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当期目录

《岩性油气藏》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 甘肃省石油学会
  • 周  期:双月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ISSN 1673-8926
  • 国内刊号:CN 62-1195/TE
  • 编辑出版:《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9年

刊出日期:2017-09-21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油气地质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的陆相湖盆精细沉积体系研究——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古近系为例

杨占龙, 肖冬生, 周隶华, 黄云峰, 黄小鹏, 沙雪梅

2017, Vol.29(5): 1–10    摘要 ( 352 )    HTML( ) PDF (4753 KB)  ( 56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1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姜生玲, 汪生秀, 洪克岩, 朱亮亮, 胡晓兰

2017, Vol.29(5): 11–18    摘要 ( 305 )    HTML( ) PDF (16409 KB)  ( 45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2

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

王鹏, 沈忠民, 何崇康, 陈刚, 潘树林, 王君泽

2017, Vol.29(5): 19–27    摘要 ( 269 )    HTML( ) PDF (1677 KB)  ( 48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3

准南上二叠统芦草沟组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

王正和, 余谦

2017, Vol.29(5): 28–35    摘要 ( 286 )    HTML( ) PDF (11579 KB)  ( 35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以永宁油田任山区块为例

谢伟, 王延锋, 李红

2017, Vol.29(5): 36–45    摘要 ( 328 )    HTML( ) PDF (27318 KB)  ( 34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5

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新近系三亚组沉积相

蔡佳

2017, Vol.29(5): 46–54    摘要 ( 370 )    HTML( ) PDF (28996 KB)  ( 18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6

北部湾盆地WZA区流一上亚段源-汇分析及沉积相展布

张辉, 吴子瑾, 周伟, 于兴河, 孙乐, 胡勇, 谭程鹏

2017, Vol.29(5): 55–66    摘要 ( 274 )    HTML( ) PDF (12377 KB)  ( 35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7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中下奥陶统颗粒滩发育特征及分布

姜海健, 陈强路, 乔桂林, 曹自成, 储呈林

2017, Vol.29(5): 67–75    摘要 ( 283 )    HTML( ) PDF (35594 KB)  ( 45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8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庞小军, 代黎明, 王清斌, 刘士磊, 冯冲

2017, Vol.29(5): 76–88    摘要 ( 268 )    HTML( ) PDF (71848 KB)  ( 33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9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古河道识别及其成藏意义

代冬冬, 房启飞, 万效国, 蔡泉

2017, Vol.29(5): 89–96    摘要 ( 277 )    HTML( ) PDF (19076 KB)  ( 23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0

基于分形特征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

刘航宇, 田中元, 徐振永

2017, Vol.29(5): 97–105    摘要 ( 328 )    HTML( ) PDF (4523 KB)  ( 36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1

基于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以冀中坳陷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葛小波, 李吉君, 卢双舫, 陈方文, 杨德相, 王权

2017, Vol.29(5): 106–112    摘要 ( 284 )    HTML( ) PDF (1671 KB)  ( 40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2

技术方法

一种基于SC-DTW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

石战战, 唐湘蓉, 庞溯, 池跃龙

2017, Vol.29(5): 113–119    摘要 ( 255 )    HTML( ) PDF (29075 KB)  ( 38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3

不同含气砂岩的AVO响应类型及其近似式误差分析

王秀姣, 黄家强, 姜仁, 曾庆才

2017, Vol.29(5): 120–126    摘要 ( 355 )    HTML( ) PDF (1683 KB)  ( 57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4

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马峥, 张春雷, 高世臣

2017, Vol.29(5): 127–133    摘要 ( 322 )    HTML( ) PDF (1908 KB)  ( 42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5

油气田开发

渭北油田浅层油藏产能预测方法

陈明强, 王宁, 张阳, 任龙

2017, Vol.29(5): 134–139    摘要 ( 251 )    HTML( ) PDF (1462 KB)  ( 37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6

黔北小林华矿区高阶煤层气藏特征及开采技术

高为, 金军, 易同生, 赵凌云, 张曼婷, 郑德志

2017, Vol.29(5): 140–147    摘要 ( 225 )    HTML( ) PDF (1725 KB)  ( 36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7

