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4): 95–9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4.017

• 油气田开发 • 上一篇    下一篇

岩石应力敏感指数与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李传亮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
  • 出版日期:2007-12-15 发布日期:2007-12-15
  • 第一作者:李传亮, 1962年生, 男,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油藏工程。地址: ( 610500) 四川成都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话: ( 028) 83033291。E- mail: cllipe@163.com

A theoretical formula of stress sensitivity index with compressibility of rock

LI Chuanliang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engdu 610500, China
  • Online:2007-12-15 Published:2007-12-15

摘要:

油藏岩石的渗透率随应力变化的性质为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与岩石的压缩系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岩石的压缩性强, 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就高。文中建立了岩石应力敏感指数与压缩系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式。根据该公式, 油藏岩石的压缩系数很小, 应力程度极其微弱, 生产过程中可将其忽略。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碳酸盐岩, 热液白云石化, 四川盆地

Abstract:

Permeability of rock will change with the stress applied on, which is called the stress sensitivity of reservoir rocks. Stress sensitivity of rock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ompressibility. The more compressible the rock is, the higher the stress sensitivity index will be. A theoretical formula is proposed between the stress sensitivity index and the compressibility of rock. According to this formula, due to the weak compressibility of rock, the stress sensitivity is extremely minus, which can be neglected in production of reservoirs.

Key words: dolomite genesis, carbonate rocks, hydrothermal dolomitization, Sichuan Basin

[ 1] 李传亮. 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评价方法[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25( 1) : 40- 42.
[ 2] 李传亮. 油藏工程原理[ J]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89-92.
[ 3] 李传亮. 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 J]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27( 3) : 348- 350.
[ 4] 李传亮. 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的关系[ J] .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 2003, 17( 5) : 355- 358.
[ 5] 何更生. 油层物理[ J]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43.
[ 6] 李传亮. 孔隙度校正缺乏理论根据[ J]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24( 3) : 254- 256.
[ 7] 李传亮. 岩石本体变形过程中的孔隙度不变性原则———同任勇和孙艾茵二位作者商榷[J]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26(6) : 732-734.
[ 8] 李传亮. 低渗透储层不存在强应力敏感[ J] . 石油钻采工艺,2005, 27( 4) : 61- 63.
[ 9] 李传亮. 实测岩石压缩系数偏高的原因分析[ J]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24( 5) : 53- 54.
[ 10] 李传亮, 杨学锋. 低渗透储集层油藏的产能特征分析[ J]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27( 5) : 566- 568.
[ 11] 李传亮. 岩心分析过程中的表皮效应[ J] . 天然气工业, 2006,25( 11) : 38- 39.
[ 12] 李传亮. 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问题[ J]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28( 6) : 86- 88.
[1]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2] 闫雪莹, 桑琴, 蒋裕强, 方锐, 周亚东, 刘雪, 李顺, 袁永亮. 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98-109.
[3] 周刚, 杨岱林, 孙奕婷, 严威, 张亚, 文华国, 和源, 刘四兵. 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充填过程及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25-34.
[4] 张晓丽, 王小娟, 张航, 陈沁, 关旭, 赵正望, 王昌勇, 谈曜杰.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87-98.
[5] 杨学锋, 赵圣贤, 刘勇, 刘绍军, 夏自强, 徐飞, 范存辉, 李雨桐. 四川盆地宁西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99-110.
[6] 陈康, 戴隽成, 魏玮, 刘伟方, 闫媛媛, 郗诚, 吕龑, 杨广广. 致密砂岩AVO属性的贝叶斯岩相划分方法——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1-121.
[7] 计玉冰, 郭冰如, 梅珏, 尹志军, 邹辰. 四川盆地南缘昭通示范区罗布向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37-145.
[8] 白雪峰, 李军辉, 张大智, 王有智, 卢双舫, 隋立伟, 王继平, 董忠良.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52-64.
[9] 岑永静, 梁锋, 王立恩, 刘倩虞, 张鑫哲, 丁熊. 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89-98.
[10]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11] 陈叔阳, 何云峰, 王立鑫, 尚浩杰, 杨昕睿, 尹艳树. 塔里木盆地顺北1号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结构表征及三维地质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24-135.
[12] 张文播, 李亚, 杨田, 彭思桥, 蔡来星, 任启强.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36-146.
[13]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14]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15] 张坦, 贾梦瑶,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11-1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 2022年 34卷 2 期 封面[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0 .
[2] 李在光, 李琳. 以井数据为基础的AutoCAD 自动编绘图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2): 84 -89 .
[3] 程玉红, 郭彦如, 郑希民, 房乃珍, 马玉虎. 井震多因素综合确定的解释方法与应用效果[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2): 97 -101 .
[4] 刘俊田,靳振家,李在光,覃新平,郭 林,王 波,刘玉香. 小草湖地区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油气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44 -47 .
[5] 商昌亮,付守献. 黄土塬山地三维地震勘探应用实例[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3): 106 -110 .
[6] 王昌勇, 郑荣才, 王建国, 曹少芳, 肖明国.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2): 37 -42 .
[7] 王克, 刘显阳, 赵卫卫, 宋江海, 时振峰, 向惠. 济阳坳陷阳信洼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2): 54 -59 .
[8] 孙洪斌, 张凤莲. 辽河坳陷古近系构造-沉积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2): 60 -65 .
[9] 李传亮. 地层抬升会导致异常高压吗?[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2): 124 -126 .
[10] 魏钦廉,郑荣才,肖玲,马国富,窦世杰,田宝忠. 阿尔及利亚438b 区块三叠系Serie Inferiere 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2): 24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