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当期目录

《岩性油气藏》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 甘肃省石油学会
  • 周  期:双月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ISSN 1673-8926
  • 国内刊号:CN 62-1195/TE
  • 编辑出版:《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9年

刊出日期:2019-11-21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油气地质

地震隐性层序界面识别、高频层序格架建立与岩性圈闭勘探——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白垩系为例

杨占龙, 沙雪梅, 魏立花, 黄军平, 肖冬生

2019, Vol.31(6): 1–13    摘要 ( 237 )    HTML( ) PDF (8239 KB)  ( 356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1

致密砂岩气藏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与山1段为例

柳娜, 周兆华, 任大忠, 南珺祥, 刘登科, 杜堃

2019, Vol.31(6): 14–25    摘要 ( 269 )    HTML( ) PDF (7609 KB)  ( 294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2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郑庆华, 刘乔, 梁秀玲, 张建魁, 张建娜, 刘涛

2019, Vol.31(6): 26–35    摘要 ( 234 )    HTML( ) PDF (7749 KB)  ( 28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3

川西前陆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机制

王志宏, 郝翠果, 李建明, 冯真芝, 黄昌武

2019, Vol.31(6): 36–43    摘要 ( 225 )    HTML( ) PDF (1791 KB)  ( 41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4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热液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杨雨然, 张亚, 谢忱, 陈聪, 张晓丽, 陈双玲, 高兆龙

2019, Vol.31(6): 44–53    摘要 ( 206 )    HTML( ) PDF (7620 KB)  ( 24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5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碎屑岩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演化

李佳思, 付磊, 张金龙, 陈静, 牛斌, 张顺存

2019, Vol.31(6): 54–66    摘要 ( 236 )    HTML( ) PDF (11768 KB)  ( 20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6

伦坡拉盆地热演化史及有利区带预测

耿涛, 毛小平, 王昊宸, 范晓杰, 吴冲龙

2019, Vol.31(6): 67–78    摘要 ( 202 )    HTML( ) PDF (8413 KB)  ( 18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7

勘探技术

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在气云区的应用

陈国文, 邓志文, 姜太亮, 张军勇, 于雪娇, 祁成业, 郗晓萍

2019, Vol.31(6): 79–87    摘要 ( 194 )    HTML( ) PDF (12151 KB)  ( 18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8

基于零偏移距VSP的时变子波反褶积方法

赵岩, 毛宁波

2019, Vol.31(6): 88–94    摘要 ( 176 )    HTML( ) PDF (7622 KB)  ( 216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9

一套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的识别技术——以珠江口盆地X油田为例

罗泽, 谢明英, 涂志勇, 卫喜辉, 陈一鸣

2019, Vol.31(6): 95–101    摘要 ( 241 )    HTML( ) PDF (5126 KB)  ( 31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0

基于电成像资料的裂缝有效性评价和储集层品质分类——以鸭儿峡油田白垩系为例

吴伟, 邵广辉, 桂鹏飞, 张虔, 魏浩元, 李国利, 任盼亮

2019, Vol.31(6): 102–108    摘要 ( 232 )    HTML( ) PDF (2875 KB)  ( 32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1

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模型探讨——以陆丰凹陷文昌组为例

蒋德鑫, 姜正龙, 张贺, 杨舒越

2019, Vol.31(6): 109–117    摘要 ( 252 )    HTML( ) PDF (2938 KB)  ( 42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2

油气田开发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2019, Vol.31(6): 118–126    摘要 ( 234 )    HTML( ) PDF (1916 KB)  ( 38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3

流势调控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水稳油中的应用

任文博

2019, Vol.31(6): 127–134    摘要 ( 212 )    HTML( ) PDF (3559 KB)  ( 44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4

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及优化注水技术

孙亮, 李勇, 杨菁, 李保柱

2019, Vol.31(6): 135–144    摘要 ( 255 )    HTML( ) PDF (3577 KB)  ( 48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5

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优化调整

龙明, 刘英宪, 陈晓祺, 王美楠, 于登飞

2019, Vol.31(6): 145–154    摘要 ( 234 )    HTML( ) PDF (3931 KB)  ( 342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6

石油产量预测的麦克斯韦模型

王昕, 程希明

2019, Vol.31(6): 155–160    摘要 ( 276 )    HTML( ) PDF (1419 KB)  ( 45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517

石油工程

深层页岩裂缝形态影响因素

卞晓冰, 侯磊, 蒋廷学, 高东伟, 张驰

2019, Vol.31(6): 161–168    摘要 ( 273 )    HTML( ) PDF (2873 KB)  ( 42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8

