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7, Vol. 19 ›› Issue (2): 939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7.02.019
曹卿荣1,李佩2,孙凯1,李楠1
CAO Qingrong1,LI Pei2,SUN Kai1,LI Nan1
摘要:
岩性油藏已成为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勘探的主要油藏类型,而河道砂体的识别一直是物探工作者长期研究的重点。此次研究选择了查干花地区新施工完成的三维地震,在"弃砂找河,扬河找砂"的新思路指导下,准确标定目的层及参考标志层并进行精细解释,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地震相划分、河道刻画,进而寻找河道砂体。研究认为,在半深湖—浅湖沉积环境下,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和河道间沉积体在地震上有响应,应用地震属性对河道进行了刻画,据此部署探井获得高产油流。
[ 1] 齐志彬, 樊庆雨, 姜呈馥.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圈闭识别技术与应用[ J] . 吉林石油工业, 2006, 26( 3) : 10- 13. [ 2] 赵占银, 江涛, 姜呈馥. 保乾大型三角洲岩性油藏成藏条件[ J] . 中国石油勘探, 2003, l8( 3) : 45- 49. [ 3] 孙家振, 李兰斌.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程[M] .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 [ 4] 凌云研究组. 基本地震属性在沉积环境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J]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 6) : 642- 653. [ 5] 辛广柱, 刘赫, 彭建亮, 等.地质因素和资料因素对地震属性的影响[ J] . 岩性油气藏, 2007, 19( 1) : 105- 108. [ 6] 贾承造, 池英柳. 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与勘探技术[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
[1]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2]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3] |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
[4] | 夏明军, 邵新军, 杨桦, 王忠生, 李之宇, 张超前, 原瑞娥, 法贵方.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37-44. |
[5] | 李恒萱, 温志新, 宋成鹏, 刘祚冬, 季天愚, 沈一平, 耿珂. 塞内加尔盆地演化过程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45-53. |
[6]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7] |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82-91. |
[8] |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
[9] | 聂礼尚, 马静辉, 唐小飞, 杨智, 张婉金, 李鸿蕊. 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81-91. |
[10] | 李国欣, 石亚军, 张永庶, 陈琰, 张国卿, 雷涛.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质认识新进展及重要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 |
[11] | 周东红, 谭辉煌, 张生强.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新近系复合河道砂体地震描述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3-21. |
[12] | 王茂桢, 吴奎, 郭涛, 惠冠洲, 郝轶伟. 辽东凹陷东南缘古近系沙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66-78. |
[13] | 牛成民, 杜晓峰, 王启明, 张参, 丁熠然. 渤海海域新生界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14. |
[14] | 王乔, 宋立新, 韩亚杰, 赵会民, 刘颖.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02-113. |
[15] | 罗浩渝, 陈军, 章学岐, 孟祥霞, 赵凤全, 吴少军, 郭璇. 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对岩性油藏的控制——以库车坳陷南斜坡巴西改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5): 70-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