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2): 101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2.002
查明1,尉亚民 1,2,高长海1,崔永谦3
ZHA Ming1, WEI Yamin 1,2, GAO Changhai1, CUI Yongqian3
摘要:
冀中坳陷牛驼镇凸起南段潜山具有含油层系少、勘探程度低的特点。对潜山油源、储盖组合、油气输导体系、圈闭类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牛驼镇凸起南段潜山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发育有潜山风化壳和潜山内幕2 种类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特征。分析认为,牛驼镇凸起南段潜山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其中雄11 井北潜山残丘圈闭和霸28 井潜山内幕圈闭是该区下步扩大潜山残丘勘探规模和获得潜山内幕勘探突破的首选目标。
[1] 谢晓军,邓宏文.霸县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构型[J].岩性油气藏,2008,20(2):74-77. [2] 杨伟荣,钱铮,张欣,等.冀中地区文安斜坡带成藏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3):49-52. [3] 李欣,郑署泓,彭宁,等.冀中霸县凹陷古近系深层油气资源潜力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6):600-605. [4] 降栓奇,陈彦君,赵志刚,等.二连盆地潜山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J].岩性油气藏,2009,21(4):22-27. [5] 赵贤正,金凤鸣,王余泉,等.冀中坳陷长洋淀地区“古储古堵”潜山成藏模式[J].石油学报,2008,29(4):489-493. [6] 郑荣才,胡诚,董霞.辽西凹陷古潜山内幕结构与成藏条件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4):10-18. [7] 苏玉平,李建,刘亚峰,等.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分类及其演化史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4):58-62. [8] 王永诗.桩西—埕岛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制[J].岩性油气藏,2009,21(1):11-14. [9] 张克银,艾华国,吴亚军.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结构层及控油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5):16-19. [10] 何发岐.碳酸盐岩地层中不整合─岩溶风化壳油气田———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J].地质论评,2002,48(4):391-397. [11] 常波涛.陆相盆地中不整合体系与油气的不均一性运移[J].石油学报,2006,27(5):19-23. [12] 贾振远,蔡忠贤,肖玉茹.古风化壳是碳酸盐岩一个重要的储集层(体)类型[J].地球科学,1995,20(3):283-289. [13] 张敏,王正允,王丽云,等.靖边潜台南部地区马家沟组储集岩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J].岩性油气藏,2009,21(1):27-33. [14] 杜金虎,邹伟宏,费宝生,等.冀中坳陷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 苏立萍,罗平,邹伟宏,等.冀中坳陷斜坡带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2):191-196. |
[1]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2]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3] | 钱真, 毛志强, 郑伟, 黄远军, 陈立峰, 曾慧勇, 李岗, 宋嫒. 井间单套缝洞型油藏橡胶颗粒调剖堵水实验[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61-168. |
[4] | 陈中红, 柴智. 原油混合后成熟度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地质意义——以塔北隆起托甫台地区奥陶系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38-49. |
[5] | 宋传真, 马翠玉.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油水流动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50-158. |
[6] | 程丹华, 焦霞蓉, 王建伟, 庄东志, 王政军, 江山. 黄骅坳陷南堡凹陷古近系沙一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70-81. |
[7]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45-53. |
[8] | 马正武, 官大勇, 王启明, 刘尧均, 李晓辉. 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131-140. |
[9] | 徐诗雨, 林怡, 曾乙洋, 赵春妮, 何开来, 杨京, 黎洋, 祝怡. 川西北双鱼石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63-72. |
[10] | 熊加贝, 何登发. 全球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87-200. |
[11] | 王永骁, 付斯一, 张成弓, 范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2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20. |
[12] | 赵小萌, 郭峰, 彭晓霞, 张翠萍, 郭岭, 师宇翔. 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延10砂质辫状河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24-134. |
[13] | 杜江民, 龙鹏宇, 秦莹民, 张桐, 马宏宇, 盛军.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渐新统E32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1-10. |
[14] | 尹兴平, 蒋裕强, 付永红, 张雪梅, 雷治安, 陈超, 张海杰. 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41-51. |
[15] | 李慧莉, 尤东华, 李建交, 谭广辉, 刘士林. 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吐依洛克组角砾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2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