渤海海域A油田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刘超, 李云鹏, 张伟, 冯海潮, 王颍超

2017, Vol.29(5): 148–154    摘要 ( 288 )    HTML( ) PDF (11164 KB)  ( 40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8

“堵水+调剖”工艺参数优化和油藏适应性评价——以渤海SZ36-1油田为例

张保康, 徐国瑞, 铁磊磊, 苏鑫, 卢祥国, 闫冬

2017, Vol.29(5): 155–161    摘要 ( 484 )    HTML( ) PDF (1594 KB)  ( 486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9

石油工程

辽河高凝油微生物采油菌剂研究及应用评价

王小通, 向龙斌, 张艺馨

2017, Vol.29(5): 162–168    摘要 ( 240 )    HTML( ) PDF (1587 KB)  ( 44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20

油气地质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的陆相湖盆精细沉积体系研究——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古近系为例

杨占龙, 肖冬生, 周隶华, 黄云峰, 黄小鹏, 沙雪梅

2017, Vol.29(5): 1–10    摘要 ( 352 )    PDF (4753 KB) ( 56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1

为深化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侏罗系—古近系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以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建立为基础,系统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单元是开展空间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的最大单元;层位与储层的两步标定是准确建立井-震匹配关系的关键步骤;等时层序格架内的地震反射横向变化分析是明确沉积体系横向对接和演变的核心。研究认为:北部天山和南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差异构造活动是控制沉积体系横向变迁的主要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储集体类型;依附于古构造背景发育的河道侧向、上倾尖灭砂体是盆地西缘葡北、葡萄沟、神泉、胜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的有利方向。在该认识指导下,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姜生玲, 汪生秀, 洪克岩, 朱亮亮, 胡晓兰

2017, Vol.29(5): 11–18    摘要 ( 305 )    PDF (16409 KB) ( 45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2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套页岩均具有有机碳(TOC)含量高、成熟度高、厚度适中、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干酪根为主、含气量较高的特征;2套页岩均夹有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富含石英、长石等碎屑组分,易于破裂形成裂缝、微裂缝,为页岩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及储集空间;2套页岩均对甲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现场解析平均含气质量体积分别为1.07m3/t和2.30m3/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2套页岩有利区分布面积,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对其资源潜力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0.42万亿m3和0.38万亿m3,均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城口地区的明中—厚坪一带和巫溪地区的咸水—文峰—大同一带均可作为渝东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

王鹏, 沈忠民, 何崇康, 陈刚, 潘树林, 王君泽

2017, Vol.29(5): 19–27    摘要 ( 269 )    PDF (1677 KB) ( 48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3

为探究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机理,以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基础,对该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以烷烃气为主,甲烷体积分数大于80%,重烃体积分数低,天然气干燥系数大于0.85;部分天然气含H2S,这是研究区与四川盆地其他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组分特征的最大差异;天然气δ13C1为-43.17‰~-30.80‰,δ13C2为-33.81‰~-24.90‰,δ13C3为-28.65‰~-22.70‰,总体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碳同位素与轻烃分析均证实,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以煤型气为主,同时存在部分油型气;煤型气主要来自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油型气主要来自下伏海相层系。成藏年代分析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有3期成藏:晚侏罗世中期—早白垩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少量煤型气进入须家河组成藏;晚白垩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大量生成煤型气并进入须家河组成藏,该时期是须家河组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期;喜山期,部分下伏油型气经断裂进入须家河组成藏,该阶段的流体充注是研究区出现异常高温包裹体与天然气含H2S的主要原因。

准南上二叠统芦草沟组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

王正和, 余谦

2017, Vol.29(5): 28–35    摘要 ( 286 )    PDF (11579 KB) ( 35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4

