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当期目录

《岩性油气藏》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 甘肃省石油学会
  • 周  期:双月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ISSN 1673-8926
  • 国内刊号:CN 62-1195/TE
  • 编辑出版:《岩性油气藏》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9年

刊出日期:2011-02-20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论坛与综述

石油地震地质学探讨及展望

林承焰,张宪国

2011, Vol.23(1): 17–22    摘要 ( 388 )    HTML( ) PDF (890 KB)  ( 47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1

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方法

撒利明,姚逢昌,狄帮让,姚姚

2011, Vol.23(1): 23–28    摘要 ( 519 )    HTML( ) PDF (1224 KB)  ( 60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2

油气地质

徐深气田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及其与天然气储量丰度的关系

付广,汪芯

2011, Vol.23(1): 29–33    摘要 ( 351 )    HTML( ) PDF (420 KB)  ( 40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3

塔河油田AT1 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影响

李子甲,张志强,付国民

2011, Vol.23(1): 34–38    摘要 ( 441 )    HTML( ) PDF (614 KB)  ( 35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4

渤海湾SZ36-1S 地区高精度层序约束下储层预测与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分析

王波,王玉环,左玉杰

2011, Vol.23(1): 39–41    摘要 ( 436 )    HTML( ) PDF (421 KB)  ( 69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5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分析

花彩霞,李小刚,臧素华

2011, Vol.23(1): 42–46    摘要 ( 361 )    HTML( ) PDF (591 KB)  ( 51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6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

袁云峰,才业,樊佐春,姜懿洋,秦启荣,蒋庆平

2011, Vol.23(1): 47–51    摘要 ( 485 )    HTML( ) PDF (816 KB)  ( 50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7

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李波,田美荣,张帆,徐兵,王兴志

2011, Vol.23(1): 52–56    摘要 ( 432 )    HTML( ) PDF (563 KB)  ( 46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8

现代潮白河岩相与沉积相特征

郭岭,姜在兴,徐杰

2011, Vol.23(1): 57–61    摘要 ( 384 )    HTML( ) PDF (485 KB)  ( 46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9

煤层气开发目标区精选体系与方法研究

康园园,邵先杰,石磊,单宇,于航

2011, Vol.23(1): 62–66    摘要 ( 438 )    HTML( ) PDF (394 KB)  ( 64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0

川西坳陷西缘中下三叠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宋晓波,刘诗荣,王琼仙,邓大平

2011, Vol.23(1): 67–73    摘要 ( 413 )    HTML( ) PDF (924 KB)  ( 40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1

西湖凹陷古近系沉积环境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化石为主要依据

蒋海军,胡明毅,胡忠贵,柯岭,徐艳霞,吴联钱

2011, Vol.23(1): 74–78    摘要 ( 533 )    HTML( ) PDF (509 KB)  ( 46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2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部的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赵建成,刘树根,孙玮,代寒松,张志敬,邓宾

2011, Vol.23(1): 79–85    摘要 ( 359 )    HTML( ) PDF (871 KB)  ( 35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3

技术方法

相控建模在红连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谢锐杰,张艳文,秦刚,骆旋

2011, Vol.23(1): 86–89    摘要 ( 464 )    HTML( ) PDF (393 KB)  ( 45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4

裂缝介质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刘开元

2011, Vol.23(1): 90–93    摘要 ( 403 )    HTML( ) PDF (472 KB)  ( 50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5

直径40 m 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孙东,王宏斌,雍学善,张虎权,高建虎,董瑞霞

2011, Vol.23(1): 94–97    摘要 ( 491 )    HTML( ) PDF (883 KB)  ( 42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6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方法

杨建,杨程博,张岩,崔力公,王龙飞

2011, Vol.23(1): 98–102    摘要 ( 474 )    HTML( ) PDF (548 KB)  ( 72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7

