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2): 3136.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2.007
赵军辉,周立发
ZHAO Junhui, ZHOU Lifa
摘要: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南祁连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和少量的白云岩,其中最佳储集体鲕 粒灰岩主要发育于中三叠统大加连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发育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 孔及裂缝;储层物性差,为特低孔、低渗储层。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储层孔、渗 性具有改善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对储层孔、渗性具有破坏作用,导致储层孔、渗能力变差。根据储层 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Ⅲ 类和Ⅳ 类储层。
[1] 黄瑞华.祁连山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性质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6,20(2):95-104. [2] 赵生贵.祁连造山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J].甘肃地质学报,1996,5(1):16-29. [3] 魏春海.中国祁连山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J].地质学报,1978,(2):95-105. [4] 向鼎璞.祁连山地质构造特征[J].地质科学,1982,(4):364-370. [5] 谢志清,周立发.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充填型式分析[J].西北地质,2001,34(2):11-15. [6] 冯益民,何世平.祁连山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兼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成因环境[J].西北地质科学,1995,16(1):92-103. [7] 谭富荣,周立发.南祁连盆地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其充填模式[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27(3):62-65. [8] 符俊辉,周立发.南祁连盆地三叠纪地层及石油地质特征[J].西北地质科学,2000,21(2):64-72. [9] 甘肃省地层表编写组.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甘肃省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235-249. [10] 青海省地层表编写组.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青海省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69-97. [11]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中国地层典:石炭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22. [12] 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等.中国层序地层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206-225. [13] 叶朝阳,秦启荣,龙胜祥,等.川西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J].岩性油气藏,2009,21(1):61-65. [14] 徐胜林,陈洪德,林良彪,等.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0,17(1):19-23. [15] 黄思静,Qing Hairuo,胡作维,等.封闭系统中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石油地质学和矿床学意义———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为例[J].岩石学报,2007,23(11):2955-2962. [16] 陈小炜,陈洪德,赵俊兴,等.靖边地区马五4碳酸盐岩储集层溶蚀孔隙特征及演化[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3):311-313. [17] 陈金勇,李振鹏.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影响因素[J].海洋地质动态,2010,26(4):19-25. [18] 李鹏飞,李建明,斯尚华,等.中扬子西部上震旦统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0,22(2):37-41. [19] 范昱,陈洪德,林良彪,等.黔南独山地区上石炭统大埔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增刊):37-43. |
[1] | 董凤玲,周华东,李志萱,陈莹莹,毕玉帅,王磊. 卫42 断块特低渗油藏挖潜调整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5): 113-116. |
[2] | 阮基富,李新玲,唐青松. 相控建模技术在磨溪气田嘉二段气藏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4): 83-88. |
[3] | 王宏,王蓓蕾,王成俊. “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在延长油田储层描述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4): 110-114. |
[4] | 谢锐杰,张艳文,秦刚,骆旋. 相控建模在红连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1, 23(1): 86-89. |
[5] | 孙寅森,郭少斌,邵燕林. 储层物性建模在高升油田高2 区莲花油层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Z1): 27-30. |
[6] | 吕坐彬,赵春明,霍春亮,薛艳霞,张岚. 精细相控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在老油田调整挖潜中的应用———以绥中36-1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10, 22(3): 100-105. |
[7] | 王洪亮,王军,杨英波,罗兴平,万丙乾,王炜. 测井技术在X 气田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09, 21(3): 76-81. |
[8] | 胡光义,古莉, 王福利. 礁灰岩特征和块状体储层建模方法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07, 19(2): 90-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