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09, Vol. 21 ›› Issue (1): 222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09.01.005
李世临1,雷卞军2,张文济2,李皋3,刘斌4,王小蓉5
LI Shilin1,LEI Bianjun2,ZHANGWenji2,LI Gao3,LIU Bin4,WANG Xiaorong5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亚段储层在风化壳顶部,由于遭受长达130 Ma 的风化剥蚀,其经历的成岩作用很复杂。岩心与薄片分析表明,该研究区的表生岩溶作用、埋藏溶解作用和矿物充填作用对马五1亚段白云岩储集层形成的影响较大。该区主力产气层马五13 小层的成岩有利区在中—中南部及西部。
[1] 冯增昭,陈继新,张吉森.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238. [2] 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54. [3] 雷卞军,张吉,王彩丽.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微相和储层的控制作用[J].岩性油气藏,2008,20(1):1-7. [4]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248. [5] 陈志远,马振芳,张金泉.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马五5亚段白云岩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6):20-22. [6] 张永生.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群中部块状白云岩的深埋藏白云石化机制[J].沉积学报,2000,18(3):424-429. [7] 黄思静,裴锡古,谢庆邦.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风化壳中的地开石及其与储层的关系[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5,22(3):43-51. [8]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教研室.光性矿物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167-171. |
[1] | 程焱, 王波, 张铜耀, 齐玉民, 杨纪磊, 郝鹏, 李阔, 王晓东. 渤中凹陷渤中A-2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岩性油气藏油气运移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46-55. |
[2] | 易珍丽, 石放, 尹太举, 李斌, 李猛, 刘柳, 王铸坤, 余烨.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响应[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56-66. |
[3] | 张磊, 李莎, 罗波波, 吕伯强, 谢敏, 陈新平, 陈冬霞, 邓彩云. 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段超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57-70. |
[4] | 朱康乐, 高岗, 杨光达, 张东伟, 张莉莉, 朱毅秀, 李婧. 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46-157. |
[5] | 西智博, 廖建平, 高荣锦, 周晓龙, 雷文文.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北部构造演化解析及油气成藏[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3): 127-136. |
[6] | 夏明军, 邵新军, 杨桦, 王忠生, 李之宇, 张超前, 原瑞娥, 法贵方.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37-44. |
[7] | 李恒萱, 温志新, 宋成鹏, 刘祚冬, 季天愚, 沈一平, 耿珂. 塞内加尔盆地演化过程与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45-53. |
[8] | 王雪柯, 王震,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54-62. |
[9] | 刘计国, 周鸿璞, 秦雁群, 邹荃, 郑凤云, 李早红, 肖高杰. 非洲Muglad盆地Fula凹陷白垩系AG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82-91. |
[10] | 洪国良, 王红军, 祝厚勤, 白振华, 王雯雯.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块中新统Gumai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有利区带[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6): 138-146. |
[11] | 聂礼尚, 马静辉, 唐小飞, 杨智, 张婉金, 李鸿蕊. 准噶尔盆地东部帐篷沟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81-91. |
[12] | 曾旭, 卞从胜, 沈瑞, 周可佳, 刘伟, 周素彦, 汪晓鸾.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段页岩油储层非线性渗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3): 40-50. |
[13] | 郑彬, 董翱, 张源智, 张毅, 苏珊, 张士超, 樊津津, 骆垠山.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流体压力建场过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59-67. |
[14] | 邓美玲, 王宁, 李新琦, 陈容涛, 刘岩, 徐耀辉. 渤海莱州湾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49-62. |
[15] | 李国欣, 石亚军, 张永庶, 陈琰, 张国卿, 雷涛.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质认识新进展及重要启示[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