改进的粒子群波阻抗反演方法与应用

王丽,王山山,杨威

2011, Vol.23(1): 103–106    摘要 ( 356 )    HTML( ) PDF (463 KB)  ( 376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8

油气田开发

开发技术对气藏阶段采收率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杨茜茜,李相方,吴琼

2011, Vol.23(1): 107–110    摘要 ( 400 )    HTML( ) PDF (290 KB)  ( 36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9

水驱油田井网加密合理井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于成龙,李慧敏,赵敏,罗池辉

2011, Vol.23(1): 111–113    摘要 ( 465 )    HTML( ) PDF (213 KB)  ( 69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0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优选大牛地气田压裂井层

李国锋,王德安,成勇,苏蓉,李月丽,王文清

2011, Vol.23(1): 114–117    摘要 ( 371 )    HTML( ) PDF (278 KB)  ( 41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1

水平分支井技术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张迎春,赵春明,刘歆,李云鹏,童凯军

2011, Vol.23(1): 118–122    摘要 ( 425 )    HTML( ) PDF (604 KB)  ( 39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2

一种提高气井静压计算精度的方法

郭镜,黄召庭,鲁洪江,袁清芸,蒋雪,张俊杰

2011, Vol.23(1): 123–126    摘要 ( 440 )    HTML( ) PDF (279 KB)  ( 47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3

论坛与综述

石油地震地质学探讨及展望

林承焰,张宪国

2011, Vol.23(1): 17–22    摘要 ( 388 )    PDF (890 KB) ( 47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1

石油地震地质学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被提出后,随着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目标是发现油气田和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由于缺少独立的理论体系,石油地震地质学目前还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而是一个利用地球物理技术解决石油地质学和油藏描述问题的技术集成。其目前的发展表现出3 方面特点:研究技术多样化;井震结合使研究精度不断提高;研究领域由油气田勘探向油气藏开发发展。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地震反射信息地质意义的认识、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模式是制约地震资料在地质研究中应用的3个关键问题,也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对石油地震地质学的发展提出4点展望: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多学科、多尺度相结合;等时沉积单元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由储层地质研究向烃类检测发展。这也是今后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缝洞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方法

撒利明,姚逢昌,狄帮让,姚姚

2011, Vol.23(1): 23–28    摘要 ( 519 )    PDF (1224 KB) ( 60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2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的难点和技术现状,文中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缝洞型储层的识别问题,简单综述了作者近年来完成的若干有关缝洞型储层识别研究项目的成果,包括各种类型缝洞型储层模型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地震波场分析结果、缝洞型储层的识别方法以及中国西部地区成功识别缝洞型油气藏的实例。

油气地质

徐深气田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及其与天然气储量丰度的关系

付广,汪芯

2011, Vol.23(1): 29–33    摘要 ( 351 )    PDF (420 KB) ( 40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3

依据气藏盖层排替压力与储层剩余压力特征,对徐深气田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及其与储量丰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聚弱散配置类型最有利于天然气富集,强聚中散配置类型和较强聚弱散 配置类型次之。徐深气田中19 个气藏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有5 种,以强聚较强散配置类型最多,强聚中散配置类型次之。徐深气田中19 个气藏以中等储量丰度的气藏最多,高、低储量丰度的气藏相对较少。该气田如要形成高天然气储量丰度气藏,最佳聚散气能力配置类型应为强聚中散和较强聚中散配置类型。

塔河油田AT1 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影响

李子甲,张志强,付国民

2011, Vol.23(1): 34–38    摘要 ( 441 )    PDF (614 KB) ( 35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4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衍射分析,对塔河油田AT1 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物性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该区三叠系中油组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成岩后生作用复杂多变,现今主要处于晚成岩A 期;压实作用是减少孔隙度的主要方式,溶蚀作用对孔隙度的增大有积极意义。

渤海湾SZ36-1S 地区高精度层序约束下储层预测与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分析

王波,王玉环,左玉杰

2011, Vol.23(1): 39–41    摘要 ( 436 )    PDF (421 KB) ( 69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5