油气地质

地震隐性层序界面识别、高频层序格架建立与岩性圈闭勘探——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白垩系为例

杨占龙, 沙雪梅, 魏立花, 黄军平, 肖冬生

2019, Vol.31(6): 1–13    摘要 ( 237 )    PDF (8239 KB) ( 356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1

地震资料识别的层序界面精度低于测井资料建立的空间层序格架精度,难以满足具层圈闭特征岩性圈闭勘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井-震时频匹配分析与地震全反射追踪相结合的地震隐性层序界面识别及高频层序格架建立方法,主要包括逐级细化的测井时频分析与井-震标定,得到与测井资料相适应的地震反射旋回变化关系;在小时窗地震时频分析基础上,通过地震全反射追踪技术,建立高频空间层序格架。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层序格架中的层序界面既具有反映沉积旋回变化特征的明确地质含义,又具有足够的分辨率,能有效识别地震资料中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识别的隐性层序界面,进而满足岩性圈闭识别、描述等对于层序地层研究的精度要求;结合吐哈盆地西缘地区侏罗系等开展了实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深入挖掘现有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潜力、开展地震高频层序地层研究和岩性油气藏勘探。

致密砂岩气藏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与山1段为例

柳娜, 周兆华, 任大忠, 南珺祥, 刘登科, 杜堃

2019, Vol.31(6): 14–25    摘要 ( 269 )    PDF (7609 KB) ( 294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2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前景良好,但储层广泛发育的微纳米孔喉使得多孔喉介质空间内流体赋存、运移规律复杂,导致天然气开采难度较大。为明确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苏里格气田西区主力产气层盒8段与山1段储层开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及恒速压汞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盒8段与山1段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差异明显,前者(平均为48.75%)明显高于后者(平均为23.64%)。②盒8段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受物性及孔喉结构控制明显,优势渗流通道的广泛发育及相对丰富的较大孔喉是储层较高可动流体饱和度的重要控制因素,复杂的孔喉配置关系导致山1段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复杂。③可动流体综合评价模型表明,强粒间孔-溶孔信号,高过渡半径及高过渡进汞饱和度均是较大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关键控制因素。该研究成果明确了不同段致密砂岩气藏可动流体控制因素,为致密砂岩气藏"甜点"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郑庆华, 刘乔, 梁秀玲, 张建魁, 张建娜, 刘涛

2019, Vol.31(6): 26–35    摘要 ( 234 )    PDF (7749 KB) ( 28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3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开展了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取心的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重矿物测试、测井岩电关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主要受东北、西南和南部共三大物源区控制;②研究区主要发育3类沉积相,东北部为曲流河三角洲相,西南部和南部均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中部为湖泊相,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5类亚相和10类微相;③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主要表现为"湖退-砂进"的沉积特征,长4+51小层沉积时相对于长4+52小层沉积时的湖盆面积较小,砂体规模更大;④相对于西南部和南部,东北部的物源供给更充分,多支水下分流河道汇聚于此,叠置连片分布的厚层砂体更为发育。该研究成果展示了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的勘探潜力,可为下一步精细勘探提供借鉴。

川西前陆盆地超压分布及成因机制

王志宏, 郝翠果, 李建明, 冯真芝, 黄昌武

2019, Vol.31(6): 36–43    摘要 ( 225 )    PDF (1791 KB) ( 41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4

地层超压为油气运聚的主要动力之一。为研究川西地区三叠系-侏罗系超压体系的分布、成因机制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贡献作用,开展了以岩石综合压实模型和差应力模型为基础的成因机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的超压在垂向上的分布存在4种形式:钟形、纺锤形、阶梯形和复合型,分别分布于推覆体前缘、川西南、川西北和中部地区,前2种对流体的保存能力较弱,而后2种对流体具有较强的封存能力。②中部、北部为上三叠统的超压中心,而侏罗系的超压中心位于中部地区,超压强度向四周递减,龙门山前缘地区维持静水压力。③川西地区地层压力的发展经历了沉积超压发展阶段(晚三叠世-始新世)和构造超压发展阶段(渐新世-现今),其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为沉积超压增压阶段,晚白垩世-始新世为沉积超压消散阶段。④现今的超压由残余沉积超压和构造挤压增压叠加而成,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超压成因中,构造挤压增压的贡献占比为30%~60%,而南部则大多由构造挤压增压所致。残余沉积超压主要由燕山中、晚期的生烃作用形成。该研究成果对寻找超压型油气藏具有指导意义。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热液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杨雨然, 张亚, 谢忱, 陈聪, 张晓丽, 陈双玲, 高兆龙

