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2): 384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2.007
李雅楠1,郑荣才1,李国晖2,王小娟2,李楠2,王昌勇1
LI Yanan1, ZHENG Rongcai1, LI Guohui2, WANG Xiaojuan2, LI Nan2, WANG Changyong1
摘要:
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从岩石学、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及测井曲线特征等方面,对四川盆地三台— 盐亭地区须家河组沉积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须家河组为一套三角洲、湖泊及有障壁海岸的多类型沉积体系复合体,其中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进入蓄水盆地中地表径流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并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 3 种亚相沉积;湖泊沉积体系发育滨湖和浅湖 2 种亚相沉积;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发育潮坪亚相沉积。 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并分析了该区须家河组地层在不同时期的沉积相与微相的展布特征及空间配置关系。
[1] |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8-126. |
[2] | 邓浩阳, 司马立强, 吴玟, 刘方霖, 王馨, 王超, 杨国栋.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研究与渗透率计算——以川西坳陷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储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76-82. |
[3] | 刘航宇, 田中元, 徐振永. 基于分形特征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5): 97-105. |
[4] | 尹帅, 谢润成, 丁文龙, 单钰铭, 周文. 常规及非常规储层岩石分形特征对渗透率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4): 81-90. |
[5] | 司马立强, 陈志强, 王亮, 范玲, 陈河斌, 付永红. 基于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分类的渗透率建模方法研究——以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3): 92-102. |
[6] | 司马立强,李 清,杨 毅,陈 强 . 用 J 函数法求取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方法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6): 106-110. |
[7] | 刘义坤,王永平,唐慧敏,王凤娇,陈凌云. 毛管压力曲线和分形理论在储层分类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3): 89-92. |
[8] | 郝乐伟,王琪,唐俊.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5): 123-128. |
[9] | 郑艳荣,屈红军,冯杨伟,王云,王力,李敏. 安塞油田H 区长6 油层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5): 28-32. |
[10] | 李彦山,张占松,张超谟,陈鹏. 应用压汞资料对长庆地区长6 段储层进行分类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2): 9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