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ic sedimentology,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cient landform, peak frequency, time-frequency technique,"/>
岩性油气藏 ›› 2014, Vol. 26 ›› Issue (1): 127130.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4.01.021
• 油气田开发 • 上一篇
袁淋,李晓平
YUAN Lin, LI Xiaoping
摘要:
在利用水平井开发油气过程中,井筒附近往往存在渗透率较低的污染带,而通过酸化能够增大该污染带的渗透率,但此时油气井的产能将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准确预测酸化后的水平井产能十分重要。 以水平井渗流原理为基础,将水平井的三维渗流简化为 2 个二维平面渗流,利用面积等值原则、保角变换方法、复势理论以及等值渗流阻力法推导出了水平井酸化后的产能计算公式。 通过实例分析和对比,发现利用本文公式和其他常规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出的产量均比实际产量低,但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产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对水平井酸化后的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水平井酸化后的产能预测及动态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1] 梅明霞,曲杰,朱彩虹,等.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表皮污染探讨[J].石油钻探技术,2003,31(2):47-48. [2] 王艳伟,肖玉茹,李青山.超深井酸压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0,21(6):518-520. [3] 王艳伟,吴俊平,张宁.超深井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6):524-526. [4] 李年银,刘平礼,赵立强,等.水平井酸化过程中的布酸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8,28(2):104-106. [5] 耿宇迪,张烨,韩忠艳,等.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酸压技术[J].新疆石油地质,2011,32(1):89-91. [6] Borisov J P. Oil production using horizontal and multiple deviation wells[M]. Okahoma:The R & D Library Translation,1984. [7] Joshi S D. Augmentation of well production using slant and horizontal wells[R]. SPE 15375,1986:456-459. [8] 李华,刘双琪,朱绍鹏.气井及凝析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3):111-113. [9] 王大为,李晓平.水平井产能分析理论研究进展[J].岩性油气藏,2011,23(2):118-123. [10] 陈凤,李晓平,王子天,等.非均匀污染下水平气井产能新模型[J].岩性油气藏,2012,24(1):121-124. [11] 刘晓旭,胡永全,赵金洲.水平井酸化压力场与流速场分布计算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24(8):56-58. [12] 陈元千.水平井产量公式的推导与对比[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1):68-71. [13] 唐海,周开吉,陈冀嵋.石油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643-646. [14] 孔祥言.高等渗流力学[M].第2 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423-425. [15] 陈志海,马新仿,郎兆新.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6,26(2):98-99. |
[1] | 王同川, 陈浩如, 温龙彬, 钱玉贵, 李玉琢, 文华国. 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识别及储集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109-121. |
[2] | 冯斌, 黄晓波, 何幼斌, 李华, 罗进雄, 李涛, 周晓光. 渤海湾盆地庙西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源-汇系统重建[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84-95. |
[3] | 牛成民, 惠冠洲, 杜晓峰, 官大勇, 王冰洁, 王启明, 张宏国. 辽中凹陷西斜坡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发育模式及大油田发现[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33-42. |
[4] | 王天海, 许多年, 吴涛, 关新, 谢再波, 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98-110. |
[5] | 李毕松, 苏建龙, 蒲勇, 缪志伟, 张文军, 肖伟, 张雷, 江馀.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刻画及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69-77. |
[6] | 张坦, 贾梦瑶,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11-120. |
[7] | 邓远, 陈轩, 覃建华, 李映艳, 何吉祥, 陶鑫, 尹太举, 高阳.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36-144. |
[8] | 罗贝维, 尹继全, 胡广成, 陈华, 康敬程, 肖萌, 朱秋影, 段海岗. 阿联酋西部地区白垩系森诺曼阶高孔渗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63-71. |
[9]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10] | 何雁兵, 肖张波, 郑仰帝, 刘君毅, 易浩, 赵庆, 张月霞, 贺勇.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转换带中生界陆丰7-9潜山成藏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18-28. |
[11] | 文雯, 杨西燕, 向曼, 陶夏妍, 杨容, 李阳, 范家兴, 蒲柏宇.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68-79. |
[12] | 黄军立, 张伟, 刘力辉, 蔡国富, 曾有良, 孟庆友, 刘浩.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三元地震构形解释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103-112. |
[13] | 何春丰, 张翔, 田景春, 夏永涛, 杨燕茹, 陈杰, 王鑫宇. 塔北新和地区下白垩统舒善河组薄砂体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20-131. |
[14] | 李凌, 张照坤, 李明隆, 倪佳, 耿超, 唐思哲, 杨文杰, 谭秀成. 四川盆地威远—高石梯地区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32-46. |
[15] | 杨帆, 卞保力, 刘慧颖, 姚宗全, 尤新才, 刘海磊, 卫延召.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5): 63-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