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5): 12112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5.024
• 油气田开发 • 上一篇
刘海磊,戴俊生,尹鹤,贾开富
LIU Hailei, DAI Junsheng, YIN He, JIA Kaifu
摘要:
依据塔河油田1 区三叠系地质特点,处理了该区37 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并对分布于研究区内 的隔夹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共划分出3 个油层组、11 个小层、10 个层间隔层和26 个层内夹层。 该文对小层间的隔层及小层内夹层的平面展布和横向展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 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主力储层间的隔层延伸较长,厚度稳定,底部剩余油富集;主力储层内 的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1] 林承焰,谭丽娟,于翠玲.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Ⅰ)[J].岩性油气藏,2007,19(2):17-21. [2] 林承焰,谭丽娟,于翠玲.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Ⅱ)[J].岩性油气藏,2007,19(3):14-22. [3] 毛立华,赵良金,李中超,等.濮城油田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隔夹层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15(6):21-24. [4] 林博,戴俊生,路先亮,等.孤岛油田中1 区馆5 段隔夹层的划分与展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8(4):11-14. [5] 王辉,王凤琴.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延长组长6 段非均质模式与油气分布[J].岩性油气藏,2008, 20(2):48-53. [6] 关利群,屈红军,胡春花,等.安塞油田H 区长6 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3):26-30. [7] 邹志文,斯春松,杨梦云.隔夹层成因、分布及其对油水分布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莫北地区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0,22(3):66-70. [8] 王改云,杨少春,廖飞燕,等.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析结构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3):378-383. [9] 束青林.孤岛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隔夹层成因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3):100-103. [10] 高兴军,宋子齐,谭成仟.真12 块垛一段六油组隔夹层划分及描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2(5):10-13. [11] 严耀祖,段天向.厚油层中隔夹层识别及井间预测技术[J].岩性油气藏,2008,20(2):127-131. [12] 陈程,孙义梅.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模式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20):24-27. [13] 窦松江,季岭,王海波,等.王官屯油田中生界厚油层内隔夹层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1):48-51. [14] 姜建伟.利用层内夹层提高厚油层开发效果[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3):334-336. [15] 王洪辉.河南双河油气田Ⅳ_(1-3)层系夹层分布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0,20(3):26-29. |
[1] | 余琪祥, 罗宇, 段铁军, 李勇, 宋在超, 韦庆亮. 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45-55. |
[2] | 李道清, 陈永波, 杨东, 李啸, 苏航, 周俊峰, 仇庭聪, 石小茜.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岩气“甜点”储层智能综合预测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23-35. |
[3] | 白玉彬, 李梦瑶, 朱涛, 赵靖舟, 任海姣, 吴伟涛, 吴和源.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油“甜点”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10-121. |
[4] | 乔桐, 刘成林, 杨海波, 王义凤, 李剑, 田继先, 韩杨, 张景坤.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凝析气藏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9-180. |
[5] | 杨海波, 冯德浩, 杨小艺, 郭文建, 韩杨, 苏加佳, 杨皩, 刘成林.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及热演化史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6-166. |
[6] | 魏成林, 张凤奇, 江青春, 鲁雪松, 刘刚, 卫延召, 李树博, 蒋文龙.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67-177. |
[7] | 王同川, 陈浩如, 温龙彬, 钱玉贵, 李玉琢, 文华国. 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识别及储集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09-121. |
[8]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9] | 李长海, 赵伦, 刘波, 赵文琪, 王淑琴, 李建新, 郑天宇, 李伟强. 滨里海盆地东缘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网络连通性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13-123. |
[10] | 王金铎, 曾治平,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23-31. |
[11]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12] | 尹路, 许多年, 乐幸福, 齐雯, 张继娟.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59-68. |
[13] | 李二庭, 米巨磊, 张宇, 潘越扬, 迪丽达尔·肉孜, 王海静, 高秀伟.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88-97. |
[14] | 杨兆臣, 卢迎波, 杨果, 黄纯, 弋大琳, 贾嵩, 吴永彬, 王桂庆. 中深层稠油水平井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78-184. |
[15]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