2019, Vol.31(6): 44–53    摘要 ( 206 )    PDF (7620 KB) ( 24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5

深部热液流体对川西北地区碳酸盐岩的储集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研究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热液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开展了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微量元素测试和锶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储层受到了深部热液流体改造,岩石中发育溶蚀孔洞,部分孔洞中充填鞍状白云岩、黄铁矿、绿泥石、石英等热液矿物,常可见热液角砾碳酸盐岩,为热液活动证据之一;②研究区栖霞组热液改造后形成的中晶白云岩、缝洞中的鞍状白云岩与未受热液改造的泥晶灰岩相比,具有"δ18O偏负、87Sr/86Sr偏正和高Mn-低Sr"的特征;③研究区晚二叠世-三叠纪曾发生过多期岩浆-构造作用,大量深部热液流体通过深大断裂进入沉积地层,对裂缝围岩产生了显著的溶蚀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储集空间。该研究成果对深层寻找优质白云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碎屑岩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演化

李佳思, 付磊, 张金龙, 陈静, 牛斌, 张顺存

2019, Vol.31(6): 54–66    摘要 ( 236 )    PDF (11768 KB) ( 20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6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碎屑岩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以次生孔隙为主,成岩作用是影响中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的最主要因素。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微观研究表明乌夏地区中上二叠统储层碎屑岩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次生孔隙发育,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8.15%和7.85%,其中次生孔隙分别占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总孔隙的77.18%和80.90%,孔隙增生量平均值分别为6.49%和4.74%。研究区碎屑岩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24.5%,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约为6.14%,溶蚀作用以长石和岩屑颗粒的溶蚀为主,其产生的孔隙增生量对下乌尔禾组和夏子街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7.62%和55.86%。研究区受大气水溶蚀、断裂带及有机酸溶蚀作用的影响,在纵向上形成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次生孔隙发育带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条件下寻找相对有利储层的重要区带。

伦坡拉盆地热演化史及有利区带预测

耿涛, 毛小平, 王昊宸, 范晓杰, 吴冲龙

2019, Vol.31(6): 67–78    摘要 ( 202 )    PDF (8413 KB) ( 18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7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已发现的最具油气勘探潜力的盆地,勘探前景广阔。为研究该区烃源岩热演化史和油气运聚规律,开展了钻井岩心分析、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单井热演化史模拟、油气运聚模拟及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在W1和W2井牛堡组三段下亚段底部识别出厚层的浊积砂体;②始新世末期,受高热流和高地温梯度双重作用的影响,牛堡组二段中亚段烃源岩开始生烃,并一直持续至今,烃源岩的成熟呈现出西早东晚的趋势,期间油气主要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发生少量运移,并在凹陷内部的隆起带及周缘聚集;③渐新世早期,爬错凹陷发生大规模运移,油气沿优势运移通道向北和向南,并通过断层向上覆地层运移。由此推测,在盆地北部的逆冲推覆带中段和南部冲断隆起带中西段,以及江加错凹陷的东部和爬错凹陷的西部存在10处有利油气聚集带。该研究成果为伦坡拉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勘探技术

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在气云区的应用

陈国文, 邓志文, 姜太亮, 张军勇, 于雪娇, 祁成业, 郗晓萍

2019, Vol.31(6): 79–87    摘要 ( 194 )    PDF (12151 KB) ( 18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8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青海油田天然气主产区,但由于该区第四系生物气气藏具有地层沉积时代新,成岩作用差,岩石结构疏松等地质特征,导致气云区地震构造成像差、低丰度气藏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难题。基于"低频+横波"多波二维联合激发的油气勘探攻关试验获得的高品质纵波及纯横波资料,采取了纵横波联合标定、联合解释、联合属性分析等技术攻关,结果表明:三湖地区浅层存在微小断裂,发现了多个低幅度构造圈闭及地震异常圈闭,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三湖地区浅层生物气的纵横波联合解释配套技术,该技术充分展现了纵横波联合地震勘探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基于零偏移距VSP的时变子波反褶积方法

赵岩, 毛宁波

2019, Vol.31(6): 88–94    摘要 ( 176 )    PDF (7622 KB) ( 216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09

提高地面地震数据分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从VSP数据中提取反褶积算子并将其应用于地面地震数据,然而,传统的VSP子波反褶积方法通常是在不考虑地震子波时变特性的情况下,提取固定反褶积算子,且由于地震子波是时变的,从VSP中提取一个子波反褶积算子应用于地面地震记录是不准确的,由此提出一种利用VSP数据提取时变子波反褶积算子的方法。该方法将零偏移距VSP数据的下行直达波作为单程VSP地震子波,利用地下介质的衰减函数将单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转换为双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在最小相位的假设下,从时变子波振幅谱中获得时变反褶积算子,然后将算子应用于叠后地面地震数据。理论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可有效补偿振幅能量并可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一套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的识别技术——以珠江口盆地X油田为例

