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1): 11612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1.022
刁瑞,尚新民,芮拥军,冮明川,柳光华
DIAO Rui, SHANG Xinmin, RUI Yongjun, GANG Mingchuan, LIU Guanghua
摘要:
由于地层的吸收衰减作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衰减,振幅谱有效频带变窄,降低了地震剖面的分辨率。 经窗函数能量归一化后的广义 S 变换能在保持时间分辨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频率域的分辨率。将改进广义 S 变换与谱模拟反褶积方法相结合,克服了傅里叶变换中复杂的时窗大小问题,能更好地适应地震信号是平稳信号的假设条件。 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以及薄储层的识别和精细储层的描述能力,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1] 周超, 孙夕平, 张妍.信噪比谱约束下的井控反褶积方法研究[R]. 2010 年国际石油地球物理技术交流会,兰州,2010. [2] 刘浩杰,王延光. 地震资料分辨率若干问题的探讨[J].油气地球物理,2009,7(4):5-10. [3] Rose A L R,Ulrych T J. Processing via spectral modeling[J]. Geophysics,1991,56(8):1244-1251. [4] Walden A T,Nunn K R. Correcting for coloured primary reflectivity in deconvolution [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1988,36 (3):282-297. [5] 赵波,俞寿朋,聂勋碧,等.谱模拟反褶积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31(1):101-116. [6] 孙成禹.谱模拟方法及其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35(1):27-35. [7] 唐博文,赵波,吴艳辉,等.一种实现谱模拟反褶积的新途径[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增刊1):66-70. [8] 王德营,李振春.自适应谱模拟反褶积方法研究[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长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9] 吕珊珊,熊晓军,贺振华.基于波动方程的AVO 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23(6):102-105. [10] 王小杰,印兴耀,吴国忱.粘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特征及反射特征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34(3):258-266. [11] 边立恩,贺振华,黄德济.包含流体介质的地震波场特征及频率分布[J].岩性油气藏,2008,20(3): 74-78. [12] 韩瑞冬,万忠宏,张红英.基于S 变换的时频分析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R]. 2010 年国际石油地球物理技术交流会,兰州,2010. [13] 刁瑞,李振春,韩文功,等.基于广义S 变换的吸收衰减分析技术在油气识别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1,50(3):260-265. [14] 李振春,刁瑞,韩文功,等.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10,33(4):239-246.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王子昕, 柳广弟, 袁光杰, 杨恒林, 付利, 王元, 陈刚, 张恒.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33-144. |
[3] | 尹虎, 屈红军, 孙晓晗, 杨博, 张磊岗, 朱荣幸.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45-155. |
[4]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5]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6] | 段逸飞, 赵卫卫, 杨天祥, 李富康, 李慧, 王嘉楠, 刘钰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二叠系山西组页岩气源储特征及聚集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72-83. |
[7] | 王宏波, 张雷, 曹茜, 张建伍, 潘星.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段河流扇沉积模式及勘探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7-126. |
[8] | 曹江骏, 王茜, 王刘伟, 李诚, 石坚, 陈朝兵.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58-171. |
[9] | 李启晖, 任大忠,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张世铭.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76-88. |
[10] | 雷涛, 莫松宇,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47-159. |
[11] | 翟咏荷, 何登发, 开百泽. 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晚二叠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32-44. |
[12] | 龙盛芳, 侯云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5-156. |
[13] | 杜江民, 崔子豪, 贾志伟, 张毅, 聂万才, 龙鹏宇, 刘泊远.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37-48. |
[14] | 魏嘉怡, 王红伟, 刘刚, 李涵, 曹茜.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20-130. |
[15] | 尹艳树, 丁文刚, 安小平, 徐振华.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塞160井区三叠系长611储层构型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37-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