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6): 111114.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6.018
陈 胜,欧阳永林,曾庆才,包世海,李新豫,杨 青
CHEN Sheng, OUYANG Yongling, ZENG Qingcai, BAO Shihai, LI Xingyu, YANG Qing
摘要:
川中地区震旦系岩溶风化壳储层缝洞系统复杂、非均质性强、上覆泥岩对储层地震反射的影响较 大,使储层地震响应及 AVO 特征均不明显,给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带来了较大困难。 运用基于匹配追踪 算法的子波分解重构技术有效剔除了泥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均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子波分解重构技术可将以往只能从宏观上整体描述的地震数据分解为不同形状、不同频率 和不同能量的子波,然后根据需要对分解得到的子波进行合理的重构,其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均较 高,为含有强反射干扰的复杂储层预测和气层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刘成贵.非常规油气水平井固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13,35(2):48-51. [2]张迎春,赵春明,刘歆,等.水平分支井技术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1,23(1):118-122. [3]于天忠,张建国,叶双江,等.辽河油田曙一区杜 84 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23(6):114-119. [4]帅媛媛,王晓冬,孙挺,等.非牛顿幂律流体水平井产能分析方法[J].岩性油气藏,2007,19(3):123-125. [5]刘文超,同登科,张世明.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J].石油学报,2010,31(3):458-462. [6]汤云浦,李春兰,黄世军.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新模型[J].特种油气藏,2011,18(1):87-89. [7]梁涛,李刚,许璐,等.宾汉型稠油水平井产能模型探讨[J].断块油气田,2011,18(3):369-372. [8]郑腊年,李晓平,张小龙,等.幂律流体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3,31(2):65-67. [9]万海乔,张楠,徐锋.低渗透稠油油藏水平井产量新公式[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3,9(3):48-52. [10]史树彬,王延生,曹坤,等.考虑井筒压降的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1):65-67. [11]王伟,檀朝东,闫学峰.稠油井生产井筒压降梯度特点分析[J]. 复杂油气藏,2012,5(2):71-75. [12]Joshi S D. Augmentation of well production using slant and horizontal wells[R]. SPE 15375,1986. [13]袁淋,李晓平,张璐,等.水平井稳态产能公式对比与分析[J]. 岩性油气藏,2013,25(6):127-132. [14]Dickens B J. Pressure drop in horizontal wells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R]. SPE 19824,1989. [15]李晓平,张烈辉,李允,等.水平井井筒内压力产量变化规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5,20(4):492-496. |
[1] | 张天择, 王红军, 张良杰, 张文起, 谢明贤, 雷明, 郭强, 张雪锐. 射线域弹性阻抗反演在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56-65. |
[2] | 陈康, 戴隽成, 魏玮, 刘伟方, 闫媛媛, 郗诚, 吕龑, 杨广广. 致密砂岩AVO属性的贝叶斯岩相划分方法——以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1-121. |
[3] | 何文渊, 陈可洋.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斜坡带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11. |
[4] | 包汉勇, 刘超, 甘玉青, 薛萌, 刘世强, 曾联波, 马诗杰, 罗良. 四川盆地涪陵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4-22. |
[5] | 闫建平, 罗静超, 石学文, 钟光海, 郑马嘉, 黄毅, 唐洪明, 胡钦红. 川南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模式及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60-71. |
[6] | 张玉晔, 高建武, 赵靖舟, 张恒, 吴和源, 韩载华, 毛朝瑞, 杨晓.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孔隙度定量恢复[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29-38. |
[7] | 何绪全, 黄东, 赵艾琳, 李育聪.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指标体系[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29-137. |
[8] | 杨美华, 钟海全, 李颖川.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新型油藏生产指示曲线[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63-170. |
[9] | 朱苏阳, 李冬梅, 李传亮, 李会会, 刘雄志. 再谈岩石本体变形的孔隙度不变原则[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2): 180-188. |
[10] | 杨凡凡, 姚宗全, 杨帆,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张磊, 曹天儒.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石物理相[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99-108. |
[11] | 张艳, 高世臣, 孟婉莹, 成育红, 蒋思思. 致密砂岩储层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20-128. |
[12] | 任杰.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29-137. |
[13] | 王继伟, 朱玉双, 饶欣久, 周树勋, 吴英强, 杨红梅.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1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特征与孔隙度定量恢复[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34-43. |
[14] | 陈明江, 程亮, 陆涛. Ahdeb油田Khasib油藏孔隙结构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33-143. |
[15] | 赵万金, 高海燕, 闫国亮, 郭同翠. 基于最优化估算和贝叶斯统计的TOC预测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86-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