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3, Vol. 25 ›› Issue (4): 95100.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3.04.018
胡俊峰,许升辉,冯 方,李冬梅
HU Junfeng,XU Shenghui,FENG Fang,LI Dongmei
摘要:
南美 W 油田 T5B 砂岩储层具有横向上岩性变化快、垂向上多套薄砂体叠置等特点,对其进行识别和描述难度较大。 针对 W 油田 7 井区 W-7KH
井水平段钻探效果不理想以及W-7C 井和 W-7D 井 2 口井油水关系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平剖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思路。 首先通过半定量地震振幅解释及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 T5B砂岩储层厚度与地震均方根振幅的关系,并确定了储层与非储层纵波阻抗数值范围,较好地刻画了T5B 砂岩储层的横向展布范围;然后采用高分辨率拟声波阻抗反演方法,有效识别了 T5B 砂岩内部薄泥岩隔层,描述了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解决了油水界面不统一的矛盾。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油田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水平井段设计及精细油藏描述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1] 薄启亮. 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21-160. [2] 朱毅秀,刘洛夫,金强.亚诺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04,25(1):110-113. [3] 林水城,傅恒,达丽亚,等.哥伦比亚Llanos 盆地中部始—中新统Carbonera 组层序地层特征[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35(1):79-85. [4] 边树涛,狄帮让,董艳蕾.地质统计反演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沙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3):398-405. [5] 黄捍东,赵迪,任敦占,等.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薄层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6):919-924. [6] 王玲,孙夕平,张妍,等.辨状河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描述配套技术研究———以留西构造带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2):190-195. [7] 张国栋,刘萱,田丽花,等.综合应用地震属性与地震反演进行储层描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增刊1):137-144. [8] 李方明,计智锋,赵国良,等.地质统计反演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以苏丹 M 盆地 P 油田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4):451-455. [9] 徐赢,覃新平,吴迪,等.基于模型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以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2,24(4):85-89. [10] 张金伟,闫爱英,柳文秀,等.亚诺斯盆地Cabiona 区块油气成藏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4):24-26. [11] 李国发,岳英,熊金良,等.基于三维模型的薄互层振幅属性实验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6(1):115-120. [12] 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97-202. [13] 王旭松,钱雪峰,李波涛.第一菲涅尔带半径与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力[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29(4):197-202. [14] 白焕新,俞寿鹏,刘洋.基于CMP 理论的横向分辨率研究地球物理勘探[C]∥中国地球物理协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成都,2006. [15] 孙成禹.地震波理论与方法[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97-202. [16] 潘昱杰,李大卫,杨锴.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对井约束条件的需求分析[J].石油物探,2011,50(4):345-360. [17] 沈向存,杨江峰.声波曲线重构技术在地震反演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2(4):436-439. [18] 甘利灯,戴晓峰,张昕,等.高含水油田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3):365-377. |
[1] | 闫建平, 来思俣,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4. |
[2] | 张坦, 贾梦瑶,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11-120. |
[3] | 周浩, 梁利侠. 水平井探测半径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57-168. |
[4] | 杨兆臣, 卢迎波, 杨果, 黄纯, 弋大琳, 贾嵩, 吴永彬, 王桂庆. 中深层稠油水平井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78-184. |
[5] | 李丰丰, 倪小威, 徐思慧, 魏新路, 刘迪仁. 斜井各向异性地层随钻侧向测井响应规律及快速校正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61-168. |
[6] | 张岩, 侯连华, 崔景伟, 罗霞, 林森虎, 张紫芸.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富有机质段岩石热膨胀系数随温度演化特征及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32-41. |
[7] | 蔡晖, 屈丹, 陈民锋. 组合井网储量动用规律及水平井加密合理技术策略——以渤海HD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47-155. |
[8] | 张运来, 陈建波, 周海燕, 张吉磊, 章威. 海上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46-153. |
[9] |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8-126. |
[10] | 安杰, 唐梅荣, 曹宗熊, 王文雄, 陈文斌, 吴顺林. 超低渗透低压油藏水平井转变开发方式试验[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34-140. |
[11] | 王跃鹏, 刘向君, 梁利喜.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张家滩陆相页岩各向异性及能量演化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49-160. |
[12] | 徐有杰, 刘启国, 王瑞, 刘义成. 复合油藏压裂水平井复杂裂缝分布压力动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61-168. |
[13] | 王蓓, 刘向君, 司马立强, 徐伟, 李骞, 梁瀚. 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离散裂缝建模技术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24-133. |
[14] | 黄全华, 林星宇, 童凯, 陆云, 付云辉. 非达西渗流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47-152. |
[15] | 李传亮, 朱苏阳, 柴改建, 董凤玲. 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对比[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N): 1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