-28. [2] 宋子齐,伊军锋,庞振宇,等.三维储层地质建模与砂砾油层挖潜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七东区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4):13-16. [3] 吕坐彬,赵春明,霍春亮,等.精细相控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在老油田调整挖潜中的应用———以绥中 36-1 油田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0,22(3):77-79. [4] 李少华,尹艳树,张昌民.储层随机建模系列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68-69. [5] 张熠,窦松江,贾玉梅,等.测井重构约束反演在大港油田CH二区储层建模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0,15(6):64-67. [6] 胡光义,古莉,王福利.礁灰岩特征和块状体储层建模方法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7,19(2):60-64. [7] 谢锐杰,张艳文,秦刚,等.相控建模在红连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1,23(1):86-89. [8] 文华,孙娜,田华丰.基于灰色建模法的Logistic 模型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09,21(3):40-44. [9] 李士春,冯朝荣,殷世江.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沉积体系与油气富集[J].岩性油气藏,2010,22(2):24-34. [10] 宋凯,吕剑文,杜金良,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J].古地理学报,2002,4(3):59-66. [11] 赵靖舟,武富礼,闫世可,等.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5):24-34. [12] 王华,郑荣才,周祺,等.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2 段三角洲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特征[J].岩性油气藏,2008,20(2):65-69. [13] 苏进昌,张岚,马新福.河流相储层开发初期地质建模[J].岩性油气藏,2008,20(3):114-117. [14] 尤少燕,时应敏,乔玉雷.利用多尺度资料进行油藏地质建模———以樊 124 区块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3):15-17. [15] 张永庆,代开梅,陈舒薇.砂质辫状河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5):34-36. [16] 杨仁超.储层地质学研究新进展[J].特种油气藏,2006,13(4):1-5. |
[1]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2] | 张振华, 张小军, 钟大康, 苟迎春, 张世铭.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南翼山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29-39. |
[3] | 完颜泽, 龙国徽, 杨巍, 柴京超, 马新民, 唐丽, 赵健, 李海鹏.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及其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94-102. |
[4] | 夏青松, 陆江, 杨鹏, 张昆, 杨朝屹, 聂俊杰, 朱云舫, 李立芳.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32-144. |
[5] | 赵思思, 李建明, 柳金城, 李积永, 崔俊.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TSR与储层改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66-74. |
[6] | 黄雅睿, 杨剑萍, 卢惠东, 李宇志, 黄志佳, 党鹏生, 房萍, 牟瑛顺. 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4-23. |
[7] | 张文文, 韩长城, 田继军, 张治恒, 张楠, 李正强.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45-58. |
[8] | 杨凡凡, 姚宗全, 杨帆,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张磊, 曹天儒.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石物理相[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9-108. |
[9] | 张道伟, 薛建勤, 伍坤宇, 陈晓冬, 王牧, 张庆辉, 郭宁.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有利区优选[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11. |
[10] | 易定红, 王建功, 石兰亭, 王鹏, 陈娟, 孙松领, 石亚军, 司丹.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E32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46-55. |
[11] | 李翔, 王建功, 张平, 李琳, 黄成刚, 伍坤宇, 张庆辉, 龙伟.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E32裂缝成因与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45-54. |
[12] | 王建功, 张道伟, 易定红, 袁剑英, 石亚军, 马新民, 高妍芳, 张平, 王鹏. 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相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4): 1-13. |
[13] | 苑伯超, 肖文华, 魏浩元, 张楠, 邓毅林, 张光伟. 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61-70. |
[14] | 卫 端, 高志前,孟苗苗,杨孝群,王静彬,王珊珊. 塔河地区鹰山组高精度层序划分及沉积微相展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6): 68-77. |
[15] | 孙雨,董毅明,王继平,马世忠,于利民,闫百泉.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分布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4): 9-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