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2): 117120.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2.024
于常青1, 杨午阳2, 杨文采1
YU Changqing1,YANG Wuyang2,YANG Wencai1
摘要:
作者在分析了当前能源形势和油气勘探现状的基础上, 讨论了当前我国深层油气地震勘探面临的难题及主攻方向, 包括: 如何揭示沉积盆地中深层油气赋存的空间与规模、表层干扰抑制问题、信号频带展宽问题、油气田直接预测方法技术、井间地震层析反演及成像等。同时, 指出了当前油气地震勘探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在完善地震波场准确叠前偏移成像的同时, 创新与发展第四代的油气地震勘探处理和定量解释方法技术。
[ 1] 杨文采. 油气勘查与储层地球物理新进展[ J] . 中国科学基金,1996, 10( 1) : 36- 41. [ 2] 杨文采. 油储地球物理学的开拓与发展[ J] . 中国科学基金,1990, 14( 2) : 30- 36. [ 3] 杨文采, 杜剑渊. 跨孔地震层析成象的级联方法[ J]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34( 6) : 771- 780. [ 4] 杨文采. 油气地球物理新方法及其辐射[ J] .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4, 16( 1) : 1- 4. [ 5] 杨文采. 油储地球物理[ J] . 地球科学进展, 1993,8( 1) :60- 61. [ 6] 杨文采. 地球物理反演的遗传算法[ J] . 石油物探, 1995, 34( 1) :116- 123. [ 7] 杨文采. 非线性K—L 滤波及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石油物探, 1996, 35( 2) : 17- 27. [ 8] 牛彦良,杨文采,吴永刚. 跨孔地震CT 中的逐次线性化方法[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38( 3) : 378- 386. [ 9] 杨文采. 应用地震学中的某些前沿问题[ J] . 中国科学基金,1991, 15( 2) : 30- 36. |
[1]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2] | 薛罗, 史忠生, 马轮, 赵艳军, 岳世俊, 洪亮, 王磊, 雷明.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中—新生界稠油成藏模式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76-85. |
[3] | 关新, 潘树新, 曲永强, 许多年, 张寒, 马永平, 王国栋, 陈雪珍.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滩坝砂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0-98. |
[4] | 胡潇, 曲永强, 胡素云, 潘建国, 尹路, 许多年, 滕团余, 王斌. 玛湖凹陷斜坡区浅层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67-77. |
[5] | 王 波,张英波,杨香华,胡孝林,许晓明. North Carnarvon 盆地 Exmouth 低隆起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5): 37-44. |
[6] | 冉怀江. 南图尔盖盆地萨雷布拉克地区侏罗系沉积层序及地层不整合圈闭[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2): 6-12. |
[7] | 孔祥宇. 东非鲁武马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3): 21-27. |
[8] | 查明,尉亚民,高长海,崔永谦. 牛驼镇凸起南段潜山勘探潜力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2): 10-14. |
[9] | 潘伟. 辽河滩海笔架岭—岭南斜坡带油气勘探潜力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Z1): 7-9. |
[10] | 孔祥宇,殷进垠,张发强.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48-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