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2): 711.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2.002
徐樟有1,2,宋丽1,吴欣松1,2,陈策1
XU Zhangyou 1,2,SONG Li1,WU Xinsong 1,2,CHEN Ce1
摘要:
对分别代表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气藏特征的潼南、八角场和广安3 个气藏进行了解剖分析与描述。结果表明: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均系近源成藏,北部以构造气藏和构造-岩性气藏为主;中部和南部受古残丘、古盐体底辟拱升的影响,以岩性气藏和裂缝-岩性气藏为主;西部斜坡带以裂缝-岩性气藏为主。良好的烃源岩为天然气近源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大规模断层的存在是决定天然气保存的关键因素,古构造、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是天然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研究为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蒋裕强,郭贵安,陈辉,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岩优质储层成因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1):18-21. [2] 李云,时志强.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1):27-32. [3] 蒋裕强,郭贵安,陈义才,等.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11):1-3. [4] 王允诚,朱永铭.川西拗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成藏模式和盖层封闭机理[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18(4):92-105. [5] 邓少云,叶泰然,吕正祥,等.川西新场构造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8,28(2):42-45. [6] 库丽曼,刘树根,张长俊,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沉积相[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2):35-37. [7] 李熙喆,张满郎,谢武仁,等.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8,28(2):54-57. [8] 谢继容,李国辉,唐大海.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供给体系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4):1-3. [9] 林良彪,陈洪德,翟常博,等.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组分及其古地理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6):511-517. [10] 疏壮志,殷孝梅,彭军.官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30(3):1-4. [11] 董贞环. 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模式[J].岩相古地理,1994,14(2):33-41. [12] 杨威,魏国齐,李跃纲,等.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2):188-192. [13] 周文,戴建文.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须家河组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2):21-25. [14] 林良彪,陈洪德,侯明才.须家河组砂岩组分特征与龙门山推覆体的形成演化[J].天然气工业,2007,27(4):28-30. |
[1] | 杜江民, 崔子豪, 贾志伟, 张毅, 聂万才, 龙鹏宇, 刘泊远.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37-48. |
[2] | 文华国, 罗冰, 钟克修, 冯青平, 刘磊, 廖义沙, 彭才, 蔡家兰, 徐文礼, 朱宜新, 郝静, 罗鑫, 徐姁. 川东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邻水-丰都台凹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2-24. |
[3] | 王亮, 苏树特, 马梓柯, 蒲静, 姚蔺芳, 刘宇, 罗洋. 川中地区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9-31. |
[4] | 李百强, 张小莉, 王起琮, 郭彬程, 郭艳琴, 尚晓庆, 程浩, 卢俊辉, 赵希. 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分析及测井识别——以伊陕斜坡马五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70-83. |
[5] | 王晓丽, 林畅松, 焦存礼, 黄理力. 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类型及发育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1): 63-74. |
[6] | 司马立强, 陈志强, 王亮, 范玲, 陈河斌, 付永红. 基于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分类的渗透率建模方法研究——以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3): 92-102. |
[7] | 张丽萍,王昌丽,赵同泽,韩淑敏. 新港地区白云岩储层预测与成藏条件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4): 123-129. |
[8] | 钟倩倩,黄思静,邹明亮,佟宏鹏,黄可可,张雪花. 碳酸盐岩中白云石有序度的控制因素———来自塔河下古生界和川东北三叠系的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3): 50-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