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0, Vol. 22 ›› Issue (4): 313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0.04.006
易士威1,陈亚青2
YI Shiwei1, CHEN Yaqing2
摘要:
在二连裂谷盆地群各个凹陷中,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坡折带。按照成因可划分为断裂坡折、挠曲坡折、侵蚀坡折和沉积坡折4 种类型;按照形成的时间又可分为先生坡折、同生坡折和后生坡折3 种类型。其中,先生坡折和同生坡折具有控层、控相和控砂的作用。在横向上不同类型的坡折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坡折带样式,在纵向上不同类型的坡折常发生转化,从而造成不同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复式叠合连片分布。坡折带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因此,在勘探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对不同类型坡折带的识别,精细分析坡折带的控层、控相、控砂和控藏,指导油气勘探。
[1] 易士威,焦贵浩,李正文.二连盆地凹陷结构与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2):8-12. [2] 杜金虎,易士威,王权.华北油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与认识[J].中国石油勘探,2003,8(1):1-10. [3] 赵贤正,金凤鸣,刘震,等.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Ⅰ)———“多元控砂”[J].岩性油气藏,2007,19(2):9-15. [4] 金凤鸣,赵贤正,邹伟宏,等.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Ⅱ)———“四元成藏”[J].岩性油气藏,2007,19(3):23-27. [5] 王权,刘震,赵贤正,等.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Ⅲ)———“主元富集”[J].岩性油气藏,2007,19(4):13-19. [6] 韩春元,赵贤正,金凤鸣,等.二连盆地地层岩性油藏“多元控砂—四元成藏—主元富集”与勘探实践(Ⅳ)———“勘探实践”[J].岩性油气藏,2008,20(1):15-20. [7] 王英民,金武弟,刘书会,等.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3):199-203. [8] 林畅松,潘元林,肖建新,等.“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球科学,2000,25(5):260-267. [9] 张善文,王英民,李群.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3):5-7. [10] 王英民,刘豪,王媛,等.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2002,27(5):683-688. [11] 隋凤贵,郭玉新,王宝言,等.东营凹陷深陷期构造坡折与低位扇序列[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63-67. [12] 冯有良,徐秀生.同沉积构造坡折带对岩性油气藏富集带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1):22-25. [13] 王颖,王英民,赵志魁,等.松辽盆地南部泉头组四段—姚家组西部坡折带的成因及演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3):38-41. [14] 陆建林.南阳凹陷北部坡折带隐蔽油气藏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39-41. [15] 郑晓东,朱明,何敏,等.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扇砂体分布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5):529-533. [16] 王英民,刘豪,王媛.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非构造圈闭的勘探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47-50. [17] 易士威,王元杰,钱铮.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J].石油学报,2006,27(3):27-31. [18] 杜金虎,易士威,张以明,等.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1] | 曲彦胜,钟宁宁,刘岩,李园园,彭波.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测井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2): 80-84. |
[2] | 刘景东,孙波,田超,袁国伟,于景锋. “反推ΔlogR”法及其在生油岩有机质丰度评价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4): 85-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