罗泽, 谢明英, 涂志勇, 卫喜辉, 陈一鸣

2019, Vol.31(6): 95–101    摘要 ( 241 )    PDF (5126 KB) ( 31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0

针对珠江口盆地X油田韩江组高泥质疏松砂岩段扩径严重引起测井曲线质量差、波阻抗属性叠置严重、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等难题,形成的薄储层精细表征技术概括为"三步法":①遗传化神经网络技术重构能得到反映真实地层特征的弹性曲线,进而解决在疏松砂岩井段因扩径严重导致测井曲线失真的问题;②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识别难的问题,新构建DVT敏感特征参数来区分砂岩与泥岩;③利用波形指示高分辨率反演方法预测高泥质疏松薄砂岩储层的空间展布。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在X油田注水收效、调整井优化实施和开发调整方案井网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该油田3~5 m薄层精确描述的难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预测的技术流程。该技术对同类油藏表征和油田高效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基于电成像资料的裂缝有效性评价和储集层品质分类——以鸭儿峡油田白垩系为例

吴伟, 邵广辉, 桂鹏飞, 张虔, 魏浩元, 李国利, 任盼亮

2019, Vol.31(6): 102–108    摘要 ( 232 )    PDF (2875 KB) ( 329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1

酒泉盆地鸭儿峡油田柳北地区K1g0段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砾岩裂缝性油藏,有效裂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也是产能的主控因素。为了研究K1g0段裂缝的有效性和储集层的品质分类方法,综合利用电成像和试油试采资料,分析了裂缝宽度、密度和倾角这3项关键参数对裂缝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关键参数和裂缝发育厚度构建了裂缝发育度和裂缝开启度用以定量表征裂缝的有效性,并建立了这2项表征参数和米采油量指数的定量评价图版。结果表明:裂缝发育度和裂缝开启度指数能较好地评价研究区裂缝的有效性;裂缝有效性指数和储层产油量的评价图版可实现定量、快速的裂缝性砂砾岩储层品质分类。这为研究区裂缝性储层的老井复查和新井产量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模型探讨——以陆丰凹陷文昌组为例

蒋德鑫, 姜正龙, 张贺, 杨舒越

2019, Vol.31(6): 109–117    摘要 ( 252 )    PDF (2938 KB) ( 42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2

测井参数与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存在某种响应关系,可以利用测井参数对TOC进行预测。建立了陆丰凹陷文昌组烃源岩TOC和电阻率曲线、声波时差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密度曲线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曲线叠合模型,探讨了3种模型对TOC预测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半深湖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烃源岩的TOC预测效果较好,对滨浅湖亚相的预测效果较差;BP神经网络模型比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效果好;曲线叠合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在实际应用中,BP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测井参数与TOC难以用显式函数表达,且有足够大数据量的地层;多元回归模型适用于测井参数与TOC有明显相关性的地层;曲线叠合模型适用于伽马曲线对黏土和有机质含量响应明显的地层,并且目标曲线在非烃源岩层能较好叠合。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分析,可向该坳陷其他次级凹陷推广应用。

油气田开发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2019, Vol.31(6): 118–126    摘要 ( 234 )    PDF (1916 KB) ( 385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3

基于欧氏空间的传统渗流理论描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多尺度和非均质特征时存在局限性。考虑边界层和流体屈服应力的影响,描述致密基质块的非线性渗流特性,应用分形理论描述裂缝系统的分形特征,同时考虑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建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模型;应用有限元法求解渗流模型,绘制水平井压力动态曲线,并对比不同渗流模型的压力动态曲线特征,分析渗流规律,将渗流过程划分为9个特征流动阶段;对非线性参数和分形指数等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测井数据将新模型应用于矿场渗流参数的解释。结果表明:非线性参数主要影响基质向裂缝系统的窜流强度,而分形指数使得压力动态曲线在渗流中后期逐渐上翘,且上翘幅度随分形指数的增大而加剧。分形非线性模型的矿场应用表明,该模型符合储层实际生产状况,对提高试井解释的准确性有指导意义。

流势调控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水稳油中的应用

任文博

2019, Vol.31(6): 127–134    摘要 ( 212 )    PDF (3559 KB) ( 44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4

