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1): 5763.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1.011
刘石磊1,郑荣才1,颜文全2,廖军3,蒋昊3,汪小平3
LIU Shilei1, ZHENG Rongcai1, YAN Wenquan2, LIAO Jun3, JIANG Hao3, WANG Xiaoping3
摘要:
阿姆河盆地阿盖雷地区在Aga-21 井和Aga-23 井于牛津阶碳酸盐岩钻获高产工业气流,详细研 究该区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对整个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通过 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储层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认为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 和分布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砂屑滩和生屑滩为储层发育的基础,溶蚀作用为储层形成的关 键因素,破裂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储层品质。同时指出砂屑滩和生屑滩为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是今后 主要的勘探开发目标。
[1] Thomas M,Urs K,Michael A N. Combined osmium and strontium isotopic study of the Cretaceous-Tertiary boundary at Sumbar,Turkmenistan:A test for an impact vs.a volcanic hypothesis [J].Geology,1995,(5):313-316. [2] 张兵,郑荣才,刘合年,等.土库曼斯坦萨曼杰气田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地质学报,2010,84(1):118-126. [3] 郑荣才,李凤杰,胡忠贵,等.土库曼斯坦Bagtiyarlyk 合同区块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4] 顾家裕,马峰,季丽丹.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特征与主控因素[J].古地理学报,2009,11(1):21-27. [5] 曾允孚,夏文杰. 沉积岩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166-167. [6] 张军涛,胡文瑄,钱一雄,等.塔里木盆地白云岩储层类型划分、测井模型及其应用[J].地质学报,2008,82(3):380-386. [7] 赵永刚,李功强,宋立志,等.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判别及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8,28(12):44-48. [8] 董霞,郑荣才,吴蕾,等.土库曼斯坦萨曼杰佩气田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岩性油气藏,2010,22(2):54-61. [9] 耿威,郑荣才,魏钦廉,等.白云凹陷珠海组储层沉积学特征[J].岩性油气藏,2008,20(4):98-104. [10] 张金友,王兴志,张帆,等.川西北地区飞仙关组滩体类型及储集性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8,20(3):64-68. [11] 张富贵,刘家铎,孟万斌.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1):30-36. [12] 张敏,王正允,王丽云,等.靖边潜台南部地区马家沟组储集岩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J].岩性油气藏,2009,21(1):27-33. [13] 李士临,雷卞军,张文济,等.靖边气田东北部马五1亚段主要成岩作用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21(1):22-26. [14] 杜海峰,于兴河.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3 油组成岩作用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19(3):38-43. |
[1] | 乔桐, 刘成林, 杨海波, 王义凤, 李剑, 田继先, 韩杨, 张景坤.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凝析气藏特征及成因机制[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6): 169-180. |
[2] | 周洪锋, 吴海红,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85-97. |
[3]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4] | 魏嘉怡, 王红伟, 刘刚, 李涵, 曹茜.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20-130. |
[5] | 武小宁, 邓勇, 林煜, 钟厚财, 康晓宁, 汪钰婷, 屈琳.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石炭系有利岩相预测及勘探方向[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25-136. |
[6] | 付文俊, 张昌民, 冀东升, 娄林, 刘家乐, 王绪龙. 准噶尔盆地南安集海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4): 145-160. |
[7] | 常少英, 刘玲利, 崔钰瑶, 王锋, 宋明星, 穆晓亮.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表征技术——以准噶尔盆地芳草湖地区清水河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1): 139-147. |
[8] | 冯雪, 高胜利, 刘永涛, 王秀珍.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前积结构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48-58. |
[9] | 任婕, 胡忠贵, 胡明毅, 李雄, 庞艳荣, 左洺滔, 黄宇飞. 涪陵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及有利储集体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70-80. |
[10] | 刘化清, 冯明, 郭精义, 潘树新, 李海亮, 洪忠, 梁苏娟, 刘彩燕, 徐云泽. 坳陷湖盆斜坡区深水重力流水道地震响应及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LHP地区嫩江组一段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12. |
[11] | 郑荣臣, 李宏涛, 史云清, 肖开华. 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须三段沉积特征及成岩作用[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3): 13-26. |
[12] | 张闻亭, 龙礼文, 肖文华, 魏浩元, 李铁锋, 董震宇.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1): 186-197. |
[13] | 王建君, 李井亮, 李林, 马光春, 杜悦, 姜逸明, 刘晓, 于银华. 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裂缝预测与建模——以太阳—大寨地区浅层页岩气储层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5): 122-132. |
[14] | 彭军, 褚江天, 陈友莲, 文舰, 李亚丁, 邓思思.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2-22. |
[15] | 庞小军, 王清斌, 解婷, 赵梦, 冯冲. 黄河口凹陷北缘古近系物源及其对优质储层的控制[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2):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