以钻井、测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SZ36-1S 地区东二下亚段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进行划分,从中识别出4 个中期旋回,13 个短期旋回。以短期旋回为基本地层单元,在连井层序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SZ36-1S 地区东二下亚段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并结合地震属性分析与波阻抗反演资料,对砂体的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今后的精细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分析

花彩霞,李小刚,臧素华

2011, Vol.23(1): 42–46    摘要 ( 361 )    PDF (591 KB) ( 517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6

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基础,采用地震线描法,建立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和SQ3等3 个三级层序,并分析了各个层序的地层格架特征,同时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指出了在该模式下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在层序结构上低位体系域普遍不太发育,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沉积体系以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为主,沉积分布主要受盆地形态的控制。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

袁云峰,才业,樊佐春,姜懿洋,秦启荣,蒋庆平

2011, Vol.23(1): 47–51    摘要 ( 485 )    PDF (816 KB) ( 50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7

以岩心观察、钻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结果表明: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非常发育,主要为构造运动作用形成的构造缝,大部分裂缝都被各种固体矿物不同程度地充填,影响了裂缝对油气储集和运移的有效性;裂缝方位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与主构造方向相同。根据上述基本特征和成因,对研究区裂缝进行了综合分类,探讨了裂缝与构造运动的关系,认为发育的4 期裂缝与构造运动期次相吻合,在纵向上裂缝主要分布于石炭系顶部向下250 m 的深度范围内,而在平面上主要集中在红车断裂带及次生断层附近。

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李波,田美荣,张帆,徐兵,王兴志

2011, Vol.23(1): 52–56    摘要 ( 432 )    PDF (563 KB) ( 46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8

针对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常规孔、渗资料,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太古界的储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脉岩类;太古界潜山内幕的储集空间以各类裂缝为主,淋漓孔与溶蚀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太古界储层属于裂缝性储层,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都表现出极端的非均质性;太古界储层主要集中在距潜山顶面0~30 m,30~60 m,60~100 m 等3 段范围内的潜山风化壳,横向对比难度较大,平面上储层围绕潜山呈条带状展布。

现代潮白河岩相与沉积相特征

郭岭,姜在兴,徐杰

2011, Vol.23(1): 57–61    摘要 ( 384 )    PDF (485 KB) ( 46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09

以北京市通州区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为例,通过对深挖探槽、探坑和野外剖面的详细解剖,结合密集采样的分析结果,详细研究了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内部的沉积相类型。研究表明,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是一个曲流河沉积体。在现代潮白河白庙沉积体内部,共识别出8 种岩相,即块状层理细砾岩相(泥砾为主)、大型低角度槽状交错层理细砂岩相、小型低角度槽状交错层理细砂岩相、同沉积变形层理细砂岩相、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板状和波状交错层理细砂岩相、薄层块状层理粉砂质泥岩与细砂岩相及块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主要发育了2 种沉积亚相和5 种沉积微相,即河道和河漫滩亚相以及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微相。潮白河白庙沉积体在垂向上共发育了3 期沉积旋回,其形成主要受沉积物供给、气候和河岸性质的控制。现代潮白河岩相和沉积相的研究,对于寻找古代曲流河岩性油气藏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对潮白河今后的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层气开发目标区精选体系与方法研究

康园园,邵先杰,石磊,单宇,于航

2011, Vol.23(1): 62–66    摘要 ( 438 )    PDF (394 KB) ( 64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0

国内对煤层气的研究已有20 年的历程,但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煤层气目标区精选体系,这也制约了我国煤层气大规模工业化开发的步伐。在收集了大量煤层气基础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煤储层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丰度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煤层气目标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无量纲化指标处理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对目标区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以国内部分矿区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川西坳陷西缘中下三叠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宋晓波,刘诗荣,王琼仙,邓大平

2011, Vol.23(1): 67–73    摘要 ( 413 )    PDF (924 KB) ( 400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1

