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rvoir sensitivity,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criteria, Gaoshiti-Moxi block, Sichuan Basin,"/>
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6): 11511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6.019
袁 淋,李晓平,张芨强,程子洋
YUAN Lin, LI Xiaoping, ZHANG Jiqiang, CHENG Ziyang
摘要:
水平井技术已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广泛运用,但因稠油黏度较大,水平井井筒压降已成为产能研 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基于常规水平井产能理论,利用 Joshi 提出的方法将水平井三维渗流场简化 为 2 个二维渗流场,运用保角变换方法以及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稠油油藏水平井地层渗流模型,同时考 虑井筒变质量流动,建立了地层渗流与水平井井筒管流的耦合模型。 实例分析表明,井筒压降使得水平井 的无阻流量减小了 7.7% ,且稠油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远远大于常规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 敏感性分析表 明,随着水平段长度、幂律指数以及油层厚度的逐渐增大,井筒压降逐渐增大,而随着井筒半径的逐渐增 大,井筒压降则逐渐减小。 本次研究为稠油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刘成贵.非常规油气水平井固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13,35(2):48-51. [2]张迎春,赵春明,刘歆,等.水平分支井技术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1,23(1):118-122. [3]于天忠,张建国,叶双江,等.辽河油田曙一区杜 84 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23(6):114-119. [4]帅媛媛,王晓冬,孙挺,等.非牛顿幂律流体水平井产能分析方法[J].岩性油气藏,2007,19(3):123-125. [5]刘文超,同登科,张世明.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J].石油学报,2010,31(3):458-462. [6]汤云浦,李春兰,黄世军.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新模型[J].特种油气藏,2011,18(1):87-89. [7]梁涛,李刚,许璐,等.宾汉型稠油水平井产能模型探讨[J].断块油气田,2011,18(3):369-372. [8]郑腊年,李晓平,张小龙,等.幂律流体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3,31(2):65-67. [9]万海乔,张楠,徐锋.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新公式[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3,9(3):48-52. [10]史树彬,王延生,曹坤,等.考虑井筒压降的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65-67. [11]王伟,檀朝东,闫学峰.稠油井生产井筒压降梯度特点分析[J]. 复杂油气藏,2012,5(2):71-75. [12]Joshi S D. Augmentation of well production using slant and horizontal wells[R]. SPE 15375,1986. [13]袁淋,李晓平,张璐,等.水平井稳态产能公式对比与分析[J]. 岩性油气藏,2013,25(6):127-132. [14]Dickens B J. Pressure drop in horizontal wells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R]. SPE 19824,1989. [15]李晓平,张烈辉,李允,等.水平井井筒内压力产量变化规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5,20(4):492-496. |
[1] | 闫雪莹, 桑琴, 蒋裕强, 方锐, 周亚东, 刘雪, 李顺, 袁永亮. 四川盆地公山庙西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高产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98-109. |
[2] | 周刚, 杨岱林, 孙奕婷, 严威, 张亚, 文华国, 和源, 刘四兵. 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沧浪铺组沉积充填过程及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25-34. |
[3] | 张晓丽, 王小娟, 张航, 陈沁, 关旭, 赵正望, 王昌勇, 谈曜杰.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87-98. |
[4] | 杨学锋, 赵圣贤, 刘勇, 刘绍军, 夏自强, 徐飞, 范存辉, 李雨桐. 四川盆地宁西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99-110. |
[5] | 陈康, 戴隽成, 魏玮, 刘伟方, 闫媛媛, 郗诚, 吕龑, 杨广广. 致密砂岩AVO属性的贝叶斯岩相划分方法——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1-121. |
[6] | 计玉冰, 郭冰如, 梅珏, 尹志军, 邹辰. 四川盆地南缘昭通示范区罗布向斜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建模[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37-145. |
[7] | 白雪峰, 李军辉, 张大智, 王有智, 卢双舫, 隋立伟, 王继平, 董忠良.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52-64. |
[8] | 岑永静, 梁锋, 王立恩, 刘倩虞, 张鑫哲, 丁熊. 四川盆地蓬莱—中江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二段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89-98. |
[9] | 张文播, 李亚, 杨田, 彭思桥, 蔡来星, 任启强.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36-146. |
[10]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
[11] | 张坦, 贾梦瑶,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11-120. |
[12] | 孙汉骁, 邢凤存, 谢武仁, 钱红杉.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21-135. |
[13] |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
[14] | 魏全超, 李小佳, 李峰, 郝景宇, 邓双林, 吴娟, 邓宾, 王道军.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缘旺苍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裂缝脉体发育特征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62-70. |
[15] | 黄彦庆, 刘忠群, 王爱, 肖开华, 林恬, 金武军.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气甜点类型与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2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