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2): 192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2.003
黄叶秋1,宋光永2,王波3,李森明2,王艳清2,黄革萍2
HUANG Yeqiu1, SONG Guangyong2,WANG Bo3, LI Senming2, WANG Yanqing2, HUANG Geping2
摘要: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 N22 和 N21 砂岩储层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粒度细的特点,油气分布与储层性质密切相关。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X 射线衍射等资料,对英东油田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作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①储层主要为细—粉粒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杂基含量低,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含量中等,成岩作用整体较弱。 ②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占绝对优势,含少量溶蚀孔及粒内裂隙孔,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为中孔-中喉型、大孔-中喉型和大孔-粗喉型。 ③埋藏浅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重要前提,沉积微相、原始组构及胶结物含量控制着储层物性差异;压实作用是储层减孔的主控因素,其次为方解石胶结作用。 ④研究区储层可划分为 4 类,其中Ⅰ 类、Ⅱ类和Ⅲ类储层为有效储层,Ⅳ类储层为无效储层或需要利用改造措施加以改造的储层。 根据该区储层特征总结出“有砂即储”的规律,并指出其油气勘探的重点在于寻找有利相带及砂体。
[1] 李元奎,奎万仓,铁成文,等.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地质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J].地球学报,2012,33(1):57-64. [2] 李兰斌,孙丽娜,孙家振,等.柴西南地区断裂特征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3):443-447. [3] 于福生,王彦华,李学良,等.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模拟[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35(2):207-215. [4] 李兰斌,孙家振,夏晓燕,等.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褶皱构造样式[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1):30-35. [5] 朱如凯,邹才能,白斌,等.全球油气勘探研究进展及对沉积储层研究的需求[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1):1150-1161. [6] 于兴河.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68-180. [7] 杨宝星,林仲虔.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下部含浊沸石砂岩的成岩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1,12(1):1-11. [8] 卢文忠,朱国华,李大成,等.川中地区侏罗系下沙溪庙组浊沸石砂岩储层的发现及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4,9(5):53-58. [9] 杨晓萍,张宝民,雷振宇,等.含油气盆地中浊沸石的形成与分布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6,11(2):33-38. [10] 李乐,牟中海,汪立群,等.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6 区E1+2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1,23(4):75-80. [11] 郭沫贞,朱国华,寿建峰,等.碎屑岩压裂缝的特征、成因与油气勘探意义[J].沉积学报,2006,24(4):483-487. [12] 张绍槐,罗平亚.保护储集层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88-190. [13] 寿建峰,张惠良,斯春松,等.砂岩动力成岩作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65-68. [14] 陈志勇,苏爱国,等.柴达木盆地西部石油的形成[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2-13. [15] Houseknecht D W.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action processes and cementation to reduction of porosity in sandstones [J]. AAPG Bulletin,1987,71(6):633-642. [16] 曾溅辉,彭继林,邱楠生,等.砂-泥岩界面碳酸盐溶解-沉淀反应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6):760-764. |
[1] | 余琪祥, 罗宇, 段铁军, 李勇, 宋在超, 韦庆亮. 准噶尔盆地环东道海子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45-55. |
[2] | 李道清, 陈永波, 杨东, 李啸, 苏航, 周俊峰, 仇庭聪, 石小茜.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岩气“甜点”储层智能综合预测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23-35. |
[3] | 关蕴文, 苏思羽, 蒲仁海, 王启超, 闫肃杰, 张仲培, 陈硕, 梁东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旬宜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77-88. |
[4] | 白玉彬, 李梦瑶, 朱涛, 赵靖舟, 任海姣, 吴伟涛, 吴和源.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油“甜点”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10-121. |
[5] | 乔桐, 刘成林, 杨海波, 王义凤, 李剑, 田继先, 韩杨, 张景坤.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凝析气藏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9-180. |
[6] | 杨海波, 冯德浩, 杨小艺, 郭文建, 韩杨, 苏加佳, 杨皩, 刘成林.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及热演化史模拟[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56-166. |
[7] | 魏成林, 张凤奇, 江青春, 鲁雪松, 刘刚, 卫延召, 李树博, 蒋文龙.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67-177. |
[8] | 申有义, 王凯峰, 唐书恒, 张松航, 郗兆栋, 杨晓东. 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二叠系煤系页岩储层地质建模及“甜点”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98-108. |
[9] | 卞保力, 刘海磊,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96-105. |
[10] | 王金铎, 曾治平,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23-31. |
[11]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12] | 尹路, 许多年, 乐幸福, 齐雯, 张继娟.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59-68. |
[13] | 李二庭, 米巨磊, 张宇, 潘越扬, 迪丽达尔·肉孜, 王海静, 高秀伟.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88-97. |
[14] | 杨兆臣, 卢迎波, 杨果, 黄纯, 弋大琳, 贾嵩, 吴永彬, 王桂庆. 中深层稠油水平井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78-184. |
[15] | 刘国勇, 许多年, 胡婷婷, 潘树新, 潘拓, 王国栋, 马永平, 关新.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滩砂的发现及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