为了深化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乌鲁木齐段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认识,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样品分析测试等对上二叠统芦草沟组非常规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构成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岩石类型有3种,分别为以粉砂岩为主的细粒沉积岩、以黏土岩为主的细粒沉积岩及碳酸盐岩;芦草沟组上段、中段和下段炭质细粒沉积岩密度分别为2.3~2.8g/cm3,2.3~2.4g/cm3和2.4~2.5g/cm3。炭质细粒沉积岩密度与TOC含量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孔隙度以0~2%为主,渗透率以0~0.1mD为主,比表面积以0.1~0.5cm2/g及1.0~2.0cm2/g为主。芦草沟组非常规油气储集空间类型由纳米—微米级微孔和2期构造缝隙构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以永宁油田任山区块为例

谢伟, 王延锋, 李红

2017, Vol.29(5): 36–45    摘要 ( 328 )    PDF (27318 KB) ( 34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5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任山区块延长组长2油藏的富集规律,利用岩心分析测试、测井曲线以及试油等资料,对长2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长2油层组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由河道砂坝、天然堤及泛滥平原微相构成,其中河道砂坝微相由灰白色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河道砂坝微相砂岩以长213小层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为11.6%,渗透率变化较大,发育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较为强烈的成岩作用有绿泥石薄膜胶结,自生高岭石胶结及长石、岩屑颗粒的溶解作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为0.57~0.88,表明砂岩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长2油藏的分布受局部构造和供烃条件的控制,充足的油源供应是长2油气成藏的最关键因素,本区西南部靠近长2—长7暗色泥岩发育区,是长2油气最有利富集区。

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新近系三亚组沉积相

蔡佳

2017, Vol.29(5): 46–54    摘要 ( 370 )    PDF (28996 KB) ( 18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6

长昌凹陷是琼东南盆地东部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的地区,新近系三亚组为一套厚度巨大的海相砂泥岩地层,可分为2段,均是重要的储层。综合应用测井、重矿物、古生物、地震剖面等资料对物源进行对比与分析,在长昌凹陷三亚组共识别出5种主要的沉积体系:滨海、浅海、三角洲、半深海、海底扇。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长昌凹陷在三亚组沉积期是中国南海北部一个大型的坳陷型海盆,在古地貌、物源输入等2个地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大型海底扇,厚度大,物性好,沿中央坳陷带轴向展布。三亚组大面积海底扇的发育形成了长昌凹陷最大规模的优质储层,具有成藏的独特优势,其与构造叠合所形成的构造-岩性油气藏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获得突破最现实的领域。

北部湾盆地WZA区流一上亚段源-汇分析及沉积相展布

张辉, 吴子瑾, 周伟, 于兴河, 孙乐, 胡勇, 谭程鹏

2017, Vol.29(5): 55–66    摘要 ( 274 )    PDF (12377 KB) ( 35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7

涠西南凹陷WZA区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一段沉积体系类型及相应的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砂体的连续性和对比性均较差,给油气勘探带来了困难。结合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源-汇分析确定沉积体系和沉积微相类型。WZA区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汇水区,可识别出3个不同方向的物源(NWW向、SWW向、SEE向)、2种沉积体系(西部和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发育浊积扇沉积体系)和10余种沉积微相。这些认识有利于刻画WZA油田,WZB油田,WZC油田,WZD油田和WZE油田的“甜点”储层。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中下奥陶统颗粒滩发育特征及分布

姜海健, 陈强路, 乔桂林, 曹自成, 储呈林

2017, Vol.29(5): 67–75    摘要 ( 283 )    PDF (35594 KB) ( 45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8

塔里木盆地中东部顺托果勒地区及邻区已取得重大油气突破,为了对该区早中奥陶世颗粒滩的发育及分布展开进一步研究,应用钻测井、岩心、薄片、地震等资料,对颗粒滩的特征、演化、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中低能颗粒滩、开阔台地中低能颗粒滩、开阔台地中高能颗粒滩、台地边缘颗粒滩、台地边缘生物丘-生物礁等沉积亚相,且不同滩体间常交互沉积。鹰山组沉积时期,顺托果勒地区为台内缓斜坡—低凹带,广泛发育开阔台地颗粒滩,导致局部地层厚度增大;一间房组沉积时期,随着海平面快速上升,台内颗粒滩向古城地区和顺托果勒北部地区迁移,从而使得这2个地区地层厚度增大。研究认为,古地貌是颗粒滩发育与否及其发育模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海平面的变化控制了颗粒滩的发育过程和沉积样式。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庞小军, 代黎明, 王清斌, 刘士磊, 冯冲

