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3): 119122.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3.021
王大为1,李晓平2
WANG Dawei1, LI Xiaoping2
摘要:
通常情况下,水平井的实际井眼轨迹并非绝对水平,而是呈波浪状。 当井筒弯曲程度较大时,重力势能导致其流入动态与理想水平井有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将井眼轨迹弯曲的水平井近似认为是由一系列斜直井段组成的连续结构,采用油藏-井筒流动耦合半解析模型研究了井眼轨迹弯曲对水平井流入动态的影响规律,并与多分支水平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研究表明,井眼轨迹弯曲会影响水平井的产能和井筒压力分布,导致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的径向流曲线与理想情况有较大差异,其形态随井眼轨迹的变化而波动。
[1] Bacarreza L,Hornabrook C. The snaking wells in Champion West,Offshore Brunei:Best practices for ERD well construction [R].SPE 114550,2008. [2] Johan A H,Schrader K. Combination of snake well design & smart completions:Key enablers for Champion West development [R].SPE 88524,2004. [3] Kamkom R,Zhu D,Bond A. Predicting undulating-well performance[R]. SPE 109761, 2009. [4] Bond A,Zhu D,KamkomR. The effect of well trajectory on horizontal well performance[R]. SPE 104183,2006. [5] 戚志林,杜志敏,汤勇,等.蛇曲井稳态产能计算模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1):87-90. [6] 王大为,李晓平.井眼轨迹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5):926-930. [7] 饶良玉,吴向红,李贤兵,等.苏丹层状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23(5):107-110. [8] 帅媛媛,王晓东,孙挺,等.非牛顿幂律流体水平井产能分析方法[J].岩性油气藏,2007,19(3):123-125. [9] 李传亮.底水油藏不适合采用水平井[J].岩性油气藏,2007,19(3):120-122. [10] 刘想平,郭呈柱,蒋志祥,等.油层中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动的耦合模型[J].石油学报,1999,20(3):82-86. [11] 陈要辉,阎铁,毕雪亮,等.油藏斜井三维势分布理论研究[J].石油学报,2003,24(5):90-93. [12] 刘想平,张兆顺,刘翔鹗,等.水平井筒内与渗流耦合的流动压降计算模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2):36-39. [13] 陈要辉,阎铁,刘颖,等.裸眼完井分支水平井井筒压力分布理论研究[J].钻采工艺,2002,27(1):1-3. [14] 黄世军,程林松,李秀生,等.多分支水平井压力系统分析模型[J].石油学报,2003,24(6):81-86. [15] 曾晓晶,同登科.分支水平井稳态渗流理论及最优井长[J].石油学报,2011,32(5):882-886. [16] 刘想平,张兆顺,崔桂香,等.鱼骨型多分支井向井流动态关系[J].石油学报,2000,21(6):57-60. |
[1] | 夏茂龙, 张本健, 曾乙洋, 贾松, 赵春妮, 冯明友, 李勇, 尚俊鑫. 川中地区蓬莱气田震旦系灯影组二段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50-60. |
[2]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3] | 王亮, 苏树特, 马梓柯, 蒲静, 姚蔺芳, 刘宇, 罗洋. 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9-31. |
[4] | 阮蕴博, 周刚, 霍飞, 孙豪飞, 郭佩, 罗涛, 蒋华川, 文华国. 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源储特征及配置关系[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139-151. |
[5] | 康家豪, 王兴志, 谢圣阳, 曾德铭, 杜垚, 张芮, 张少敏, 李阳.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53-65. |
[6] | 李璐萍, 梁金同, 刘四兵, 郭艳波, 李堃宇, 和源, 金九翔. 川中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39-48. |
[7] | 黄雅睿, 杨剑萍, 卢惠东, 李宇志, 黄志佳, 党鹏生, 房萍, 牟瑛顺. 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4-23. |
[8] | 张文文, 韩长城, 田继军, 张治恒, 张楠, 李正强.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45-58. |
[9] | 何绪全, 黄东, 赵艾琳, 李育聪.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指标体系[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29-137. |
[10] | 杨凡凡, 姚宗全, 杨帆,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张磊, 曹天儒.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石物理相[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9-108. |
[11] | 苑伯超, 肖文华, 魏浩元, 张楠, 邓毅林, 张光伟. 酒泉盆地鸭儿峡地区白垩系下沟组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3): 61-70. |
[12] | 卫 端, 高志前,孟苗苗,杨孝群,王静彬,王珊珊. 塔河地区鹰山组高精度层序划分及沉积微相展布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6): 68-77. |
[13] | 孙雨,董毅明,王继平,马世忠,于利民,闫百泉.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分布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4): 9-15. |
[14] | 倪 超,杨家静,陈 薇,林建,厚刚福,王 勇. 致密灰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以四川盆地川中地区大安寨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6): 38-47. |
[15] | 徐中波,康 凯,申春生,何 滨,林国松,李 林. 渤海海域 L 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与馆陶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5, 27(5): 161-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