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11, Vol. 23 ›› Issue (1): 8689.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4
谢锐杰1,张艳文2,秦刚3,骆旋1
XIE Ruijie1, ZHANG Yan-wen2, QIN Gang3, LUO Xuan1
摘要:
针对红连油田红南9 块构造及油、气、水关系复杂的特点,以红南9 块K1 sⅡ-6 单层为例,在构造解释、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以及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属性模型,为数值模拟提供较为合理的地质模型,从而为红南9 块油藏剩余油的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1] 吕晓光,张永庆,陈兵.油田开发后期的相控建模[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1):77-79. [2] 于兴河,陈建阳,张志杰,等.油气储层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J].地学前缘,2005,12(3):237-244. [3] 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等.陆相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79-83. [4] 吕坐彬,赵春明,霍春亮,等.精细相控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在老油田调整挖潜中的应用———以绥中 36-1 油田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0,22(3):100-105. [5] 雷卞军,张吉,王彩丽,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微相和储层的控制作用———以靖边气田统 5 井区马五段上部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8,20(1):1-7. [6] 李本才,孙凯,白洪彬,等.伊通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层序构成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9,21(4):28-31. [7] 韩玫梅,李仲东,冯一波,等.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0,22(3):43-47. [8] 刘琪,李凤杰,郑荣才,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22(1):65-69. [9] 郑丽辉,邢玉忠,赵秋忙.相控随机建模在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6):21-23. [10] 段天向,刘晓梅,张亚军,等.Petrel 建模中的几点认识[J].岩性油气藏,2007,19(2):102-107. [11] 胡光义,古莉,王福利.礁灰岩特征和块状体储层建模方法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7,19(2):90-92. [12] 宋子齐,伊军锋,庞振宇, 等.三维储层地质建模与砂砾油层挖潜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七东区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为例[J].岩性油气藏,2007,19(4):99-105. [13] 文钢锋,王智,韩军,等.地质模型反演预测隐蔽油气藏[J].岩性油气藏,2009,21(1):94-98. [14] 卫平生,潘建国,张虎权,等.地震储层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J].岩性油气藏,2010,22(2):1-6. |
[1] | 闫建平, 来思俣,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5): 1-14. |
[2] | 周浩, 梁利侠. 水平井探测半径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57-168. |
[3] | 杨兆臣, 卢迎波, 杨果, 黄纯, 弋大琳, 贾嵩, 吴永彬, 王桂庆. 中深层稠油水平井前置CO2蓄能压裂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1): 178-184. |
[4] | 张昌民, 张祥辉, 朱锐, 冯文杰, 尹太举, 尹艳树, Adrian J. HARTLEY. 分支河流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望[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25. |
[5] | 蔡晖, 屈丹, 陈民锋. 组合井网储量动用规律及水平井加密合理技术策略——以渤海HD油田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4): 147-155. |
[6] | 张运来, 陈建波, 周海燕, 张吉磊, 章威. 海上底水油藏水平井水驱波及系数定量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46-153. |
[7] | 张意超, 陈民锋, 屈丹, 毛梅芬, 杨子由. 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效果预测方法[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1): 144-151. |
[8] | 姜瑞忠, 张春光, 郜益华, 耿艳宏, 余辉, 李昊远.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分形非线性渗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18-126. |
[9] | 孙亮, 李勇, 杨菁, 李保柱. 薄层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及优化注水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6): 135-144. |
[10] | 安杰, 唐梅荣, 曹宗熊, 王文雄, 陈文斌, 吴顺林. 超低渗透低压油藏水平井转变开发方式试验[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34-140. |
[11] | 徐有杰, 刘启国, 王瑞, 刘义成. 复合油藏压裂水平井复杂裂缝分布压力动态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5): 161-168. |
[12] | 王蓓, 刘向君, 司马立强, 徐伟, 李骞, 梁瀚. 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离散裂缝建模技术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2): 124-133. |
[13] | 黄全华, 林星宇, 童凯, 陆云, 付云辉. 非达西渗流边水气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J]. 岩性油气藏, 2019, 31(1): 147-152. |
[14] | 李传亮, 朱苏阳, 柴改建, 董凤玲. 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对比[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N): 12-16. |
[15] | 李继庆, 刘曰武, 黄灿, 高大鹏. 页岩气水平井试井模型及井间干扰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8, 30(6): 138-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