2017, Vol.29(5): 76–88    摘要 ( 268 )    PDF (71848 KB) ( 33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09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发育典型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但对储层的成岩演化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利用岩心、壁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油气充注史,对东三段砂砾岩扇三角洲储层的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三段储层类型宏观上以杂基支撑砾岩、颗粒支撑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微观上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屑以火山岩岩屑为主,变质岩岩屑次之。该区储层具有典型的低渗透特征,储集空间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原生粒间孔次之。储层的成岩环境经历了中性→酸性(大气淡水淋滤)→碱性→酸性→碱性→酸性→碱性的变化。大气淡水淋滤后持续的压实作用和碱性条件下的碳酸盐、黏土矿物等的胶结作用均是形成低渗的根本原因,而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和酸性环境下的溶蚀作用均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距今7Ma以来油气的持续充注作用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距今1.5Ma以来有机酸脱羧作用形成的碱性流体环境易形成碳酸盐胶结和伊利石充填,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终原因。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古河道识别及其成藏意义

代冬冬, 房启飞, 万效国, 蔡泉

2017, Vol.29(5): 89–96    摘要 ( 277 )    PDF (19076 KB) ( 23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0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沉积后发生短暂暴露,形成了古喀斯特地貌,岩溶古河道有利于形成高产油气藏,但其复杂性带来了较高的勘探风险。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优化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RGB混频三原色、振幅属性提取及地震反射结构分析技术,在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识别出6组明河河道和47条暗河河道。研究认为,储层发育与暗河系统类型关系密切,哈拉哈塘地区发育流入型、流出型和含水层洞穴型等3种类型的暗河系统,以流入型和流出型暗河河道系统为主,该类暗河系统是大规模缝洞体储层形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大规模油气富集区形成的基础,该类成因的储层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该套碳酸盐岩岩溶古河道识别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有利储层预测、油气富集区优选及勘探开发均具有示范意义。

基于分形特征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

刘航宇, 田中元, 徐振永

2017, Vol.29(5): 97–105    摘要 ( 328 )    PDF (4523 KB) ( 36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1

伊拉克W油田Mishrif组巨厚孔隙型生屑灰岩为强非均质性储层,孔隙结构评价难度较大。结合薄片、孔渗试验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资料,使用分形理论研究储层孔隙结构,建立了以分形维数定量评价孔隙型生屑灰岩储层孔隙结构的方法和标准。该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可分为2类,第1类储层孔隙结构整体具有显著的“单段型”分形特征;第2类储层孔隙结构整体分形特征不显著,但其较大孔喉系统和较小孔喉系统各自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即“多段型”分形特征。分形维数能够反映孔隙型灰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压汞毛管压力和含水饱和度分段越多,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利用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的分区性对储层进行分类,同一类样品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相似性验证了分形维数分类结果的合理性。Ⅰ类与Ⅱ类储层多对应“多段型”分形特征,Ⅲ类与Ⅳ类储层多对应“单段型”分形特征。该研究成果对相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以冀中坳陷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葛小波, 李吉君, 卢双舫, 陈方文, 杨德相, 王权

2017, Vol.29(5): 106–112    摘要 ( 284 )    PDF (1671 KB) ( 40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2

为了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类型,为致密油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分形理论和高压压汞方法,结合储层物性资料,通过对11个致密砂岩样品的压汞实验,研究了冀中坳陷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根据进汞曲线拐点,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系统按直径大小划分为裂隙(>10μm)、大孔(1~10μm)、中孔(0.1~1.0μm)和微孔(<0.1μm)。依据分形理论,分别求取各尺度孔隙分形维数,验证了孔隙系统划分的正确性。根据不同尺度孔隙的分布频率,结合样品孔渗、排驱压力和退汞效率等参数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微孔分布频率高,但几乎无连通孔隙,具有较低的渗透率;Ⅱ类储层连通孔隙发育,但微孔较少;Ⅲ类储层不仅有大量微孔,同时有丰富的连通孔隙,渗透率也较高。通过分析得出,微孔分布频率越高,退汞效率越高,孔隙结构越简单,均质性越好;裂隙和大孔均决定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因此,Ⅲ类致密砂岩储层为最优质的储层,可作为致密油气勘探与开采的首选目标。