为解决缝洞型油藏因见水和含水上升导致的产量递减,在现有常规砂岩油藏流势表征的基础上,根据缝洞型油藏的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流势表征新方法,并通过计算和模拟,明确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势主要由位能和压能构成。基于流势是控制地下流体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通过改变生产压差实现流势调控从而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控水技术策略,形成了与水侵方向和水体强弱相关的选井和调整设计等流势调控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流势调控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控水稳油的一种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在塔河油田已经实施13单元,11单元有效,累计增油近10万t。

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及优化注水技术

孙亮, 李勇, 杨菁, 李保柱

2019, Vol.31(6): 135–144    摘要 ( 255 )    PDF (3577 KB) ( 483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5

水平井含水上升问题日益突出,对油田的产能建设影响较大。通过分析中东A油田KH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水开发优化技术。基于岩心描述、铸体薄片、全直径岩心CT成像测井资料以及生产动态分析,厘清了影响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的主控因素,高渗条带、裂缝带、高黏油的分布以及底水能量的强弱为主要地质因素,开发技术对策如注采比、注采强度以及水平井与储层的关系为主要开发因素。研究表明,以上主控因素会造成水平井各段出水不均匀,表现为含水快速上升或暴性水淹;注入水或底水主要沿高渗条带流动,水平生产段部分呈条带状水淹的特征。为此,提出井网平衡注采、周期性注水及水平井侧钻等技术对策,并在油田现场实施,目前试验井组开发调整效果较好。优化注水技术可在同类油田推广应用。

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优化调整

龙明, 刘英宪, 陈晓祺, 王美楠, 于登飞

2019, Vol.31(6): 145–154    摘要 ( 234 )    PDF (3931 KB) ( 342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6

为了研究侧积层对注采结构的影响,以渤海L油田南区高弯度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砂体构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确定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影响方式,建立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机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从侧积层孔隙度、渗透率、厚度、产状、水平宽度及地层倾角等6个方面研究了储层构型模式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回归了曲流河储层构型控制系数的经验公式。根据B-L水驱油理论推导了受储层构型影响的水驱波及系数表达式,并建立了基于曲流河储层构型的注采结构矢量调整图版。结果表明:曲流河点坝中的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不随侧积层孔隙度增加而改变;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随着侧积层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弱;侧积层厚度、水平宽度、分布频率、地层倾角的增加均会使侧积层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增强。应用注采结构矢量调整图版对渤海L油田南区D12井组进行优化调整后,日产油累计增加了123 m3/d,调整效果显著,为后续优化注水及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精细挖潜奠定了基础。

石油产量预测的麦克斯韦模型

王昕, 程希明

2019, Vol.31(6): 155–160    摘要 ( 276 )    PDF (1419 KB) ( 458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517

使用广义翁氏模型研究石油产量预测问题时,常采用线性试差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该方法因需要预先设定1个参数值,并在此条件下求得另2个参数,所以受到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基于统计学中的麦克斯韦分布,建立了两参数的麦克斯韦模型,提出了非线性最优化、一元多项式回归、二元线性回归这3种参数估计法求解麦克斯韦模型中的2个参数。依据1971-2016年挪威石油产量数据,对比了3种方法的求解过程及计算结果,并分析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均非常吻合,由此证明了麦克斯韦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参数估计方法的准确性;回归方法所得均方差极小,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而非线性最优化方法拟合的最高产量发生时间更为准确。这一研究为油气田的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模型和有效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石油工程

深层页岩裂缝形态影响因素

卞晓冰, 侯磊, 蒋廷学, 高东伟, 张驰

2019, Vol.31(6): 161–168    摘要 ( 273 )    PDF (2873 KB) ( 427 )

doi: https://doi.org/10.12108/yxyqc.20190618

我国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深井压裂施工压力高、加砂难度大、压后效果不理想,如何利用水力压裂措施形成有效的裂缝系统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鉴于此,基于室内实验及微地震监测数据,应用Meyer软件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模拟川东南某深层页岩气区块裂缝扩展规律(模拟精度可达85%以上)。通过正交设计及方差分析明确了压裂液黏度是影响深层页岩压裂裂缝形态中缝宽和SRV的主控因素,并将裂缝扩展分为前1/5~1/4时间段内的快速生成期和之后的缓慢增长期2个阶段。提出了目标区块深层页岩气井"大排量适度规模现场精细调控、变黏度混合压裂液充分造缝、小粒径低砂比连续加砂有效支撑"的技术思路,确定了单井液量、砂量、排量等最优参数范围。指导了一口3 900 m深水平井的压裂施工,综合砂液比为3.51%,单段最高砂量为80.6 m3,压后获得了11.4万m3的测试产量。该研究为类似深层页岩气井压裂设计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