四川盆地西部油气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了多个海相气藏或含气构造,是一个具备天然气勘探潜力的领域。但近20 多年来,由于勘探投入不够,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勘探程度仍然很低。文中在分别对川西坳陷西缘北、中、南3 段典型构造(气藏)剖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川西坳陷西缘中下三叠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滩相优质储层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基础;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西湖凹陷古近系沉积环境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化石为主要依据

蒋海军,胡明毅,胡忠贵,柯岭,徐艳霞,吴联钱

2011, Vol.23(1): 74–78    摘要 ( 533 )    PDF (509 KB) ( 465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2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包括花港组﹑平湖组和宝石组,是西湖凹陷比较重要的地层,也是烃源岩较发育的层位。因此,前人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的沉积环境作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平湖组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文中通过对西湖凹陷BS-1,CHX-1,TWT-1,DQ-1,PH-1,NB2-1-1 等井的微体古生物化石资料(孢粉﹑钙质超微化石﹑介形虫﹑有孔虫﹑盘星藻﹑海相沟鞭藻等)进行研究认为:花港组为陆相沉积,有争议的平湖组上部为陆相沉积,中下部为海相沉积,宝石组为陆相沉积,并推断古近系为亚热带气候。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部的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赵建成,刘树根,孙玮,代寒松,张志敬,邓宾

2011, Vol.23(1): 79–85    摘要 ( 359 )    PDF (871 KB) ( 35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3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部位横跨川西坳陷和龙门山两大构造单元,包括龙门山前山带和龙门山前缘,二者以灌县—江油(关口)断裂为界。由于龙门山自北西向南东的多期逆冲推覆,使得盆山结合部位断裂发育,且地层隆升遭受剥蚀,因此,油气保存条件对该区油气探勘至关重要。文中主要利用盖层、压力和沥青分布特征,并结合龙门山天然地震分布,对盆山结合部位的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县—江油断裂上盘区域隆升剥蚀作用强烈,大面积出露下古生界地层,油气保存条件遭到破坏;其下盘深部海相层系则存在膏泥岩的保护,是将来深部勘探有利区;龙门山前缘地层发育完全,油气保存条件好。

技术方法

相控建模在红连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谢锐杰,张艳文,秦刚,骆旋

2011, Vol.23(1): 86–89    摘要 ( 464 )    PDF (393 KB) ( 45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4

针对红连油田红南9 块构造及油、气、水关系复杂的特点,以红南9 块K1 sⅡ-6 单层为例,在构造解释、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以及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属性模型,为数值模拟提供较为合理的地质模型,从而为红南9 块油藏剩余油的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裂缝介质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刘开元

2011, Vol.23(1): 90–93    摘要 ( 403 )    PDF (472 KB) ( 50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5

该文介绍了在弱各向异性条件下,基于Thomsen 裂缝理论———HTI 介质各向异性参数的转换波近似反射系数公式,通过AVO 正演,比较分析各向异性系数对于P-SV 波反射系数的影响及对P-P 波反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联合P-P 波和P-SV 波的数据进行联合反演,能够更好地降低数据结果的不唯一性,从而得到更精确的裂缝参数。

直径40 m 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孙东,王宏斌,雍学善,张虎权,高建虎,董瑞霞

2011, Vol.23(1): 94–97    摘要 ( 491 )    PDF (883 KB) ( 428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6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 m 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 m 时,灰岩顶界反射振幅变弱,内幕为强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超过150 m 时,对灰岩顶界反射基本没有影响,缝洞体本身以“串珠状”反射形态出现。同时,通过实钻结果的精细标定对正演结论进行了验证。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方法

杨建,杨程博,张岩,崔力公,王龙飞

2011, Vol.23(1): 98–102    摘要 ( 474 )    PDF (548 KB) ( 729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7