技术方法

一种基于SC-DTW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

石战战, 唐湘蓉, 庞溯, 池跃龙

2017, Vol.29(5): 113–119    摘要 ( 255 )    PDF (29075 KB) ( 38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3

地下介质通常具有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导致常规速度分析及动、静校正难以拉平地震同相轴,常规处理后的地震道集仍然存在剩余时差,这是AVO属性分析和叠前反演常遇到的难题。基于形状上下文(SC)和动态时间规整(DTW),提出了一种新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C-DTW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对地震波形畸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消除叠前地震道的剩余时差;处理后的地震同相轴波形连续,振幅特征未改变,可以提高AVO属性分析、叠前反演等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准确性。该方法利用叠前道集内各地震道波形的相似性,优选出参考道,并在计算时窗内将道集中的每一道都与参考道进行SC-DTW计算,求取其动态规整路径,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不同含气砂岩的AVO响应类型及其近似式误差分析

王秀姣, 黄家强, 姜仁, 曾庆才

2017, Vol.29(5): 120–126    摘要 ( 355 )    PDF (1683 KB) ( 57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4

针对目前AVO反演技术中普遍使用的Aki-Richards,Shuey和Hilterman近似式,以Zoeppritz方程的精确解为参照,针对4种常见的含气砂岩类型,分别利用3种近似式计算AVO响应,并绘出相对误差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比与分析发现:Aki-Richards和Shuey近似式计算结果均较Zoeppritz方程精确解误差更小,Hilterman近似式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特别是在大角度入射时,Shuey近似式计算结果更为精确、稳定;不同储层条件下,3种近似式的误差百分比不同,曲线特征不一致,整体上3种近似式在第Ⅲ类AVO气藏条件下误差均较小,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均较高。3种近似式对4种典型含气砂岩类型给出的定量分析结果为优选储层参数反演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马峥, 张春雷, 高世臣

2017, Vol.29(5): 127–133    摘要 ( 322 )    PDF (1908 KB) ( 42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5

表征复杂岩性的测井曲线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在岩性识别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信息冗余,造成测井曲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干扰识别过程,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测井数据为例,采用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方法首先提取声波时差(AC)、自然伽马(GR)、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补偿中子(CNL)、补偿密度(DEN)、深侧向电阻率(RLLD)等对岩性变化反映比较敏感的测井曲线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出3个综合变量Y1,Y2和Y3,再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岩性进行识别。与传统识别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识别相结合的岩性识别方法能有效消除特征曲线间的模糊性与相关性,并使岩性识别的正确率达到86%,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识别复杂岩性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油气田开发

渭北油田浅层油藏产能预测方法

陈明强, 王宁, 张阳, 任龙

2017, Vol.29(5): 134–139    摘要 ( 251 )    PDF (1462 KB) ( 37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6

针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天然裂缝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渗流理论及分形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维数来表征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矿场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对米采油指数的影响,揭示了渭北油田浅层油藏的产能特征。结果表明:天然裂缝有效改善了低渗储层整体的渗透性,压裂后油井产能随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近似呈指数式增加。因此,在对渭北油田浅层油藏进行储层改造时,在天然裂缝发育区适当提高压裂规模可大幅提高产能,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天然裂缝的破坏及污染。研究结果对合理开发同类油藏具有借鉴作用。

黔北小林华矿区高阶煤层气藏特征及开采技术

高为, 金军, 易同生, 赵凌云, 张曼婷, 郑德志

2017, Vol.29(5): 140–147    摘要 ( 225 )    PDF (1725 KB) ( 36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7

