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3): 9910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3.020
王晓光, 旷红伟, 伍泽云, 苏静
WANG Xiaoguang, KUANG Hongwei, WU Zeyun, SU Jing
摘要:
针对缺乏孔隙度测井系列的井区, 利用标准测井资料, 通过“岩心刻度法”可建立起测井孔隙度解释模型, 常见的有采用自然电位减小系数和视电阻率建立的2 种孔隙度模型。通过利用泥质含量参数建立的孔隙度模型与这2 种模型的对比研究, 发现泥质含量孔隙度模型计算出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吻合程度更高, 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162, 平均相对误差为5.934%。因此认为: 在研究区, 利用泥质含量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储层孔隙度相对更精确, 从而实现利用标准测井资料分析评价储层及定量计算储层参数的目的, 为研究区在缺乏孔隙度测井资料条件下定量求取储层参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1] 王向荣, 张建, 李国君, 等.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应用[ 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24( 6) : 97- 99. [ 2] 李亮, 宋子齐, 程国建, 等.砾岩储层精细描述中标准测井资料的应用[ J] .测井技术, 2006, 30( 6) : 544- 547. [ 3] 李亮, 宋子齐, 唐长久, 等.标准测井在砾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七区砾岩储层为例[ J] .特种油气藏, 2006,13( 5) : 44- 47. [ 4] Mohaghegh S D, Goddard C, Popa A, 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synthetic logs[R] . SPE 65675, 2000: 1- 10. [ 5] 罗少成, 宗会风, 张爱华, 等.砂泥岩储集层孔隙度模型建立的几种方法[ 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10: 118- 120. [ 6] 叶义平, 盛云霞, 冯丽萍, 等.横向测井资料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 27( 3) : 348- 350. [ 7] 李国全.标准测井的数字处理[ J] .国外测井技术, 1993, 8( 4) :16- 18. [ 8] 李宝同.一种无孔隙度测井资料的计算机处理程序[ J] .测井技术, 1991, 15( 5) : 305- 308. [ 9] 陈一鸣, 朱德怀, 任康, 等.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测井资料解释( 第二版)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
[1] | 张向林, 刘新茹. 套管井测井新技术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3): 95-98. |
[2] | 张向林, 刘新茹. 裸眼井测井新技术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2): 9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