由于传统BP 算法具有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不足,文中对其进行了改进。在Kozeny- Carman 方程和杨正明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预测岩石渗透率的3 层前馈型BP 神经网络模型。对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的仿真训练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精度,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室测试值的一致性比较好,其相对误差小于10%,完全能够满足现场精度要求。

改进的粒子群波阻抗反演方法与应用

王丽,王山山,杨威

2011, Vol.23(1): 103–106    摘要 ( 356 )    PDF (463 KB) ( 376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8

针对常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波阻抗反演中普遍出现的收敛速度慢、反演效率不高等缺点,提出了层状模型约束下的粒子群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迭代反演每层的样点数和对应的波阻抗值,并利用对模型层数的扫描实现波阻抗反演。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与常规粒子群算法比较,该方法收敛速度和反演精度均显著提高。实际资料的反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油气田开发

开发技术对气藏阶段采收率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杨茜茜,李相方,吴琼

2011, Vol.23(1): 107–110    摘要 ( 400 )    PDF (290 KB) ( 36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19

气藏开发阶段采收率与最终采收率密切相关。为了分析气藏生产井数、地层压降、采气速度、产量等开发技术因素对阶段采收率的影响,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各种因素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不同因素对气藏阶段采收率的影响。在气藏开发过程中,开发技术对气藏阶段采收率的影响比较复杂,适合运用灰色理论进行分析。该文选择无量纲化后具有保序效应的灰色斜率关联度计算方法求解关联度,排出关联序,确定主次影响因素。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对气藏阶段采收率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简便、对数据分布类型及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无特殊要求,其分析结果可为优化气藏开发技术、实现气藏的高效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水驱油田井网加密合理井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于成龙,李慧敏,赵敏,罗池辉

2011, Vol.23(1): 111–113    摘要 ( 465 )    PDF (213 KB) ( 691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0

井网加密可以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井网密度越大,油田的开发效果越好。目前计算井网密度的方法很多,但针对水驱油田加密井合理井数和经济极限井数的计算方法却较少。该文以谢尔卡乔夫公式为基础,根据将来净现值公式推导出水驱油田加密井合理井数和经济极限井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计算结果合理,可为油田井网加密提供理论支持。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优选大牛地气田压裂井层

李国锋,王德安,成勇,苏蓉,李月丽,王文清

2011, Vol.23(1): 114–117    摘要 ( 371 )    PDF (278 KB) ( 413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1

大牛地气田纵向上存在多个产层,层间跨距较大,储层致密,单层产能低,甚至不压裂就无自然产能。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优化了影响压裂选井的各个因素,在确定权重时采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 考虑影响选井选层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确定出各因素的权重来优选压裂井层,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水平分支井技术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张迎春,赵春明,刘歆,李云鹏,童凯军

2011, Vol.23(1): 118–122    摘要 ( 425 )    PDF (604 KB) ( 392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2

针对渤海海域重质稠油油田产量低的特点,为提高单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以SZ36-1 油田边部稠油区为试验区,在现有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的基础上,选择分布稳定、油层厚度相对较厚的单砂层,并部署5 口水平分支井与常规定向井联合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水平分支井单井产能可达90~150 m3/d,是常规定向井产能的3~4 倍,可提高油田的采油速度;通过数值模拟,预计该区块可提高4% 左右的采收率。

一种提高气井静压计算精度的方法

郭镜,黄召庭,鲁洪江,袁清芸,蒋雪,张俊杰

2011, Vol.23(1): 123–126    摘要 ( 440 )    PDF (279 KB) ( 474 )

doi: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26.2011.01.023

以往通过计算气井井口静压求取井底静压的诸多方法,由于未充分考虑随井深的增加,温度、压力的变化以及天然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对偏差系数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其计算精度。文中根据温度、压力的变化范围,采用不同的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模型,对含硫化氢高的酸性气体进行临界参数校正,以提高天然气偏差系数的计算精度,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气井井底静压。通过实际资料验证,该方法能够比较精确地求取气井井底静压。