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3): 13213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3.027
• 油气田开发 • 上一篇
李柏林1, 涂兴万1, 李传亮2
LI Bolin1, TU Xingan1, LI Chuanliang2
摘要:
塔河油田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 油井打开程度低, 通过钻井资料认识油藏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深入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 文中采用动态资料间接地认识油藏特性。通过研究油井的产量递减特征, 把油井划分成3 种基本类型: 快速递减型、中速递减型和低速递减型。与这3 种产量递减类型相对应, 地下溶洞系统也可划分为3 种基本类型: 封闭溶洞、半封闭溶洞和开放溶洞。封闭溶洞天然能量欠缺, 开放溶洞天然能量充足, 半封闭溶洞介于二者之间。根据溶洞的封闭性质, 可以很好地指导油田的开发工作。
[ 1] 陈志海, 戴勇, 郎兆新.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32( 3) : 101- 105. [ 2] 杨坚, 姚军, 王子胜, 等.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数值试井模型及其应用[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13( 6) : 63- 65. [ 3] 李珂, 李允, 刘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J] .石油钻采工艺, 2007, 29( 2) : 103- 107. [ 4] 王子胜, 姚军, 戴卫华.缝洞型油藏试井解释方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2( 1) : 72- 74. [ 5] 吕爱民, 姚军.裂缝性底水油藏含水率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J] .特种油气藏, 2006, 13( 5) : 56- 61. [ 6] 涂兴万, 陈朝晖.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动力学模拟新方法[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6, 28( 5) : 53- 56. [ 7] 刘学利, 翟晓先, 杨坚, 等.塔河油田缝- 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等效数值模拟[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27( 1) : 76- 78. |
[1] | 冉逸轩, 王健, 张熠.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66-76. |
[2] | 屈卫华, 田野, 董常春, 郭小波, 李立立, 林斯雅, 薛松, 杨世和.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22-134. |
[3] | 王洪星, 韩诗文, 胡佳, 潘志浩.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35-45. |
[4] | 杨为华. 松辽盆地双城断陷白垩系营城组四段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25-34. |
[5] | 何文渊, 赵莹, 钟建华, 孙宁亮.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18. |
[6]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7] | 张文播, 李亚, 杨田, 彭思桥, 蔡来星, 任启强.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36-146. |
[8] | 李盛谦, 曾溅辉, 刘亚洲, 李淼, 焦盼盼.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古近系平湖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49-61. |
[9] | 杜长鹏. 松辽盆地莺山-双城断陷白垩系致密火山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15-124. |
[10] | 武小宁, 邓勇, 林煜, 钟厚财, 康晓宁, 汪钰婷, 屈琳.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石炭系有利岩相预测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25-136. |
[11] | 江梦雅, 王江涛, 刘龙松, 李卉, 陈海龙, 蒋中发, 王学勇, 刘海磊.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二叠系天然气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38-151. |
[12]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13] | 冯明友, 高瑞琪,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1-20. |
[14] | 曾治平, 柳忠泉, 赵乐强, 李艳丽, 王超, 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25-35. |
[15] | 文志刚, 罗雨舒, 刘江艳, 赵春雨, 李士祥, 田伟超, 樊云鹏, 高和婷. 陇东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47-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