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6, Vol. 28 ›› Issue (2): 2432.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6.02.004
黄 静1,李 琦2,康元欣1,刘 勇2,熊 亮3,黎华继3
Huang Jing 1,Li Qi 2,Kang Yuanxin 1,Liu Yong 2,Xiong Liang 3,Li Huaji 3
摘要:
为了更加准确地在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中寻找有效储集体,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 片、扫描电镜和微米 CT 扫描等资料,结合储层物性资料,对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五段致密砂岩储层的 岩石学、微孔隙空间分布、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等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须五段致 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储层超致密,储集空间为纳米级晶间孔、微米级溶蚀 孔及成因不同的微裂缝,其中晶间孔为储集空间的主体;综合岩心微米 CT 扫描结果发现,有机质丰度在 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孔隙的发育和分布,孔隙度随有机质丰度的增大而增大;微孔隙的形态和分布影响了 储层的连通性,其集中连片分布优于分散孤立分布。 压实、交代和胶结等成岩作用是导致砂岩致密化的 重要因素,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有一定的作用,但对砂岩孔隙度改变不大。
[1] | 田建锋, 高永利, 张蓬勃, 喻建, 张志国.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伊利石包膜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2): 54-65. |
[2] | 曹江骏, 陈朝兵, 罗静兰, 王茜. 自生黏土矿物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合水地区长6油层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36-49. |
[3] | 刘再振, 刘玉明, 李洋冰, 柳雪青, 王月胜, 王海燕.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地区太原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6): 51-59. |
[4] | 覃小丽,李荣西,席胜利,李 鑫.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成因[J]. 岩性油气藏, 2016, 28(1): 49-57. |
[5] | 冯文立,黄思静,黄培培,邹明亮,吴萌.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砂岩储层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1): 89-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