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8, Vol. 20 ›› Issue (4): 1–8.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8.04.001

• 论坛与综述 •    下一篇

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熊翥   

  1.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 出版日期:2008-12-15 发布日期:2008-12-15
  • 第一作者:熊翥,1941 年生,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在国内外各种杂志、书刊、论文集 等发表文章80 余篇,8 部专著,是石油工业首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及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勘探学家。地址:(072751)河北省 涿洲市11 号信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E-mail:xiongzhu@cnpc.com.cn

Exploration of stratigraphic-lithologic reservoirs

XIONG Zhu   

  1. Bureau of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NPC, Zhuozhou 072751, China
  • Online:2008-12-15 Published:2008-12-15

摘要:

该文扼要讨论了应用地震信息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关问题,包括岩石物理分析与研究、岩性勘探对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要求、地震岩性解释参数、地层岩性圈闭解释等4 个部分,介绍了每一个问题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技术,并对每项技术应用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其要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说明,因此,对从事实际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地震属性, 水流通道, 岩性油气藏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stratigraphic-lithologic reservoirs is discussed by using seismic information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petrophysics analysis and study, the requirement of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for lithological exploration, seismic lithologic interpretation parameters and stratigraphic-lithologic trap interpretation. The related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The purposes and points for attention of the techniques are briefly expounded.

Key words: depositional system, seismic attributes, stream channel, lithologic reservoirs

[1] 李剑峰,赵群著.油气勘探地震物理模型图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2006.
[2] 周锦明,熊翥著.地震数据精细处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凌云研究组.叠前相对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数据处理与评价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39(5):543-552.
[4] 格劳尔Μ.地震岩性学[M].谢剑鸣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5] 纪学武,贾义平,康南昌,等.岩性地层圈闭识别工作步骤及配套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1):101-106.
[6] 贾承造,池英柳.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与勘探技术[C]∥李丕龙,庞雄奇主编.第三届隐蔽油气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10.
[1]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2]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3]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4] 夏明军, 邵新军, 杨桦, 王忠生, 李之宇, 张超前, 原瑞娥, 法贵方.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37-44.
[5] 李恒萱, 温志新, 宋成鹏, 刘祚冬, 季天愚, 沈一平, 耿珂. 塞内加尔盆地演化过程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45-53.
[6]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7]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82-91.
[8]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9] 潘树新, 许多年, 唐勇, 曲永强, 王国栋, 董雪梅, 胡婷婷, 马永平.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柳树沟河沉积体系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26-36.
[10] 聂礼尚, 马静辉, 唐小飞, 杨智, 张婉金, 李鸿蕊. 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81-91.
[11] 李国欣, 石亚军, 张永庶, 陈琰, 张国卿, 雷涛.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质认识新进展及重要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
[12] 周东红, 谭辉煌, 张生强.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新近系复合河道砂体地震描述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3-21.
[13] 王茂桢, 吴奎, 郭涛, 惠冠洲, 郝轶伟. 辽东凹陷东南缘古近系沙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66-78.
[14] 牛成民, 杜晓峰, 王启明, 张参, 丁熠然. 渤海海域新生界大型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3): 1-14.
[15] 屈童, 高岗, 徐新德, 王瑞, 甘军, 梁刚, 游君君. 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泥质沉积规律模拟实验——以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24-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魏钦廉, 郑荣才, 肖玲, 王成玉, 牛小兵.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 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4): 45 -50 .
[2] 王东琪, 殷代印. 水驱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经验公式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7, 29(3): 159 -164 .
[3] 李云,时志强. 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27 -32 .
[4] 蒋韧,樊太亮,徐守礼. 地震地貌学概念与分析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33 -38 .
[5] 邹明亮,黄思静,胡作维,冯文立,刘昊年. 西湖凹陷平湖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47 -52 .
[6] 王冰洁,何生,倪军娥,方度. 板桥凹陷钱圈地区主干断裂活动性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75 -82 .
[7] 陈振标,张超谟,张占松,令狐松,孙宝佃. 利用NMRT2谱分布研究储层岩石孔隙分形结构[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105 -110 .
[8] 张厚福,徐兆辉. 从油气藏研究的历史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J]. 岩性油气藏, 2008, 20(1): 114 -123 .
[9] 张 霞. 勘探创造力的培养[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1): 16 -20 .
[10] 杨午阳, 杨文采, 刘全新, 王西文. 三维F-X域粘弹性波动方程保幅偏移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1): 86 -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