为了揭示黔北小林华矿区煤层气成藏特征,从构造、水文地质、含煤性、储集性、封盖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区煤层气赋存的基本地质条件,并研究了主力煤层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煤层气资源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下2个煤组的5层主要煤层中,煤层单层厚度较薄,累计厚度较大,煤阶为3号无烟煤,煤岩原生结构较完整;煤储层埋深适中、含气量高、吸附性强,储层压力梯度平均为0.87MPa/100m,孔隙连通性较好,孔隙度平均为2.95%,渗透率平均为0.03mD,并提出了目标煤层、钻井工艺、压裂改造、合层排采等方面的建议。该矿区高阶煤层气保存条件优越,且下煤组煤层总体优于上煤组煤层,适宜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

渤海海域A油田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刘超, 李云鹏, 张伟, 冯海潮, 王颍超

2017, Vol.29(5): 148–154    摘要 ( 288 )    PDF (11164 KB) ( 40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8

为分析并总结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以高含水开发阶段的渤海海域A油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储层夹层构型精细解剖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夹层以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为主,平均厚度小于1m,表现为顺物源的“前积式”和垂直物源的“上拱式”展布样式。内部夹层的延伸规模、发育位置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位置和富集程度。夹层水平延伸距离越远,夹层底部区域剩余油的富集范围越大;在注采井与夹层配置方面,采油井钻遇夹层的情况下,夹层对剩余油分布影响更大,夹层底部剩余油更为富集;在夹层和储层韵律性控制下,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分为夹层顶部富集型、夹层上下富集型和夹层底部富集型3种。该成果对油田后期调整挖潜和实施稳油控水措施均提供了决策依据。

“堵水+调剖”工艺参数优化和油藏适应性评价——以渤海SZ36-1油田为例

张保康, 徐国瑞, 铁磊磊, 苏鑫, 卢祥国, 闫冬

2017, Vol.29(5): 155–161    摘要 ( 484 )    PDF (1594 KB) ( 486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19

渤海SZ36-1油田具有原油黏度较高、单井注水量较大和储层胶结疏松、非均质性强、渗透率较高等特点,注水开发引起高渗透层岩石结构破坏、突进现象严重,亟待采取液流转向措施。以注入压力、含水率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堵水+调剖”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堵水剂优化组成为“4%淀粉+4%丙烯酰胺+0.036%交联剂+0.012%引发剂+0.002%无水亚硫酸钠”,堵水剂段塞优化组合为“0.05PV前置段塞(淀粉4%)+0.025~0.075PV堵水剂+保护段塞0.025PV(淀粉4%)+顶替段塞0.05~0.10PV(聚合物溶液,CP=1500mg/L)”,调剖剂溶液的组成和段塞组合为“0.05~0.10PV调剖剂(Cr3+聚合物凝胶,CP=3500mg/L)”。随着储层非均质性和原油黏度的增大,采收率增幅增加,这表明“调剖+堵水”联合作业措施具有较强的油藏适应性。

石油工程

辽河高凝油微生物采油菌剂研究及应用评价

王小通, 向龙斌, 张艺馨

2017, Vol.29(5): 162–168    摘要 ( 240 )    PDF (1587 KB) ( 44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7.05.020

针对高凝油含蜡高、凝固点高、流动性差及开采难度大的问题,选用铜绿假单胞菌配合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饱和烃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开展了微生物提高高凝油采收率菌剂研究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对原油四组分存在选择性降解,降解率为23.0%~42.3%,同时菌种可以将高凝油中长碳链饱和烃降解为短碳链烃类,w(nC21-)/w(nC22+)值和w(nC21+nC22)/w(nC28+nC29)值增大0.33~0.57;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表面张力从72.21mN/m降低至26.81mN/m;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与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2种芽孢杆菌乳化高凝油的E24值分别为70.6%和82.3%;基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嗜热脱氮地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细菌性能设计的兼容本源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采油菌剂可使高凝油黏度降低63.86%,凝固点降低6℃。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表明:该微生物复合菌剂可在中渗(200mD)及低渗(50mD)条件下使高凝油采收率提高6.46%~8.48%。6口油井的微生物吞吐采油试验证明该微生物复合菌剂性能稳定,可使高凝油采收率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